風評:脆弱的不是系統,是蔡政府對台電徹底羞辱和不信任

2017-08-22 07:30

? 人氣

行政院長林全赴立法院第3次臨時會,率相關部會首長,就815供氣中斷致大潭電廠跳機停電事件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右為經濟部代理部長沈榮津。(陳明仁攝)

行政院長林全赴立法院第3次臨時會,率相關部會首長,就815供氣中斷致大潭電廠跳機停電事件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右為經濟部代理部長沈榮津。(陳明仁攝)

行政院長林全為「815供氣中斷至大潭電廠跳機停電事件」,赴立法院提出專案報告,除了要組成調查小組,釐清事故原因和行政責任,包括中油的供氣系統外,林全特別提出電力系統長期存在的兩個問題:一是過度依賴「集中式」發電系統;二是脆弱的「管網輸儲」基礎建設,也將責成政務委員吳政忠在三周內成立「體檢小組」,提出改善建議方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林全提出的「解方」究竟有效沒效?很難一時半刻看得出來,不論是體檢小組或調查小組,基本上都是因循過往,有問題就組成一個小組;不論是調查或檢查,寫得出報告大概就交得了差。重點是,林全所提電力系統的兩大問題,肯定不是一個檢查報告可以改善,所需要的龐大資金大概挪用全部前瞻計畫預算都不夠用,而可能引發的環保爭議,或許還來不及進入林全的思考範圍。

僅以「集中式」或「分散式」發電系統,就有見仁見智的討論(爭議),工程界對所謂「分散式」視之為笑話,先不要說錢的問題,僅僅是一個變電箱,就可能造成社區抗爭,分散式發電系統要多分散?發電廠、發電機組、電塔、變電所擺在哪裡?由誰說了算?

此外,「管網輸儲」基礎建設是否「脆弱」?這次無預警停電,不論是中油人員或承包商釀禍,原因是在不遵守標準作業流程,而和「基礎建設」的脆弱性無關,真正脆弱的,應該是對台電的專業徹頭徹尾的不信賴。

蔡政府以羞辱自家公務員為能事

早在去年八月,行政院長林全大陣仗歡迎郝明義等一群人的「開放台電」運動,聲稱要查核台電數據、找出隱藏的電。雖然最後不了了之,但是林全與民進黨卻對於此舉的後遺症渾然不覺。

前國策顧問郝明義發起「開放台電」活動。(來源:開放台電臉書粉頁)
還記得「開放台電」嗎?最後不了了之,但後遺症迄未消除。(來源:開放台電臉書粉頁)

「開放台電」若是個社會呼籲,當然無可厚非。但是台電雖說名為公司,卻是百分百隸轄於經濟部,而經濟部又隸轄於行政院。如果你是台電員工,你的大老闆公開表明不相信你的數據、認為你暗坎了電、要你把數據攤出來給一群外人檢視,你有沒有一種被羞辱的感覺?又颱風來襲台電漏夜搶修,幾乎是冒著生命危險在拼搏。你的大老闆要你「沒修好別回來」,你是什麼被鄙視的感覺?當東一個電廠不准用、西一個機組不准開,整天調度電力像是跑三點半,卻在「不准開冷氣」的工作環境下力保別人可以開冷氣,你是什麼樣子次一等公僕的感覺?

這就是民進黨、蔡英文、林全的執政邏輯。簡言之,他們根本不把台灣電力公司當成執政團隊的一部分。民進黨對於「自己人」即使要檢討,也是關起門來檢討,偶爾輕予責罰漏給記者做樣子。但是對於「外人」,則是打開大門公開重棍伺候,拳腳交加絕不留情。

台電是老字號公營事業,當年在孫運璿領導下,確實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一個甲子下來,這個機構絕對有它的毛病、官僚、墮性,這幾乎是組織演化的必然。但是一旦民進黨全面執政,改造台電就是行政長官的責任。行政院長必須要理解,所有的公務人員或國營事業員工,都是「自己人」,絕對不是外人。自己的僚屬若是拒絕改善,主政者大可撤換、懲處、責罰,但是絕對不應該「打開大門公然羞辱」。

台電員工全力搶修花蓮和平電廠電塔(經濟部臉書)
台電員工搏命修電塔,卻得不到信任。台電員工全力搶修花蓮和平電廠電塔(經濟部臉書)

公部門士氣低落,誰能保證合理疏忽不再發生?

但是很不幸地,林全與民進黨就是喜歡羞辱「非我族類」。不只台電,在年金改革的過程中,雖然許多公務員並不反對年改,但是當公務員整體被外界描述為米蟲、既得利益者的時候,他們的大家長林全與蔡英文完全沒有替他們抱不平。這,難道不也是一種屈辱?當國發會被質疑,林全居然是用「公務員化」做回應,簡直坐實公務人員的次等,其羞辱已經到了「貼標籤」的層次。

外界報導,造成815大停電,要十個環節全部出錯。但是什麼叫做「出錯」?如果把關者認真負責地檢查稽核,要連環十錯絕對不可能。但是頻頻受到羞辱的員工,是不是更有可能出現「完全合理的疏忽」呢?柯文哲帶領的團隊,颱風過後的市景清理就是比較慢,這就是典型的「合理疏忽」。

蔡英文、林全帶領下的行政院,大概也可預期,整個公務體系,大概都不可能有士氣了。未來的各種合情合理合法的疏忽,也會越來越多。苦的,恐怕還是台灣人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