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登月50周年
1969年7月20日,美國NASA阿波羅11號(Apollo 11)任務的兩位太空人阿姆斯壯與艾德林踏上月球,從此改變人類歷史。半個世紀後,美國啟動「阿特米絲計畫」,要再度締造太空偉業。
01

歷史上的今天》7月20日──「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阿波羅11號讓人類首度踏上月球

1961年,蘇聯太空人加加林成為世界首位上太空的人類,此舉讓美國擔憂航太科技輸給蘇聯,而在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指示下,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啟動迄今最龐大的月球探測計畫「阿波羅計畫」,並在1968年執行「阿波羅7號」任務,成功首度載送3名太空人繞行地球軌道,同時公開電視轉播,50年前的「阿波羅11號」任務,更寫下人類登陸月球歷史新頁。

蘇聯搶先一步 促使阿波羅計畫誕生

1968年10月進行的阿波羅7號繞行地球軌道時,評估指揮艙數值,同年12月的阿波羅8號任務則在月球軌道上進行測試,隔年3月執行阿波羅9號任務,在地球軌道上達成登月艙測試,1969年5月阿波羅10號任務在月球軌道上完成「彩排」,並在同年7月前,阿波羅11號(Apollo 11)的最後一步:登陸月球均已準備就緒。

1969年3月30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太空人,左起: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柯林斯(Mike Collins)、艾德林(Buzz Aldrin)(AP)
1969年3月30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太空人,左起: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柯林斯(Mike Collins)、艾德林(Buzz Aldrin)(AP)

由於時值美蘇冷戰,雙方進行軍備競賽,儘管加加林(Yuri Gagarin)為蘇聯贏得人類首次上太空的榮耀,但蘇聯後續的太空計畫都失敗收場,不過在阿波羅11號發射前3天,蘇聯發射無載人的太空梭「月球15號」(Luna 15)嘗試登月,卻因故障而墜落月球危海(Mare Crisium),2009年阿波羅11號登月40周年時,英國喬德雷爾班克天文台(Jodrell Bank Observatory)公布當年月球15號墜落畫面。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農神五號火箭發射升空(AP)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農神五號火箭發射升空(AP)

登月艙速度過快 錯過預定登陸點

1969年7月16日,「農神5號」(Saturn V)太空梭在美東時間上午9時32分升空,執行阿波羅11號任務,當時約有來自55國的3500家媒體報導,其中33國電視連線轉播,而光在美國就有2300萬人觀看,時任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則在國家航太暨太空總署(NASA)聯絡官博爾曼(Frank Borman)陪同下,在白宮收看農神5號升空。

太空梭在7月19日繞過月球背面,進入月球軌道,距離月球「科林斯隕石坑」(Sabine D)西南方19公里的靜海(Sea of Tranquillity)南邊地帶,因為地面平坦而被選為登陸點。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與艾德林(Buzz Aldrin)駕駛登月艙「老鷹號」(Eagle)進行登月任務,但因飛行速度過快,導致他們超過預定登陸點,最後距離月球表面約30公尺時,登月艙燃料僅能維持飛行90秒。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登月艙降落在月球表面(AP)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登月艙降落在月球表面(AP)

阿姆斯壯: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1969年7月20日世界協調時間(UTC)晚間8時17分40秒,老鷹號登月艙成功降落月球表面,並在晚間11時43分啟動艙外行動(EVA),此行動比原定2小時還長。此外,登陸月球約6個小時半之後,即7月21日UTC凌晨2時56分,阿姆斯壯踏上月球表面,寫下人類首度登陸月球的歷史里程碑,當時他說:「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艾德林(Buzz Aldrin)走下登月艙(AP)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艾德林(Buzz Aldrin)走下登月艙(AP)

與阿姆斯壯一起踏上月球的艾德林,用「壯闊的荒原」來形容眼前看到的景色,且2人一同立起美國國旗,艾德林直言:「所有要在月球上進行的任務中,我想升國旗是最容易的了。」由於旗桿只能插進月球地表5公分,當時艾德林非常擔心幫阿姆斯壯與國旗合照前,旗桿就先倒了。此外,尼克森使用無線電話與2人通話,尼克森更稱這是「白宮史上最具歷史意義的電話」。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AP)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AP)

