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美國大選》CNN:無論誰是白宮新主人,都會阻止中國在亞洲稱霸!

2020-10-31 15:30

? 人氣

2020雙十國慶表演的國軍特戰部隊(AP)

2020雙十國慶表演的國軍特戰部隊(AP)

中國已對美國構成最嚴重的軍事威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退役海軍上校、曾主持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的舒斯特認為,美國新屆政府將面臨比冷戰時期更大的威脅。中國快速推進軍事現代化,轉變為真正的全球大國,足以將解放軍部隊部署到整個印太地區,甚至亞洲以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光是今年,中國惹出的外交衝突不勝枚舉,包含與印度軍隊邊界交火、共機多次侵擾台灣和日本空域、中國船隻在南海爭議水域發生多起糾紛。美國總統大選11月3日即將登場,不論是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或是民主黨挑戰者拜登(Joe Biden)獲勝,美國下一任領導人面臨著最複雜、最緊迫的中國外交政策挑戰。以下分析美國新總統將如何在亞太地區抗衡中國?

美國新政府上台後,美中台關係將如何演變?

在川普執政下,台灣獲得台美斷交之後、來自華府前所未有的強大支持,高層級美國官員訪問台灣,對台軍售變得頻繁,售出的高端武器包含F-16戰機、魚叉反艦飛彈等。分析認為,無論誰成為白宮主人,北京都不會放棄對台灣施加軍事壓力,不管是以軍演或共機侵擾空域的方式,因此目前的台海情勢並不容許拜登或川普減少對台灣的支持,美國新任政府勢必將繼續支持台灣。

美國總統川普29日在佛羅里達的坦帕市造勢。(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29日在佛羅里達的坦帕市造勢。(美聯社)

「無論誰贏,美國都很可能繼續與台灣保持友好關係,並批評中國任何恐嚇和破壞台海穩定的舉動。」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國際防務資深研究員何天睦(Timothy Heath)說,不過拜登可能會對北京做出些微讓步,例如暫時不讓美方內閣官員訪問台灣,或者確保未來對台軍售僅包括威嚇力較小的武器。

關於中國未來對台態度,美國瑪莉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Mary Washington)政治學與國際事務教授藍若思(Elizabeth Larus)向亞洲外交雜誌《外交家》(The Diplomat)表示:「有鑑於北京正針對台灣的政治現況進行出擊,中國可能將繼續增派戰機飛掠台灣領空。」

由於美軍在台灣附近海域也相當活躍,今年有多艘美國軍艦航經台灣海峽,美軍偵察機、轟炸機也頻繁在亞太地區執行任務,監視解放軍演習。有專家認為,這可能導致美中軍事飛機之間發生事故或誤會,引發更大範圍的衝突。

捍衛在南海的自由航行權

中國在南海的行動,已經嚴重阻礙美軍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目標,使南海對峙局勢升溫。北京宣稱擁有南海爭議地區的主權,祭出侵略性舉動,鞏固其在該水域的統治地位,包含在南海有主權爭議的島礁建造軍事設施、在該海域增加探勘活動、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美軍為了反制,多次派遣航空母艦、軍艦行經南海海域,彰顯美方主張的「自由航行權」,

蘭德公司的何天睦認為,無論誰當選美國總統,美軍在南海的部署都將維持不變,「美國可能會繼續在南海進行軍事演習和自由航行巡弋,這些水域是美國軍艦和商船前往印度洋的通道,對美國的安全與發展至關重要。」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29日在佛羅里達的坦帕市造勢。(美聯社)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US Pacific Command's Joint Intelligence Center)前作戰處處長舒斯特(Carl Schuster)指出,雖然拜登陣營並沒有明確指出他當選後將如何處理南海議題,但他保證自己面對中國會比川普更加強硬,但對抗局面會更為緩和。

在兩位總統候選人的最終辯論之夜,只有拜登提及南海問題,他說自己當選之後,必將派出美國軍機「飛掠」中國劃設的防空識別區;不過事實上在川普政府主導下,美軍戰機已多次逼近中國沿海防空識別區。舒斯特指出,拜登先前擔任歐巴馬(Barack Obama)副手8年,也可能會使他在南海受到阻礙,因為越南和菲律賓等南海國家與歐巴馬關係不佳,認為歐巴馬的南海政策「幾乎沒有採取實質性行動作」。

舒斯特表示,拜登將必須克服並顛覆這些東南亞國家對民主黨的既定印象,促使東南亞盟友能多少配合美國一些。他還說,無倫是拜登政府還是川普政府,都應該與那些堅持華府價值觀的國家站在一起,如果華府沒能協助盟友,盟友將可能陷入麻煩的外交困境,被迫與憤怒的中國政府打交道。

與日、韓兩大盟友攜手

南韓、日本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兩個盟國。川普政府雖然積極拉攏印太地區的美國軍事盟友,但他又以「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呼籲同盟國家承擔更多的國防費用,包括在其本國基地駐紮美軍的費用,這些言論激怒了南韓和日本社會。

