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擇雅專文:不癡心父母須知

2017-04-16 06:30

? 人氣

作者認為養育小孩的疲憊兼愉悅,只有父母自己知道,不該指望小孩明白。原因並不是小孩不知感恩,而是親子間本就記憶的不對等。(圖/girlliuxia@pixabay)

作者認為養育小孩的疲憊兼愉悅,只有父母自己知道,不該指望小孩明白。原因並不是小孩不知感恩,而是親子間本就記憶的不對等。(圖/girlliuxia@pixabay)

中文很奇妙,稱母腹中的懷胎器官為「子宮」,這「宮」字代表那9個月,人人不分貴賤,皆享皇家禮遇。難怪孫猴子每次打不過人家,就鑽進妖怪肚子裡。一鑽進去,妖怪就非聽話不可。胎兒也是,天地唯我獨尊,俯仰任憑高興,這等清福將來一輩子不可能再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麼說來,每人出娘胎,皆好像李後主「最是倉皇辭廟日」,是很有理由感到悲哀的。難怪人之初總是一聲嚎啕,其潦倒落魄絕對超過失去伊甸園的亞當夏娃,因為亞當夏娃已有謀生能力。也比路邊乞丐還不如,因為乞丐雖然溫飽仰人鼻息,卻行動猶可自理。

但嬰兒會什麼?嬰兒只會哭,為溫飽而哭,也為渴求擁抱而哭。奧地利醫生歐內斯特‧莫羅(Ernst Moro)在一九一八年發現,嬰兒一來到世界,未滿4足月前,只要身體角度稍有變換,雙臂就往外一撈再往胸口合抱,並且開始哭。大概是遠古,那些移動時沒哭著抱緊媽媽的嬰孩皆已葬身狼腹,今日赤身小兒才保留這沒經過大腦的「莫羅氏反射」。

這是親子間的第一種不對等:需求。《後漢書》記載孔融主張:「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言下之意,他只承認生命來自父母交媾與母親懷孕,別的他一律不認。

2016-08-05-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105年度台北市 政府員工親子日活動開幕式」04-甘岱民攝
作者認為親子間的第一種不對等是「需求」。新生兒的需求,簡直無邊無際。明明已吃飽睡足,已抱到肩快脫臼,小東西卻依然嚶嚶有怨。哪裡不舒服也不會講,常搞得父母夜不得眠,白日永憊。(資料照,甘岱民攝)

說這話的若是一尾鮭魚,就無可挑剔。鮭魚是早成性(precocial),產卵結束父母一命嗚呼,完全無礙鮭子鮭女存活。人類卻正相反,是所有晚成性(altricial)動物中最晚成者,誕生後需要父母撫養最久,投入最多,孔融有何資格講這話?

就算孔融是奶娘帶大,也該慶幸生對父母吧?沒相當的社經條件,奶娘哪裡來?何況,父母若決定不請奶娘,由他自生自滅,他能奈得了父母何?就算傳宗接代是父母那邊的需求,父母也不需把每個小孩都養活。

至於新生兒這邊的需求,簡直無邊無際。明明已吃飽睡足,已抱到肩快脫臼,小東西卻依然嚶嚶有怨。哪裡不舒服也不會講,常搞得父母夜不得眠,白日永憊。這時父母根本無求於小孩,就算有求,也只是求他別吵快睡而已。父母付出如此巨大,因此人類一旦懂得節育,孩子馬上越生越少。古人沒避孕丸,棄嬰就成了一種節育。

《警世通言》有一則〈況太守斷死孩兒〉,裡面的母親不是棄嬰,是殺嬰。她死前痛悔,為的卻是情欲出軌:「出乖露醜,有何顏見諸親之面?」這「諸親」顯然不包括她親手溺死的嬰孩。她若知孔融將妊娠分娩比擬為「寄物瓶中,出則離矣」,大概不覺有何不妥。

那不幸嬰孩雖是她親生,她卻未感到一絲母愛。這點她卻不奇特。人類學家崔瓦妲(Wenda Trevathan)研究不同文化的分娩,就發現產婦生出小孩,大多數並沒一見鍾情,頂多感覺卸去大累贅,終得大輕鬆。必須等到哺乳,低頭看懷裡專心吸吮的粉紅小臉蛋,才越看越可愛,愛得死去活來。

男人無緣享受哺乳的肉體愉悅,父愛啟動就更晚了。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有一位列文,滿心期待迎接新生命,第一次抱到親生骨肉卻很失望,嬰孩看起來很可憐,卻一點都不可愛。要等他在嬰孩臉上看到笑容,心中才第一次生出父愛。

嬰孩一開始的笑都只是反射,無關心情,不見得會引起列文那種狂喜。5週後卻不一樣,那是認得親人的笑,答謝悉心照料的的笑。〈況太守斷死孩兒〉的母親若把小孩養到兩個月,多看幾眼那神奇的笑,要下手就會痛苦無比。若沒這種笑,父母是要怎麼撐過孩子幼年一定會帶給父母的那種無聊與疲憊?

