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本遺址》蘇花改工程旁 先民驚現最早的「台商」

2016-05-29 09:00

? 人氣

在台灣,遺址的代名詞總是叫「遺憾」!文化古蹟和工程建設角力拉扯,到頭來帶著真相殘缺的遺憾!因為建設,讓古蹟有缘面世,但也因此讓歷史真相殘缺,台灣古蹟的宿命輪迴,該如何脫離?

1988年為了建置新北市八里汙水處理廠,在開挖時面世的「十三行遺址」,在古蹟發掘與工程建設的角力中搶救留存,但仍有許多部份已然灰飛煙滅,無法完整重現。31年後歷史重演,蘇花公路改善工程的進行和漢本古蹟遺址的搶救,又同樣上演衝突角力的戲碼,如同用「葉克膜」在急救漢本遺址,為文化資產保存盡最後的努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605-漢本遺址專題.十三行博物館.十三行先民擬像.(陳明仁攝)
十三行博物館中先民擬像,彷佛訴說著無盡故事,告訴後人要尊重歷史文物的保存。(陳明仁攝)

台灣的「史前時代」,一般以1624年荷蘭人占領台灣南部後,因為傳教目的傳入羅馬拼音,教會原住民書寫,以當時平埔族的語言前後為分界點,考古學是倚賴科學證據的學門,如同胡適所說「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必須用證據推論還原歷史,史前時期文化只能依照發掘出土文物及活動遺跡,用以回溯及拼湊先民的生活,遺物愈多愈接近真相,若遭受破壞及毀損,就變成無可回復的缺憾。

201605-漢本遺址專題.十三行博物館.推測仿製十三行先民的獨木舟.(陳明仁攝)
十三行遺址先民搭著獨木舟駛向大海,就像如今的台商,投身進行海外貿易的交流。(陳明仁攝)

漢本車站南端 挖出先民陶器

時空回到50年後的現今、台灣東部的宜蘭縣南澳鄉、北迴鐵路線漢本車站南端約600多公尺處,「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工程進行時,有一位考古隨行監看人員正巧來到工地附近小吃店用餐,發現工地運出的土方裡,竟然有陶器殘片、石環、鐵渣等,也讓這片千年遺址重見天日。

201605-漢本遺址專題.漢本出土.約唐宋時期的鐵刀或劍(陳明仁攝)
因為「一碗麵」,讓漢本先民遺址得以重見天日,在遺址中挖掘出約唐宋時期的鐵刀、劍。(陳明仁攝)

讓考古學家跌破眼鏡的是,先前蘇花改環評時,曾在鐵路東側海岸進行考古試掘,只發現一件史前陶片,沒想到在靠山的山坡處,竟埋藏了一個古老的聚落,這個區域地形陡峭,一般被認為不適合人類活動,漢本先民遺址的出土,實在是稀罕的緣份。

70%漢本遺址 在蘇花改工程範圍

雖然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立刻通報主管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將工程進度放緩,遺憾的是,漢本遺址的70%都涵蓋在蘇花改工程範圍內,文化局決議對遺址進行搶救性挖掘。

201605-漢本遺址專題.漢本出土.台灣閃玉作成的玉錛-刮油脂工具(陳明仁攝)
漢本遺址的70%都涵蓋在蘇花改工程範圍內,文化局決議對遺址進行搶救性挖掘,無法細細尋覓出漢本遺址對台灣史的重要性,圖為漢本先民以台灣閃玉作成的玉錛,可以做為刮油脂的工具。(陳明仁攝)

考古計畫由中研院史語所團隊負責,過程中,中研院考古隊在漢本遺址進行的並非全面性的「聚落考古」,而是疲於奔命的「搶救性考古」,考古團隊就在架設型鋼防護牆落墩坑內進行考古發掘及記錄,當發掘告一段落後,橋墩就矗立起來。

201605-漢本遺址專題.「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簡稱「蘇花改」工程.南澳至和平段的谷風隧道.隧道南端出口工程區域.也是「漢本遺址」所在.(陳明仁攝)
「蘇花改」工程南澳至和平段的谷風隧道,隧道南端出口工程區域,也是「漢本遺址」所在。(陳明仁攝)
201605-漢本遺址專題.「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簡稱「蘇花改」工程.南澳段高架橋樑.隧道入口.(陳明仁攝)
「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工程挖掘出漢本遺址,成為文物與經濟的拉扯,圖為南澳段高架橋樑隧道入口。(陳明仁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明仁 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