尼克森與太空人通話 聯絡官要他長話短說

尼克森原本要在通話中長篇大論,但博爾曼要求他長話短說。艙外行動結束後,艾德林比阿姆斯壯先返回老鷹號登月艙,之後在7月21日UTC晚間9時24芬與停留在月球軌道上的指揮艙哥倫比亞號(Columbia)會合,當時由科林斯(Michael Collins)留守在哥倫比亞號上。1969年7月24日,3名太空人帶著完成人類登月的歷史大業成就,順利返回地球。

為了慶祝阿波羅11號任務50周年,美國聯邦眾議員波西(Bill Posey)早在2015年就提案,經由眾院通過指示鑄幣局(United States Mint)製作金、銀、白銅4種紀念幣,全採用結合美國國旗、老鷹號登月艙、阿姆斯壯與艾德林倒影的圖案。另外,紀錄片電影《阿波羅11號》3月已上映,美國公視(PBS)則自7月9日開始,連續3天每晚播放6小時紀錄片《追月》(Chasing the Moon)。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2

阿波羅登月50周年》為何大家都想重返月球?《紐時》:月球蘊藏資源與商機,各國紛紛展開太空競賽!

50年前的今天,阿波羅11號任務的登月小艇降落在月球的寧靜海基地,寫下人類太空史的歷史新頁。50年後的現在,世界各國展開新的月球競賽,但動機與當年不同,《紐約時報》指出不僅有月球葬禮的特殊商機,月球更蘊含水及氦-3等資源,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甚至表示要將月球當成前進火星的基地,美國、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大國紛紛掀起一波「登月熱」。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Apollo 11)登月成功;1972 年 12 月 7 日,NASA執行太陽神計畫的第11次載人任務「阿波羅17號」(Apollo 17),那是人類最後一次登上月球。《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指出,阿波羅17號任務過後30年,世人對登陸月球的熱情似乎不再。NASA把注意力轉向製造太空梭,建立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機器人探險者更熱切地探索火星、小行星帶、太陽系等。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遠眺地球(AP)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遠眺地球(AP)

月球有水冰、氦-3等資源 各國掀起登月熱潮

然而,近年卻掀起一陣「登月潮」:今年1月,中國的「嫦娥4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成為史上第一艘著陸於月球背面的太空船。印度本月有意發射「月球飛船二號」(Chandrayaan-2),降落月球表面,原訂本月15日發射,但目前因為技術問題而暫時喊卡。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近年提出在月球打造「月球村」(Moon Village)的構想,俄羅斯則提出將在2030年之前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計畫。

2019年1月,中國「嫦娥四號」的月球車「玉兔二號」順利駛抵月球背面(AP)
2019年1月,中國「嫦娥四號」的月球車「玉兔二號」順利駛抵月球背面(AP)

《紐約時報》指出,目前各國紛紛參加月球競賽的主要推動力是深埋在月球極地隕坑的水冰(water ice),對於未來登陸月球的太空人來說,這是潛在的飲用水來源,這些水也可以分解為氫氣與氧氣,氧氣提供可呼吸的空氣,氧氣與氫氣也可作為火箭推進的燃料。

NASA更打算在2026年之前,在月球軌道打造名為「門戶」(Gateway)的小型太空站,未來可作為太空人往返火星時停留的太空中轉站。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說:「如果我們能做到,『門戶』將成為燃料庫。」

此外,月球土壤蘊藏的氦-3(helium-3)可能是未來融合反應器的燃料,儘管實際的融合反應器仍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會真的出現。

美國:2024年前將太空人送上月球

2017年12月,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佈重啟太空人登月計畫。今年5月,NASA宣佈最新登月計畫將以希臘神話的太陽神阿波羅(Apollo)孿生姊姊、月亮女神「阿提米絲」(Artemis)為名。這個計畫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無人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測試,太空發射系統是NASA設計研發的火箭,計劃在2020年底推出。 NASA預計在2022年載著太空人圍繞月球,並預計在2024年首度送太空人到「門戶」,太空人將在門戶搭乘另一艘太空梭到月球表面。

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說:「我認為自1972年以來,我們一直沒回到月球,這讓人感到難過。過去一直在努力,而他們從來不曾實現過……NASA非常積極,我們現在有非常明確的方向。」

今年5月13日,川普宣布將為NASA增加16億美元(約新台幣501億元)預算,而布萊登斯坦6月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如果美國登月計畫要加速,可能總共會花費200億至300億美元(約新台幣6262億元至9393億元)的費用。

不過,NASA是否能在2024年之前登陸月球將取決於美國國會是否提供資金,布萊登斯坦說,如果沒有共和黨與民主黨的支持,月球計畫可能會再次失敗,不過眾議院的民主黨籍議員對登月計畫始終持懷疑態度。

布萊登斯坦透露他與川普談過月球計畫:「他希望我們討論前往火星的事,這當然是目標。他了解我們得先去月球才能到達火星,但他當然希望我們談論火星的事,因為這是吸引美國人民與世界的東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3

阿波羅登月50周年》太空船、火箭都砍掉重練!NASA誓言2024重返月球、建立殖民地,這次將面臨何種挑戰?

