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員悲歌
消防員常又被稱為打火弟兄,但在台灣,救火只是消防員眾多勤務中的一環,若稱台版消防員為「有求必應公」,可能更貼切…
01

消防勤務量暴增,卻有高機率是「空跑」?這縣市的救護車空跑率高達近3成!

緊急救護也是消防隊員的主要勤務之一。示意圖。(資料照,蘇仲泓攝)

緊急救護也是消防隊員的主要勤務之一。示意圖。(資料照,蘇仲泓攝)

深夜無人的大街,交通尖峰時間熙來攘往的幹道上,都能看到119救護車一路鳴笛急駛;但若不刻意提醒,有時人們還是會忽略,緊急救護也是消防隊員的主要勤務之一。據統計,2018年119救護車出勤總計110萬1350趟次,較2007年的81萬1914增加了28萬9436趟次,10年成長率高達35.6%! 

偌大台灣的某個角落裡,每當有人因故命在旦夕,急須有人秒現身送醫相救,在這個分秒必爭的時刻,正確答案往往就是119救護車。

20181021-台鐵普悠瑪翻車,宜蘭蘇澳新馬車站,救護車將傷亡者送醫。(顏麟宇攝)
偌大台灣的某個角落裡,每當有人因故命在旦夕,急須有人秒現身送醫相救,在這個分秒必爭的時刻,正確答案往往就是119救護車。(資料照,顏麟宇攝)

救護車出勤原因「車禍」最多!還有很高機率「空跑」…

根據統計,歷年來各縣市119救護車出勤原因皆以車禍傷患救護為首位,其次依序是急病、墜落等意外受傷、路倒,以及燒燙傷、藥物或一氧化碳中毒,乃至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肺功能停止事件。

20190823-SMG0035-黃天如_a近年119救護車送醫人數及原因
 

惟不說大家不知道,台灣消防人力貧乏,加上勤務量逐年暴增,就在消防隊員早已分身乏術的同時,119救護車眾多勤務中,還有一種情況叫「空跑」,且其趟次之多、比例之重,竟僅次於車禍與急病的出勤趟次。

空跑?救災通報與現實之間陰錯陽差在所難免,但總不致於變成一種常態吧!然而根據消防署統計,國內119救護車歷年整體「空跑率」都在20%以上;以2018年最新統計為例,119救護車全年出勤110萬1350趟次,空跑趟次就多達24萬0738,比例21.0%。

20190823-SMG0035-黃天如_b近年救護車119出勤次數、送醫及未送醫比例
 

救護車為什麼會「空跑」?

根據監察委員林盛豐、蔡崇義、楊芳玲等人的主動調查,國內119救護車最常見的「空跑」原因包括:消防救護人員抵達通報現場卻未發現待救人員;熱心民眾不慎誤報;通報中途取消;現場須長時間待命等待;待救民眾經評估並無送醫需要;待救民眾拒絕就醫;警方已介入處理;待救人員已死亡等。

人算不如天算,119接獲緊急救護通報後,依規定立即出動,片刻未能遲疑地趕赴現場;偏偏有的時候,待救民眾可能已先一步撒手人寰,此時需要的已非醫療救護,而是殯葬業提供的生命服務。

20180510-專題配圖-救護車執勤,急診室內即景,臨時病床,待診臨診病患。(陳明仁攝)
119救護車出勤前若花太多時間查證通報訊息,勢必會耽誤救命時機。示意圖。(資料照,陳明仁攝)

監察院的調查報告也指出,所謂料敵從寬、禦敵從嚴,更何況救人如救火,119救護車出勤前若花太多時間查證通報訊息,勢必會耽誤救命時機。所以,消防救護人員抵達後,現場評估待救人員實則無就醫必要,甚因民眾拒絕就醫或已死亡衍生的「空跑」,某個程度來說,也是必須存在及被容忍的。

相形之下,真正該檢討的是應是,如何減少119救護車出動後通報勤務卻中途取消,或是好不容易排除萬難抵達現場後,才赫然發現「查無此人」,或根本是烏龍一場的情況發生。

哪裡的救護車最常空跑?這縣市空跑率竟高達27.2%!

話說回來,數據證明,出勤頻率愈是密集的縣市119救護車,空跑的機率似乎也愈高。根據消防署的統計,2018年119救護車空跑率高於全國平均的6個縣市中,六都之列的新北市、高雄市、桃園市、台北市及台中市就占了5席;唯一例外的台南市,119救護車空跑率也有18.3%,在全國22個縣市中排名第10。

不過,以空跑率常居全國之冠的新北市119救護車為例,去年全年出動高達18萬8211趟次,即一年365天、平均每天出勤516趟次,其中空跑率竟高達27.2%,即平均每3次出勤就有近1次空跑,頻率之高,也確實令人傻眼。

20190823-SMG0035-黃天如_f2018年各縣市119救護車空跑趟次與比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天如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再生能源
02

苦哉台灣消防員!人力最少、死傷最慘,還至今擺脫不了「捕蜂捉蛇」

消防員常又被稱為打火弟兄,但在台灣,救火只是消防員眾多勤務中的一環。示意圖。(資料照,甘岱民攝)

消防員常又被稱為打火弟兄,但在台灣,救火只是消防員眾多勤務中的一環。示意圖。(資料照,甘岱民攝)

