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江宜樺是包袱?還是祭品?

2014-10-18 21:04

? 人氣

行政院長江宜樺的任期也許到了數饅頭的最後階段,但他這場內閣之旅,卻值得未來有心從政的學者深思!(資料照片,余志偉攝)

行政院長江宜樺的任期也許到了數饅頭的最後階段,但他這場內閣之旅,卻值得未來有心從政的學者深思!(資料照片,余志偉攝)

國際級的政治思想史教授昆丁.史金納去年來台,看到他的同行江宜樺高居台灣內閣之首,舉世少有,連大師也與有榮焉;但如果史金納此刻來台,他可能會發現,進入政治權力場域,對知識分子或讀書人而言,其實是「死亡之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一介書生被拔擢進入內閣,江宜樺一開始可說是馬政府最閃耀的金童,畢竟,台灣雖然歷經民主洗禮,國民黨是其間主要玩家,但國民黨早就有體無魂,是個選舉的空殼子,談起民主、公投或主權這些現代國家的核心概念,不是一無所知,不然就是心虛氣弱,一遇到民進黨就矮了半截,還有誰比研究政治思想的江宜樺,更適合「再造國民黨」,或者說,幫國民黨找到核心價值!

但是,從一開始的核四公投威震朝野,到日前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公開喊話要江宜樺下台,在國民黨派閥眼中,江宜樺已從金剛不壞之身,淪為棄之亦不足惜的包袱;如果台灣政府體制運作正常的話,江內閣早就因國會倒閣而下台了,江宜樺能留下來主要原因,很諷刺的是,正是國民黨各山頭還沒分配好,或是藍委怯戰,不敢面對選舉挑戰。

江宜樺日前接受專訪,一再強調如果能在任內建立食安體制,將有重大意義,旁觀者看來,這似乎是江宜樺的自我說服,因為,對民眾而言,為食安把關,本來就是執政者的責任,江宜樺現在即使能夠重建食安體制,也不過是收拾殘局罷了!

最後的終局可能是,江宜樺無能改變國民黨,自己卻跟著陪葬。這在偏好人才內閣,而屢屢和學者跳出「骷髏之舞」的國民黨並非首例,五四一代相當傑出的自由派地質學者翁文灝,一路受蔣介石重用提拔,最後並在國民黨危急存亡的1948出任行政院長,卻無法力挽狂瀾,最後因金圓券政策失利下台;更令人感慨的是,翁文灝1950重返英國拜訪李約瑟爵士,目睹昔日好友學業鼎盛,不由得觸景生情,黯然神傷,大陸學者許紀霖形容,這是一位科學家的錯位,最後成為一個腐敗體制陪葬的犧牲品。

只是,翁文灝畢竟被視為不懂政治的科學家,但江宜樺即使過去從未涉足政治,但是以他對政治思想鑽研之深,在野時更時常為文議論時政,絕對不會對政治實務一無所知,當然更不可能是誤入歧途的小白兔,但下場若和翁文灝殊途同歸,就更彰顯了讀書人涉足政治所要面對的困境。

中國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西方則是早就思考哲學與政治的關係,漢娜鄂蘭指出,蘇格拉底的審判和定罪,從此形成了哲學與政治之間的鴻溝,蘇格拉底的死,讓柏拉圖對城邦生活心灰意冷,懷疑說服的有效性,建立了哲學家皇帝治國的理論,但和民主背道而馳。鄂蘭的老師及情人海德格和納粹糾纏不清,她晚年認為,「必須培養和保護哲學家的思想不受世俗的干擾,但也必須讓他們遠離世俗的政治事務,這種事務是其他人(公民、政治家、行動者)的事。」

無論是哲學家的真理不見容於城邦人民的意見,還是哲學家激情的理論助紂為虐,在西方,哲學與政治之間,確實有一種本質的緊張關係;如果落實到政治運作,則有更實際的苦惱,也許就像江宜樺入閣前曾經說過的,當學者從政,「同一個行政團隊的失職與無能,他必須隱忍不發,或甚至大聲辯護。學術工作使人清明而無力,政治參與則使人觸摸得到歷史之輪的轉軸,卻無法保持批判的自由心靈。」

能夠免於這種兩難的學者從政類型,不是已經完全出賣靈魂,不然就是高段如李登輝和蔡英文,只是,當他們躍身一跳成為全然的權力中人,所謂的讀書人,也不過是昨日的記憶罷了!

這場馬政府與讀書人之舞,已經到了尾聲,接下來還敢跳火坑的學者,大概也只有技術官僚型的學者;該提醒的也許是,待下一任總統出現,必然又會有一群讀書人躍躍欲試,粉墨登場;而江宜樺這一場最重要的意義也許是,未來的學者從政前要想清楚,如果你不甘於只是技術官僚,還有一點知識分子的氣節,想要作一點事,那麼這個歷程可能會讓你焚心以火,萬劫難復,想清楚以前再跳,他日才能無悔。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