美國登月任務「阿波羅計畫」中,共有7次嘗試載人登陸月球,並有6次成功。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太空人阿姆斯壯踏上了月球土地,此後美國航太總署(NASA)幾乎是每半年就出一次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任務發生氧氣罐爆炸導致任務失敗以外,每一次登月都創下紀錄。

1972年12月16日,「阿波羅17號」太空人塞爾南站在月球上,語重心長地說道:「我邁出了人類在此的最後一步並即將返回地球,或許要再過一段時間才會回來,但我相信不會太久。」沒想這是迄今為止最後一次登月任務,這句「不久之後」竟要再等至少52年。

1969年7月24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3位太空人重返地球(AP)
1969年7月24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3位太空人重返地球(AP)

時隔將近半世紀,對太空懷有雄心大志的現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017年12月簽署「太空政策1號指令 」,指示美國邁出重返月球的第一步,為前往火星與宇宙更深處作準備。NASA重新啟動太空探索任務,計畫要在2024年前重返月球,並首度讓女太空人登上月球表面。如果川普順利於明年連任美國總統,2024將是他8年任期的最後一年。

對比先前的登月任務以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為名,NASA5月時宣布,最新登月計畫將以阿波羅的孿生姊姊、月亮女神「阿提米絲」(Artemis)為名。根據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的說法,阿提米絲1號任務預計2020年進行,挑戰「無人駕駛繞月」;2號任務將於2022年左右展開,嘗試「載人繞月飛行」;眾所矚目的2024年太空人登月則是阿提米絲3號任務,地球將誕生首位登月女性。

布萊登斯坦說,這次登月人類將不僅是「插國旗」、「宣告我來過」,而要留下可以永久存續於月球的軌跡,「讓我們的登陸器、機器人、探測車以及太空人都能留下」。但是迄今為止,NASA尚未建設好達成任務的關鍵元素,也沒有測試飛行,人類誓言再踏上月球,這次還會需要付出什麼代價,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遠眺地球(AP)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遠眺地球(AP)

挑戰一:太空人登月前須經過嚴苛訓練

NASA有38位現役太空人,其中12名為女性,她們是來自各領域的菁英,包含研究最致命疾病的微生物學家、前中央情報局(CIA)技術官、醫師、電機工程師。但誰能脫穎而出成為首位登月女性?布萊登斯坦表示:「將會由實力受到認證、曾經飛行過、曾去過國際太空站的人擔任。」

太空人巴拉特(Michael Barratt)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NASA近來的挑選條件比以往嚴格,現在的太空人不僅需要會駕駛飛船,還樣經過各方面的嚴苛訓練,包含太空漫步、機器手臂操作、熟悉各種系統、精通英語及俄文,以及能夠適應獨自關在狹小空間內,一次就是待上半年。

太空人還必須經過體能訓練,才能安全地在外太空執行任務。巴拉特說,雖然月球表面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但太空人必須穿著很重的裝備,在月球上挖掘、攀爬、探索,「這就是風險所在,就算有太空衣保護,一不小心摔跤還是可能會骨折」。此外還要克服月球表面的粉塵造成咳嗽、呼吸困難,以及遽增的輻射量,據悉在月球表面的高能輻射,比160公里到2000公里的近地軌道還要多達3倍。

1969年7月24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美國總統尼克森迎接3位仍在隔離中的太空人(AP)
1969年7月24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美國總統尼克森迎接3位仍在隔離中的太空人(AP)

挑戰二:登月太空船「獵戶座」

載人前往月球的太空船,將會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建造的新一代登月艙「獵戶座(Orion)」,這重達10噸的機械,運用了遠比1960年代還要先進、創新的技術,包含4台自動飛行電腦,擴增實境(AR)鏡片,太空人可以在現實場景中看到機械數據、工作指南,更輕鬆、有效率地完成任務,如同科幻片的劇情。

