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觀點: 美中如何談判「上海公報」的「一中政策」?

2017-02-12 07:10

? 人氣

季辛吉(左)1971年7月9日密訪中國,會見周恩來。(取自網路)
季辛吉(左)會見周恩來。(資料照,取自網路)

10月24日晚上,根據毛澤東指示,周恩來提議在臺灣問題上雙方各自表述立場。實際上,中國希望通過公報在臺灣問題上把美國套牢,因此,各說各話並非指美方可以自由表述它的立場,而是只能採用經過中方同意的表述。季辛吉當即明確接受,但他有特別點出,公報上可以寫的將不同於尼克森向中方承諾的,希望中方理解並且信任美方,美方可以做的比可以說的要多得多。周恩來要求美國在公報中表述四點內容:「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美國將鼓勵中國人依靠自身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這一內政問題」,「不實施或支持任何旨在將臺灣分離中國的活動」,以及「美國從臺灣撤軍」。對此要求,特別是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的表述,季辛吉表示難以接受。10月25日上午9點,美方完成了「聯合公報」第二稿的修改。除了保留原稿中的第一句「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外,美方第二稿改變了中方要求美國作的陳述:它刪除了有關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運動」或任何將臺灣分離中國活動的承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0月26日凌晨4點,季辛吉又提出美方的第三稿:「美國方面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強調它的觀點是,中國人應當通過和平方式實現他們的目標。」季辛吉強調,此點還需要請示尼克森後再作確認。於是,草案中關於美國「一個中國」的政策表態懸而未決。周恩來表示,美方希望將目標模糊化,但中方希望具體化、明確化。其實,雖然採用雙方各自表述立場的方式,但雙方從沒有對中國立場的表述作什麼討論,卻對美國立場的表述反覆討價還價,如此一邊倒的外交談判,真是舉世罕見。

季辛吉1975年12月1日訪問中國,與毛澤東握手。(取自維基)
季辛吉與毛澤東。(取自維基)

為了確保尼克森的訪問萬無一失,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海格先於1972年1月3日訪問北京,海格要求修改公報中有關臺灣問題的表述,比起季辛吉在1971年10月帶回美國的草稿,「不要那麼真實,不要那麼準確」。海格將美方新擬的草案交給了周恩來。按照毛澤東的指示,1月6日晚11點,周恩來與海格進行第二次會談,雙方就美方陳述達成了一些共識。海格接受「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周恩來希望美國能夠聲明: 和平解決臺海兩岸統一的問題是美國的「希望」;但海格堅持要申明這是美國的「關心」,而且堅持使用「重申」一詞,表示這是一項具有連續性的義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汪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