1971年哈佛團隊曾發表研究,指出媽媽與兩歲小孩互動,平均每3分鐘就必須回應一次需求,小孩的需求往往無理,聽話的比率只有6成,因此媽媽只好反覆說一遍又一遍的「不可以」。大人受得了,還願意把屎把尿,只能說小孩笑容的撫慰力量實在太大。為人父母者總不相信沒小孩的人有辦法理解他們對小孩的愛,正因為他們自己尚無小孩時,也沒想過愛小孩可以如此焦頭爛額,又如此愉悅。

這種疲憊兼愉悅,只有父母自己知道,不該指望小孩明白。原因,並不是小孩不知感恩,而是親子間本就有第二種不對等:記憶。

《紅樓夢》第8回,賈寶玉背後罵李嬤嬤:「不過是我小時候兒吃過她幾日奶罷了,如今慣得比祖宗還大!」20回,李嬤嬤則反問:「難道他不想想怎麼長大了?我的血變了奶,吃得長這麼大。如今我吃他一碗牛奶,他就生氣了?」這就是記憶不對等:李嬤嬤完全記得她為寶玉付出過多少,寶玉卻不復記憶。

寶玉這時9歲,正是童年回憶流失差不多的年齡。其實,看王熙鳳的3歲女兒每次出現都是奶娘抱著,就知李嬤嬤何止曾是寶玉的飯飯,也曾是他的抱抱,更是他的車車。他學步摔倒是李嬤嬤扶起,牙牙學語也是模仿李嬤嬤發音。不過隔6年,寶玉對兩人關係認知竟然只剩「吃過她幾日奶」。

巴西研究指出,餵食母乳的新生兒智力表現佳。(取自推特)
作者認為親子間第二種不對等為「記憶」,如寶玉對與李嬤嬤的關係認知竟然只剩「吃過她幾日奶」。(取自推特)

《紅樓夢》中「童年健忘」(infantile amnesia)的另一例,是在第4回,12、3歲的香菱告訴門子:「我原不記得小時之事。」第7回周瑞家的問她歲數與父母,她亦答:「不記得了。」可知寶玉若也像香菱3歲被拐,日後別說不記得李嬤嬤為他做過什麼,他甚至會忘記自己出身富貴人家。

把記憶不對等列入考量,孔融那番話背後就有科學依據了。就算他是奶娘帶大,他也可能質疑:「奶娘於孩,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乳腺滿溢耳。」偏偏,香菱的父母卻絕不可能忘記她小時看什麼都新鮮的童稚眼神,還有抱在懷中軟綿綿的幸福感。

看小孩一吋吋長大,這些記憶可以點點滴滴強化父愛母愛。這就要講到親子間第三種不對等:情感強度。

人愛父母,很少失去理智,愛小孩失去理智卻所在多有。人不會經常讚美自己父母,別人跑來說:「你媽好美麗,你爸好睿智!」我們也會感到彆扭。愛小孩卻自己讚美還不夠,也愛聽別人讚美。聰明可愛還不夠,最好是把你的小孩捧成全世界最聰明、最可愛。

人之愛女友,並不會為了幫出頭而去找她上司理論。父母卻常為了小孩一點小事跑去找老師理論,甚至找其他家長理論。這種愛法其實較像青少年崇拜偶像。在80年代,影劇版常有譚詠麟與張國榮歌迷互罵的新聞。

費茲傑羅有一短篇〈寶寶派對〉(The Baby Party),寫的就是2歲半女孩為了搶泰迪熊,把鄰家男孩推倒在地,兩邊媽媽馬上吵起來,互罵沒水準,兩邊爸爸則捲起袖子打到鼻青臉腫才罷休。大人愛起小孩來,表現會比小孩愛泰迪熊還要幼稚。

想想賈府那種人家,妻是長輩選定,妾是自選,賈政性格剛正,人也不笨,怎會選得如此離譜?賈府上下都鄙夷趙姨娘,賈政竟還跟她生兩個小孩!但很可能,趙姨娘是當了媽媽才變討厭鬼的。在丫鬟時代,她頂多「心比天高」,像晴雯,好強性格讓她服侍起賈政來特別周到。賈政把她收在房裡,如果她生的兒子可愛勝過寶玉,她可能會很正常。偏偏她兒子是處處不如寶玉的賈環,她恨兒子不爭氣,時時想幫兒子出一口氣,心理才變態起來。