當「獵戶座」返回地球時,它將彈出有史以來最大的防熱罩,保護機組人員免受降落時,摩擦大氣產生的攝氏2760度高溫,緊接著將有11個降落傘幫忙降速,使它平安落在太平洋海面上。

挑戰三:登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

載著太空船上太空的登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SLS)也是致關重要的元素。它是一個高達30層樓、可負荷130公噸的重型運載火箭,然而發射面臨一項巨大的挑戰,必須確保火箭引擎能承受推進器的劇烈晃動,此外SLS的開發成本更是天價,目前已經花費125億美元,今年6月政府監督機構指出,NASA已為此超支18億美元。

開發商「波音」(Boeing)的SLS項目經理尚農(John Shannon)表示,狀況正在好轉,「我們已經挺過最艱難的時候(也就是硬體設計與測試),我們現在進展不錯,廠房正在嗡嗡作響地運作,在今年底前我們的第一台火箭就會出產。」不過直到2020年6月以前,NASA都不會進行火箭試飛。

挑戰四:建造月球太空站

NASA正在推動大計畫「繞月軌道平臺——門戶」(Orbital Platform-Gateway),旨在搭建一個環繞月球的太空站,未來可作為太空人往返火星時能停留的太空中轉站。「波音」SLS項目經理尚農2011年在NASA工作期間,完成了「門戶」的設計架構,他表示:「若能圍繞月球,建立一個小型太空站,那將會很有意義。」

尚農表示:「『門戶』讓機組人員在登陸月球之前,有空間可以事先做整頓…若任務期間出現差錯,它可以充當避風港。」尚農表示,最終如果人類要前進火星,「門戶」可以是會集後勤物流的中間站。

挑戰五:開發更可靠的自動著陸系統

半世紀前,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差點沒有辦法踏上月球,因為「阿波羅11號」的登月艙偏離航線,欲自動著陸在距離原訂地點的6.4公里處。當時在下降過程中,阿姆斯壯往窗外望,發現登月船正駛向巨型火山口,那周圍都是車輛大小的巨岩。「降落在那會有麻煩」,阿姆斯壯心想,他於是切換成手動操作模式,駛離巨岩區,降落在平坦的淨海盆地。

可見著陸系統必須更加精確,才能增加任務成功率,波士頓的「德雷珀實驗室」(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執行長賈布里爾(Ken Gabriel)表示:「應該要建造更可靠的自動著陸系統,它必須包含依照地形導航的能力,讓你能透過登陸器的攝影系統,得知你在月球的哪裡…並立刻提供避開障礙物的方式。」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AP)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AP)

挑戰六:太空人如何在月球生活

「阿提米絲」計畫的最終目標是在2028年前在月球部署一系列居住要件,讓月球成為人類的長久基地。初期階段最大的生存挑戰就是氧氣,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已經創造出月球溫室,可在LED燈的照射下,培養萵苣、番茄及番薯,不但能食用,還能製造行光合作用,提供氧氣。

另一項則是水源。月球極區寒冷又黑暗的隕石坑之中,蘊含豐富的「水冰」,不但可作為水源,也能製成火箭燃料。但是開挖月球北極與南極沒有那麼簡單,在攝氏零下幾百度的深坑,科學家正在研發提高溫度到沸點的方法,讓冰融化成水。

最後則是居住地,目前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規劃建造可以對抗宇宙輻射、真空環境,與抵擋流星撞擊的「充氣模組」,不過從長遠來看,月球居民恐怕還是必須往地下發展,在月球的地下天然隧道中居住,才能避免嚴重的大規模輻射風暴。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艾德林(Buzz Aldrin)的面罩與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的身影(AP)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艾德林(Buzz Aldrin)的面罩與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的身影(AP)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4

阿波羅登月50周年》甘迺迪太空中心首位女工程師摩根:在NASA大樓沒有女廁的年代,她忍受性騷擾與歧視,協助阿波羅發射升空!

