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賣壹週刊 員工血淚只換黎智英感傷

2017-07-19 18:00

? 人氣

壹電視難上架讓肥佬黎生倦意

編輯部人員多次抨擊,「NMI比外面的公司收費更高,卻無法為編輯部解決問題。」但要求檢討管理部門時,張嘉聲卻技巧性地回答:「我八年前進公司時的同事,也有很多人離職了。」強調並非只有編輯部檢討人力。

他承認,一開始想要把周刊即時新聞化的方向,是錯誤決定,「但這也表示我們做過了各種嘗試」。黃麗裳在自家傳媒的訪問中則提到,現在回想,這種嘗試猶如「不務正業」,「不能完全賴給政治打壓,是否政策上有錯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張劍虹自詡為《壹週刊》人,得知出售消息相當感傷。(郭晉瑋攝)
張劍虹自詡為《壹週刊》人,得知出售消息相當感傷。(郭晉瑋攝)

在港、台兩地的《壹週刊》工作將近二十年,自詡為《壹週刊》人的張劍虹表示,「我和管理層都有責任,未能盡快為雜誌找到出路,令公司有憂慮,生意好的時候,當然不需要搞這麼多事。」他在得知出售消息時同樣傷感。

張劍虹在集團內一直推動刊物的數位轉型,「無論怎樣艱難的決定都忍痛去(執行),但從來沒有想過完全不做。」他尊重管理層和董事會出售的決定,「就如集團行政總裁所說,過去刊物做出的成績有其價值,出售是要考慮小股東利益。」

台灣業界都將這次《壹週刊》出售案,與前幾年該集團投資《壹電視》無法上架,造成壹傳媒大虧損,而令黎智英心生倦意聯結在一起。黎在《壹週刊》專欄曾寫過,「到現在尚創辦紙媒,那不是在棺材裡創業嗎?」對於這個結果,傳媒同業表示並不意外,基於商人本色,趁現在把雜誌高價賣出的做法,或許才是最理想的告別。

新政策:財經記者兼業務?

黃浩去年接受香港資深主播方健儀的採訪,談到自己經營傳媒的理念是「我覺得做人做事不一定要這麼極端,有時有點灰色地帶會好點。」對照他最新說法,「財經記者或將兼顧銷售業務工作」的安排,這個灰色地帶已經與過去《壹週刊》的不畏權貴、永不買帳、編輯獨立精神分道揚鑣,該集團港、台工會期盼新資方認同傳媒的價值與社會責任,看來凶多吉少。

兄弟刊物被出賣,也引發《蘋果日報》編輯部的同仇敵愾與不安全感。這些已出現在壹傳媒集團內的情緒,浮現了張嘉聲領導管理的信任問題。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

侯柏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