25回,她收買馬道婆,欲害寶玉性命,動機可說跟1999年日本「文京區幼女殺人事件」一模一樣。犯案的東京媽媽愛女心切,以為只要殺掉鄰居的2歲女兒,她女兒就能擠入名門幼稚園。趙姨娘也是以為害死寶玉,賈府上下就會看重賈環。

趙姨娘希望賈環獲得看重,其實是很努力管教的,如果辱罵也算努力管教。她初登場在20回,劈頭就罵兒子:「誰叫你上高檯盤了?下流沒臉的東西!」罵這麼狠,是恨鐵不成鋼,還是只拿兒子出氣?看來都有可能,這就要講到親子間第4種不對等:權力。

賈環當然知道全世界最關心他安康的就是趙姨娘。哪天他被拐走,大概也只有趙姨娘會哭斷衷腸。光這點認知,就夠他在被罵「下流沒臉的東西」時不會去質疑趙姨娘濫用權力了。

父母以教養之名,行濫用權力之實,不必然是趙姨娘這種蠢女人。盧梭可說是西洋現代第一位教養專家,今日最重視兒童發展空間的「成為他自己」教育理念,鼻祖就是盧梭。但他對自己5個小孩的教養方式卻是丟給孤兒院,日後講述也振振有詞。《懺悔錄》第8卷,他寫棄養是「我為小孩做出的最好決定。給我選我也巴不得在孤兒院長大。」在《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的〈漫步之九〉,他依然堅持他是為孩子好,不然孩子會被媽媽寵壞。

親子權力不對等的另一顯例,在胡適《四十自述》。他小時講過一句「老子都不老子呀」,並沒冒犯到誰,只代表他從未因喪父而受到欺負而已。況且10歲腦袋可能以為,用輕鬆口吻來描述眾人皆曰可憐的事實,是一種「我很酷」的展現。胡母卻罵他是不知羞恥:「你沒有老子是多麼得意的事!」還罰他久跪,剝奪他睡眠,應該是把平日因為寡婦身分所受的委屈一股腦全拿兒子出氣,因為寡婦可以施展權力的對象只有兒子而已。以今日標準,好心鄰居應該馬上幫胡適打113家暴專線,社會局可能要幫他申請保護令。

讀書人,在狂風暴襲、寂寞無力的時刻,想想胡適,想想長遠的歷史,但願心中會多一分從容,一分沉靜,一分底氣。
讀書人,在狂風暴襲、寂寞無力的時刻,想想胡適,想想長遠的歷史,但願心中會多一分從容,一分沉靜,一分底氣。

這段的結尾更妙:「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好脾氣,(略)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胡母明明脾氣壞,胡適脾氣好,絕不是透過模仿,而是立志要和母親不一樣。胡適變得寬恕體諒,則是年長懂事後,理解了母親當年承受的社會壓力,學會寬恕體諒母親,繼而也學會寬恕體諒所有人。寫這話時的胡適應該已經想通,他那次罰跪那麼久,染上眼翳病差一點失明,母親只是遷怒而已。

我們不知胡適是幾歲才學會體諒母親。大部分孩子在青少年階段,對父母卻都不太體諒,尤其在不想甩父母權力的時候。《紅樓夢》55回,探春對趙姨娘說:「我舅舅早陞了九省的檢點了,那裡又跑出一個舅舅來?」她故意跟趙姨娘強調王子騰才是她舅舅,言下之意是她不認趙姨娘為母。事實上,王夫人對探春再怎麼好,也改變不了她是庶出的事實。探春說那種話,只代表她很想傷害母親。當兒女想要傷害父母,總可以一語命中要害。

這就是親子間第5種不對等:對孩子來說,長大就是長大,大人卻必須學會處理失落感。孩子一心追求自主時,父母懷念的可能是從前孩子哭著要人陪的可憐模樣。關於孩子童年,孩子最記得父母情緒失控時罵過什麼難聽的話,父母印象最深的卻是全家一起出遊。孩子那邊,此時當然一心只想跟情人出遊,或跟自己的妻小一起出遊。

你的失落感,除非孩子具備胡適那等級的體諒心,不然是不能指望他明白的。但話說回來,哪一天他要明白,也不應該是靠你分享。那會是很久之後,不知你已人在哪裡,由他的孩子來讓他明白。就好像你自己,也必須等小孩成年才會明白父母當年的失落感一樣。

*作者為專欄作家,出版人。本文原刊《印刻文學生活誌》四月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