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NASA任務行動控制室,女科學家摩根(JoAnn Morgan)(AP)

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NASA任務行動控制室,女科學家摩根(JoAnn Morgan)(AP)

美東時間1969年7月16日9時32分,裝載著「阿波羅11號」登月艇的農神5號火箭於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升空,觀看歷史時刻轉播的全球觀眾人數達到了創記錄的6億人,場景轉回氣氛緊張的美國航太總署(NASA)控制中心現場,一排排儀器前穿襯衫、打領帶的男人屏氣凝神地觀看大螢幕,其中身著橫條紋洋裝的女士特別起眼,她是時年28歲的甘迺迪太空中心首位女性任務操作員摩根。

不僅是首位女工程師,喬安‧摩根(JoAnn Morgan)也是唯一一位進入「阿波羅11號」發射任務操作室的女性員工,她在場的任務是,一旦發現任何差池,就要立即通知太空人。摩根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這是由於她的能力獲得上司認可,「通訊系統主管跟我說『妳是我們最佳的通訊員,我們要讓妳到控制台去』。我後來才知道,他說服了發射任務中心的主任德布斯(Kurt Debus)。」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幕後功臣,NASA科學家摩根(JoAnn Morgan,紅色箭頭)(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幕後功臣,NASA科學家摩根(JoAnn Morgan,紅色箭頭)(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NASA整幢大樓沒有女廁的年代

摩根的傑出經歷與表現,激勵了那一代懷抱太空夢想的女孩,然而她打破玻璃天花板的道路,走得艱辛。1963年,23歲的摩根成為甘迺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首位女工程師,上班期間不管走到哪,舉目所見都是男性,「我工作的許多大樓甚至沒有女生廁所」。這導致她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別棟建築找女生廁所,或是被迫與男士共用廁所。

摩根表示,工作場合也曾遇到善良紳士,「有時候警衛人很好,會在飛行測試的時候過來找我,問道『妳需要休息一下、上個廁所嗎?我會幫妳在男生廁所外看著』。」而摩根走入男生廁所時,男同事則會試圖不去注意她,畢竟「我必須去男廁時,就是真的得去廁所了!」她大笑回答。

噁心的性騷擾電話與性暗示

摩根說,自己時不時遭受性別歧視,與性暗示、性騷擾,第一次到甘迺迪太空中心工作時,「測試項目的主管來找我,還打了我的背部,他說『我們不讓女人待這裡』我心想,這下子大事不妙,趕緊通知我的上司。所幸就在同一天,一個負責阿波羅計畫的高官過來找我……他說『喬安,我們很歡迎妳來這裡工作,所以不要擔心其他人說的話。』」

首次進入阿波羅發射任務中心時,摩根接到性騷擾電話,她氣沖沖地掛斷後,其中一名接線員走下台階問:「發生什麼事嗎?妳看起來像家裡死了人。」摩根反駁:「才不是,是有人打電話來,說了淫穢的話。」摩根告訴CNN,她從來不向歧視者示弱,「我不讓自己變成他們欺負的對象,我去工作,不是讓他們欺凌的,我心裡太無所畏懼了,所以對外也形成了某種威懾。」

控制中心裡,坐在摩根旁邊的首席任務操作員薩普(Roy Tharpe)回憶當年摩根展現的強勢氣場,說道:「你不可能耍她,因為她會反過來讓你好看。」薩普說,即使有些人根本不歡迎女性踏入NASA,摩根在一大片男性之中,仍然完全不落下風,「毫無疑問,她擁有膽識與才幹,作為阿波羅11號發射任務中心唯一的女性。」

17歲起便打破性別限制的人生

摩根生於1940年,童年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她是個早熟的孩子,喜愛讀書,也天資聰穎,跳過國小一年級,直接就讀二年級,並且讀遍學校圖書館的所有藏書。摩根最喜歡的禮物是爸爸送的化學實驗組,她說:「有一次我把院子炸掉,破壞了混凝土地板,但他沒有激動地對我碎碎念,只是問『妳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摩根的妹妹賀姆斯(Jean Helms)也大力讚賞自己姊妹的才智,「她真的非常、非常聰明,她具備了一切,美貌與大腦。」1958年,17歲的摩根錄取進入美國陸軍彈道飛彈機關(US Army Ballistic Missile Agency)學習,她說自己之所以申請是因為「它的招生廣告說『學生』,而不是稱呼『男孩們』,如果是以男生為對象,我就不會申請了。」

阿波羅11號任務圓滿成功,1969年7月21日凌晨2時56分,阿姆斯壯緩緩地扶著梯子走下登月艙,他的左腳踏上了月球土地,並說道:「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摩根的職業生涯也因此往上升,當她繼續打破NASA內部的階層限制,成為甘迺迪太空中心的首位女性高級管理人員、第一位女性中心副主任以及首位NASA部門女主管,她的一小步,是所有懷抱太空夢女性的一大步。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幕後功臣,NASA科學家摩根(JoAnn Morgan)(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幕後功臣,NASA科學家摩根(JoAnn Morgan)(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她打破了那片巨大的玻璃天花板