由於美國要求盟國的國防軍事預算須GDP占比達2%,日本防衛省今年宣布軍事預算增加8.3%,算是順應美方的要求。美韓至今仍未談妥美軍駐地費用分攤,今年4月已經有一批受雇於美軍基地的南韓員工遭放無薪假,明年4月起又將有近9000名美軍基地南韓工人放無薪假,川普已經撂下狠話,如果南韓不負擔更多費用,他將考慮撤離駐韓美軍。

有分析認為,如果拜登入主白宮,美國與盟友的軍事費用分攤談判可能會更加順利,因為拜登不向川普那樣毫無外交經驗、只顧著提出單方面要求,拜登在擔任聯邦參議員期間是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而副總統任內期間,又是協助時任總統歐巴馬處理全球議題的要角之一。

9月25日,南韓特種作戰司令部士兵在慶祝第72屆武裝部隊日的儀式上向總統文在寅致敬。南韓軍人、南韓軍隊。(AP)
9月25日,南韓特種作戰司令部士兵在慶祝第72屆武裝部隊日的儀式上向總統文在寅致敬。(AP)

不過舒斯特認為,對於任何一位總統來說,與盟友就軍事費用討價還價都是困難的,由於日韓兩國政府都需要解決反美輿論壓力,即使拜登成為總統,軍事費用談判也可能不是一個輕鬆問題。南韓文在寅總統希望降低國防成本、改善與北韓的關係;日本新首相菅義偉面臨的抉擇是,將國防預算花在升級匿蹤戰機、航空母艦等戰力上,或者將錢用於分攤駐日美軍費用。

而在抵抗中國方面,日本可能已經為美國新政府鋪好平整道路,菅義偉先前首度海外出訪,即拜訪越南和印尼,試圖與南海國家改善軍事和經濟關係。神奈川大學日本外交專家華勒斯(Corey Wallace)表示:「在馬來西亞、緬甸、印尼和越南等國家,與美國的政治關係、軍事基地建設等議題仍然很敏感。如果這些國家未來考慮開放與美軍有更多合作,日本可能會是促成此事的角色。」

日本首相菅義偉(右)與越南總理阮春福(AP)
日本首相菅義偉(右)與越南總理阮春福(AP)

在國防預算上,美國新政府如何與中國抗衡?

CNN指出,中國雖曾是新冠肺炎疫區,但北京控制疫情的速度較快,所以中國的軍事擴張計畫並沒有受到疫情影響,中國境內的造船廠和工廠,正以瘋狂速度產出越來越先進的軍事零件。相反地,新冠疫情給美國經濟帶來沉重打擊,在中國積極迎頭趕上的關鍵時刻,華府承受著維持優勢的壓力。

中國對美國的軍事威脅已經到什麼地步呢?例如,中國055型飛彈驅逐艦被認為是同類軍艦中性能最突出的,而根據美國《2020中國軍力報告》,中國已具備「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軍軍力,未來10年內,解放軍擁有的約200枚核彈頭數量將至少增加一倍,並且具有發動陸海空核戰的能力;在建造艦艇與開發彈道飛彈、巡弋飛彈以及綜合防空系統等關鍵領域,恐怕將追趕上、甚至超越美國。

舒斯特指出,美國新政府將面臨比冷戰期間更大的威脅,「中國已成為比蘇聯更嚴重的問題。(比起蘇聯)北京在擴大軍事實力之前,首先建立好自己的經濟和技術基礎;更重要的是,從外交和經濟方面來看,中國已經成為更強大、更有效的國際社會參與者,比蘇聯曾經夢想的還要厲害。」

舒斯特說,美國新總統必須確保該國工業基礎能繼續擴張軍力,不被中國超越,「還必須通過公平貿易政策、徹底審查哪些行業對美國國安至關重要,以重建美國工業基礎。」

解放軍的飛彈部隊。(美聯社)
解放軍的飛彈部隊。(美聯社)

話雖如此,由於美國經濟受到疫情影響,分析認為,下一屆政府將面臨削減國防開支的壓力,而且來自民主黨的拜登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削減軍費壓力。蘭德公司的何天睦說:「民主黨內有強烈聲浪要求削減維持美國軍力的投資,以騰出資源用於國內政策。」

川普也可能會迫於壓力削減軍事預算,何天睦表示,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不利於川普實踐軍事野心,國家龐大的赤字金額也將限制川普提高國防開支的可能性。

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取決於亞洲

無論川普還是拜登,都需要將亞洲列於美國國防計劃的優先,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研究員潘達(Ankit Panda)說:「亞洲局勢依然緊迫。」

何天睦警告稱,美國選後政治兩極分化的局面,可能讓那些反美人士趁機利用,「無論誰贏得總統大位,都可能只有大約一半的美國人支持總統;而另一半人口之中,則有很多人會永遠反對總統」。他認為,由於政治對立的社會容易出現大規模批評政府的聲浪,因此美國政府在處理危機時如履薄冰,擔憂幾乎不可以犯錯,否則就會失去選民支持。

舒斯特則建議,美國白宮新主人應了解到,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取決於亞洲,「如果中國在亞洲稱霸,那麼美國在其他任何地方便難以維持利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