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快樂嗎?兒盟調查:孩童生活滿意度創新低,1成3覺得孤單

2019-04-04 19:30

? 人氣

兒童福利聯盟今天公布一項調查顯示,台灣兒童的主觀滿意度僅拿到75.8分,是近3年新低。示意圖,與新聞個案無關。(資料照,新北市立圖書館提供)

兒童福利聯盟今天公布一項調查顯示,台灣兒童的主觀滿意度僅拿到75.8分,是近3年新低。示意圖,與新聞個案無關。(資料照,新北市立圖書館提供)

兒童福利聯盟今天公布一項調查顯示,台灣兒童的主觀滿意度僅拿到75.8分,是近3年新低。其中1成孩子缺乏父母親陪伴,1成覺得在學校裡「沒人跟我同一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兒盟針對台灣5到8年級的學童抽樣發放問卷,調查時間為去年5月21日到6月30日,總共回收157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88.9%,在95%的信心水準下,誤差是正負2.47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台灣兒童的主觀生活滿意度,以100分計算,只拿到75.8分,對照世界衛生組織於2016年的類似調查,國際平均是87.5分。

即便跟台灣自己比,今年的分數也比前兩年低3到3.4分。其中有13.9%孩子覺得自己很孤單,10.3%經常沒有爸媽陪伴,37.6%一週和爸媽同桌吃飯少於4天。

兒盟執行長白麗芳表示,年幼孩子填寫問卷,很容易給予高分,因此台灣調查只拿到75.8分,確實是偏低了。推測可能與爸媽工作繁忙,以及網路、社群媒體發達,導致人際實地互動的疏離。

白麗芳指出,孩子若願意分享心情、訴苦,通常也較快樂。但調查顯示,台灣只有58.6%孩子願意把煩惱告訴媽媽,向爸爸訴苦的比例更低,只有45.7%。另外,也有12%孩子表示無法輕鬆地在學校交到朋友,10.7 %甚至覺得在學校裡「沒人跟我同一國」。

白麗芳說,兒童節比起物質的禮物,爸媽的陪伴更為珍貴,建議鼓勵孩子多分享煩惱,主動邀請朋友共同活動。她也提到,現代孩子從小生活在網路發達的環境,和父母親的成長時代有很大差異,因此家長也應一同學習網路,教導孩子分辨實際與虛擬世界的互動方式。

兒盟創辦人林志嘉表示,家庭和學校是最大的支持力量,多和孩子增加一點互動,讓孩子在親情的溫暖下成長,把握連續假期的時間,全家出遊四處走走,就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今天出席兒盟活動的藝人陳建州表示,AI(人工智慧)時代來臨,但藝術和體育能力,永遠難被機器人取代,建議家長從小培養孩子這兩項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