曾是摩根下屬的NASA策略整合經理坎寧安(Suzy Cunningham)表示:「她是我心目中的女鬥士,為甘迺迪太空中心的所有女性,打破了那片巨大的玻璃天花板。她本人對我們來說,就是很大的鼓勵了,讓我們知道『妳可以做到』。我很驕傲,我們這裡不再像以前那麼白(指專雇白人)、那麼男性,那麼死板。因為喬安引進了聰明有能力的年輕女性們。」

2003年,在NASA工作滿45年的摩根宣布退休,現在78歲的她正在佛州與蒙大拿州享受頤養天年。摩根表示,年輕時原本計畫要在火星上安度晚年。她笑著告訴CNN:「我覺得他們(NASA)如果15年前推出老年人上火星計畫,我真的會主動報名。」坐在家門外欣賞湖泊美景,望著月亮在水中閃爍的倒影,她開心地訴說自己過去的精彩故事,「我曾幫助12個人上月球,我也很樂意告訴大家這件事」。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幕後功臣,NASA科學家摩根(JoAnn Morgan),2019年7月近照(AP)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幕後功臣,NASA科學家摩根(JoAnn Morgan),2019年7月近照(AP)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5

阿波羅登月50周年》沒有她寫下的程式碼,阿姆斯壯無法踏上月球!認識登月幕後英雌、NASA首位軟體工程師漢彌爾頓

50年前的今天,阿波羅11號任務的登月小艇降落在月球的寧靜海基地,21日凌晨2時56分,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緩緩扶著梯子走下登月艙,左腳踏上月球表面,並說出著名的登月宣言:「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雖然登月任務由3位男性太空人負責執行,但阿波羅11號(Apollo 11)之所以能成功登陸月球並平安返航,背後確實有一名偉大的女性功不可沒。事實上,就在太空船登陸的前3分鐘,系統差點因資訊過載而失靈,不斷發出警報,是女科學家漢彌爾頓(Margaret Hamilton)負責編寫的軟體讓系統得以持續運作,幫助美國航太總署(NASA)寫下人類登月的歷史新頁。

時值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50周年,英國《觀察家報》(The Observer)13日刊出漢彌爾頓的專訪,讓後人更加認識這位登月任務背後的幕後功臣。

自學寫程式的職業婦女

漢彌爾頓生於1932年,在印第安納州的厄勒姆學院(Earlham College)主修數學,畢業後很快地結婚生女,雖然拿到碩士獎學金,但由於丈夫決定到哈佛法學院(Harvard Law School)深造,漢彌爾頓便靠著她的數學專業,在附近的麻省理工學院(MIT)找到一份工作養家,負責編寫天氣預測軟體,在電腦中執行。漢彌爾頓說,當時大學裡甚至還沒有電腦科學學位,她在實驗室裡學到了電腦及軟體的相關知識,也學會如何編寫程式。漢彌爾頓隨後加入MIT林肯實驗室(Lincoln Lab),為美軍編寫偵測敵軍飛行器的軟體。

1964年,漢彌爾頓的丈夫在報紙上讀到了一份徵才廣告──MIT的「儀器實驗室」(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受NASA之託,要找人開發軟體「把人類送上月球」,為阿波羅計畫的太空船編寫搭載軟體。漢彌爾頓說,她當時是團隊裡唯一的女性,也是第一個程式設計師,「那些男性工程師負責的是硬體,我想實驗室之所以聘用我,只是因為我能處理他們不懂的事。」

把「軟體工程」一詞發揚光大

從無人任務開始,漢彌爾頓逐漸受到重用,最終成為阿波羅11號軟體開發團隊的負責人。在那個「軟體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一詞都尚未出現的年代,年僅32歲的漢彌爾頓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帶領約100名工程師編寫程式碼,開發出阿波羅11號搭載的飛行軟體,眾人合力一字一句編寫的程式碼疊在一起,幾乎與漢彌爾頓齊高。

漢彌爾頓(Margaret Hamilton)與阿波羅11號任務搭載軟體的程式碼合影。(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漢彌爾頓(Margaret Hamilton)與阿波羅11號任務搭載軟體的程式碼合影。(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漢彌爾頓回憶,相較於硬體,一開始幾乎沒有人認真看待軟體的重要性,但後來眾人終於意識到,太空人的生命安全仰賴於軟體是否能成功運作:「我們的軟體需要非常、非常可靠,在任務的任何期間都能檢測到錯誤,並且從錯誤中復原。」在登月前3分鐘的緊張時刻,飛行軟體同樣成功發揮作用,忽略硬體錯誤發出的訊號,選擇執行優先任務,讓登月小艇最終成功著陸。