消防員常又被稱為打火弟兄,但在台灣,救火只是消防員眾多勤務中的一環,若稱台版消防員為「有求必應公」,可能更貼切。諷刺的是,相較紐約消防員服務人口比約1:500,國內消防員平均每人要捍衛的民眾人數竟逾1600人;而在勤務長期過重等種種原因下趨使下,近20年至少已有72名消防員在火場殉職,慘烈程度亦居鄰近國家之冠。

年輕、體格好,加上普遍具備古道熱腸的人格特質,才提起消防員最常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不少小女生就忍不住高呼:「看看國內外都搶翻的消防員月曆就知道,消防員真的帥呆了!」

2016年的新北消防員月曆(圖/翻攝自新北市消防局)
不同於1年1次、光鮮吸睛的公益月曆拍攝,消防員平日工作必須密集出入火災、風災、土石流、爆炸及車禍等各種災難現場。圖為2016年新北消防員月曆。(資料照,翻攝自新北市消防局)

然而不同於1年1次、光鮮吸睛的公益月曆拍攝,消防員平日工作必須密集出入火災、風災、土石流、爆炸及車禍等各種災難現場;為了救人救災,1年365天水裡來火裡去,視與死神擦身為家常便飯,個中的辛苦與危險,就不是一般人所能體會的。

不只打火救災,還擺脫不了「捕蜂捉蛇」!

除此之外,在全球各國中,台灣消防員可能是少數還要協助民眾進行捕蜂、捉蛇、救貓、救狗等動物保育工作的打火弟兄,「真的不跨張,很多消防員還得動輒使出蜘蛛俠攀牆的本領,幫忘記帶鑰匙出門的獨居老人解決回不了家的問題。」資深消防員超哥笑著說。

不會吧!行政院不是早在2014年就裁定捕蜂、捉蛇、救貓、救狗等動物救援工作非屬消防隊勤務,應由農政單位主政,協助地方政府並授權民間團體投入動物急難救助工作嗎?現在還有消防隊員必須負責幫民眾捕蜂、捉蛇嗎?

20170822-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22日召開「中央拍板定案,農委會持續擺爛?」蜂蛇業務回歸農政單位記者會。(顏麟宇攝)
現在還有消防隊員必須負責幫民眾捕蜂、捉蛇嗎?圖為2017年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召開蜂蛇業務回歸農政單位記者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不要懷疑,根據調查,截至2018年7月,全台22縣市中雖有19個縣市已在規劃委外辦理「捕蜂捉蛇為民服務計劃」,惟實際完成招標程序者僅11個縣市,相關政策執行牛步化,也導致不少縣市的消防員,至今仍擺脫不了必須兼負「捕蜂人」、「抓蛇手」勤務的責任。

台灣消防員額編制合理嗎?

台灣消防員難為,卻似乎沒能獲得國家與社會最起碼的支持。監察院剛出爐的調查報告便指出,2019年全台消防機關員額編制共計1萬9018人;惟礙於縣市財政緊縮,付諸預算編制的消防員額僅1萬7005人;又消防員工作繁重、風險奇高,相對待遇與福利卻只一般般(每月本俸+專業加給+危險津貼共計約4萬5000元),以至於實際在第一線執行勤務的消防員額只有1萬5794人,相較應有編制員額足足短少了3224人,缺額比例高達17%。

20190823-SMG0035-黃天如_e各縣市消防服務人口比
 

更甚者,就算應有消防員額編制1萬9018人瞬間「神到位」,目前台灣可期待的最佳消防服務人口比也只有1:1240,即平均每名消防員要照顧逾1200名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與鄰近國家如日本(1:731)、新加坡(1:925)相較,我消防員勤務負荷仍是其1.3到1.7倍,更是紐約(1:513)的2.4倍之多。

20190823-SMG0035-黃天如_d台灣與鄰近國家消防服務人口比
 

惡火奪命!台灣近20年已有72名消防隊員殉職

2018年4月28日晚間9時許,位在桃園平鎮區的敬鵬印刷電路板工廠突然燃起熊熊大火,由於現場存放了2000公升柴油,加上存放大量化學藥劑,火勢一發不可收拾。也因這場惡火,奪走了8名寶貴的生命,且其中就包括了6名英勇殉職的消防隊隊員。

根據消防署統計,近20年來,國內累計已有多達72名消防隊員在第一線火場殉職,平均每年就有4名菁英折損,慘烈程度亦堪稱鄰近國家之冠。

20190823-SMG0035-黃天如_c近年台灣及鄰近國家消防員殉職人數
 

更甚者,因勤務繁重需要,消防隊員以20到45歲男性居多,雖因工作與救人使命賭上性命是不得不的風險,但他們同時也是人家的父親、兒子、丈夫…,失去重要支柱成員,無數家庭從此不再完整,也是整個國家與社會都須共同背負的沉重代價。

20180917-敬鵬大火奪6名消防員性命,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與時代力量黨團17日在立法院群賢樓前召開記者會,聯合推動《災害防救法》、《消防法》修法。(謝孟穎攝)
2018年4月28日的敬鵬大火,奪走6名消防員性命。圖為2018年9月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在立法院群賢樓前召開記者會。(資料照,謝孟穎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天如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