在漢彌爾頓帶領下,阿波羅計畫的每一次載人任務,就連一個軟體錯誤都沒有出現過。阿波羅計畫落幕後,漢彌爾頓編寫的部分代碼繼續在NASA的太空梭計劃(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及第一個太空站「太空實驗室」(Skylab)派上用場。

NASA電腦科學家漢彌爾頓(Margaret Hamilton)是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的大功臣。(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NASA電腦科學家漢彌爾頓(Margaret Hamilton)是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的大功臣。(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帶領人類歷史演進的女科學家

2016年,漢彌爾頓獲頒美國平民的最高榮耀「總統自由勳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時任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致詞時說:「漢彌爾頓象徵著在那年代幫助人類前進太空,卻被歷史埋沒的婦女。太空人並沒有很多時間(能夠反應),幸好他們有漢彌爾頓。」隔年,丹麥樂高公司(Lego)推出「NASA女性」(NASA Women)套組,向NASA歷史上的偉大女科學家致敬,漢彌爾頓也是其中一人。

日前,麻省理工學院女科學家布曼(Katie Bouman)參與開發的演算法催生世界首張黑洞照片,有網友將布曼與漢彌爾頓的照片並置,兩位女科學家相隔50年推進人類歷史的畫面,也在網路上瘋傳。而對於有志從事科技工作的年輕女性,漢彌爾頓想要給予的忠告是:「別讓恐懼阻礙妳,也不要害怕說『我不知道』或是『我不明白』,沒有問題是蠢問題。而且,不要總是聽從所謂的『專家』怎麼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巧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6

阿波羅登月50周年》從5個關鍵數字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險計畫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任務,農神5號火箭從卡拉維爾角空軍基地39A發射台將人類送往月球(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任務,農神5號火箭從卡拉維爾角空軍基地39A發射台將人類送往月球(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11:土星5號火箭的高度(單位:公尺)

1969年7月16日凌晨,摩根(JoAnn Morgan)開車來到卡納維爾角火箭發射基地(Cape Canaveral)39a發射台的停車場,監督替巨大的農神5號運載火箭注入燃料(又稱土星5號,Saturn V)的工作。背靠漆黑的海洋,太空飛行器沐浴在氙弧燈的燈光中,燃料箱排出的氧氣雲彌漫環繞。

摩根說,「絶對是壯觀的一幕。我人站在停車場,看了好一會兒,因為場景太美了。」

農神5號運載火箭有36層樓高,是人類在20世紀其中一項最偉大的技術和工程成就。由天才的火箭科學家華納·馮·布勞恩(Wernher von Braun)領頭研發。馮‧布勞恩甚至在當年為希特勒(Adolf Hitler)製造V2火箭的時候,就夢想著造出一枚可以將人送上月球的火箭。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火箭工程師、後來成為高級經理的亨伊庫特(Jay Honeycutt)說,馮‧布勞恩「不僅技術能力超強,而且有卓越的領導才能,很善於跟政府負責這些項目資金的官員打交道。」

。

農神5號的研發應歸功於德國火箭科學家馮‧布勞恩的專業知識(右)。

這枚火箭以液態氧和煤油為燃料,由多級推進器組成。最底下部分,或者說第一級火箭,安裝了5個巨大的F-1發動機。另外兩級火箭推進器,共計有6個發動機,負責將農神5號送入太空軌道。推進器上面是裝著登月艙,然後是三名太空員的服務和指揮艙的隔熱層。農神5號的頂部裝有一枚逃生火箭,發射過程中若出現任何差池,能將指揮艙送到安全的地方。

亨伊庫特說,「你想不到那東西真就飛起來了。幾百公尺高,然後尖頭上那個小小的東西竟然還能回到地球,實在是非常了不起的工程成就。」

送人上月球的火箭本來會比農神5號更大。美國太空總署最初的計劃是研發一個名叫「新星」(Nova)的火箭,有8個F-1發動機,運載一個更大的能夠在月球著陸,然後返回地球的單一太空飛行器。

2:履帶式運輸車的最大速度(單位:英里/小時)

農神5號在運載器裝配大樓(VAB)組裝。這座建築是個龐然大物,大到有自己的天氣系統。組裝完備後工程師面臨的挑戰是,要如何把如此巨大的火箭運送到大約5公里外的發射台。一開始的建議是用駁船將太空飛行器運過去,後來決定建造一種巨大的履帶式運輸車。

履帶式運輸車有8條巨大的履帶,由2台發電機發電,16台馬達驅動,行馳與其說是駕車不如說是靜水行船。而且,和行船一樣,駕駛員也是操作人員和工程師團隊的一員,他們負責讓運輸車緩緩地駛向發射台,速度慢如蝸牛。

駕駛員達夫(Sam Dove)說,「運輸車的馬力可每小時走2英里(約3公里),不過,你真的不想跑到2英里,尤其是負載量這麼大的情況下,我們最多就跑1英里(約1.6公里)。」

雖然駕駛員坐在駕駛室裏,但履帶式運輸車的核心是控制室。達夫說,「控制室真的是操作人員的大腦和神經中樞。測試主管就坐在倒數第二個控制台上,控制著車上的一切。」

。

履帶式運輸車號以每小時1英里(約1.6公里)的速度,緩慢穩當地將巨無霸農神5號送至發射台。

在阿波羅計劃(Project Apollo)期間,將裝載了太空飛行器的農神5號從裝配大樓送至發射複製台需要16個小時,但從發射台到進入軌道則只要8分鐘。

3500萬:農神5號升空時的推力(單位:牛頓)

農神5號是有史以來功率最強大的火箭。

首次載人繞月飛行的阿波羅8號的指揮官博爾曼(Frank Borman)說, 「我感覺我們就像位於一根針尖上,這是一根非常巨大的針。我好像被人綁架著去,沒有可以控制一切的感受,發射時的噪音和震動給你一種地動山搖的感覺。」

阿波羅8號是太空史上最大膽、最危險的任務之一。與博爾曼一起進入阿波羅指揮艙的還有洛威爾(Jim Lovell)與安德斯(Bill Anders),他們認為成功的機率只有30%。

之所以認為這項任務如此危險,是因為之前對農神5號(有時被稱為阿波羅6號)的無人駕駛測試並不順利。阿波羅的飛行主管葛里芬(Gerry Griffin)說,「我們在阿波羅8號之前進行的試飛幾乎是一場災難,幾乎所有方面都出了問題。」

最嚴重的是,火箭開始上下彈動,這產生的力量有可能殺死太空人。葛里芬還說,「我們也失去了一些燃油管,而且第三級推進器的發動機沒能重啟。」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任務,農神5號火箭從卡拉維爾角空軍基地39A發射台將人類送往月球(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任務,農神5號火箭從卡拉維爾角空軍基地39A發射台將人類送往月球(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在接下來的8個月裏,馮‧布勞恩的火箭團隊著手解決所有的問題,然後說服美國太空總署的管理層,農神5號可以安全飛行了。

格里芬說:「項目的這個部分很大膽,那三個人也很勇敢,他們登上農神5號,進行它的首次飛行。」

5:農神5號留在月球上的第三級推進器數量

發射僅9分鐘後,農神5號的第一級和第二級火箭就脫落,掉進大西洋。隨後只帶一個發動機的第三級(令人不解的是正式稱為S4B)點燃推進,給阿波羅太空飛行器有足夠的速度到達預定軌道,然後關閉發動機。

接下來,在繞地球一周半後,太空人重啟S4B的發動機。在一波名為「月球轉移軌道射入」( Trans Lunar Injection)的操作中,第三級火箭以拋物線方式將阿波羅太空飛行器拋出繞地軌道,射往月球方向。

在太空人第二次關閉發動機後,隨著阿波羅太空飛行器從火箭頂部彈出,這枚火箭就該壽終正寢了。不過,由於火箭第三級與阿波羅太空飛行器以同樣的速度和方向前進,除非太空人改變其運行軌跡,否則這枚用過的火箭也會跟著他們抵達月球。

在最初幾次阿波羅任務中,美國太空總署的解決方案是將S4B送入繞太陽的軌道。今天,阿波羅8號、9號、10號和11號的S4B級仍在繞太陽運行。不過,阿波羅12號任務的第三級火箭已經被地球引力重新捕獲。

對於接下來的阿波羅任務,美國太空總署提出了一個更富想像力的計劃。

,

農神5號團隊不得不對火箭進行重新設計,以確保它不會產生令太空人斃命的力量。

從阿波羅12號開始,登月的阿波羅太空人都會在月球上留下阿波羅月球地表實驗數據包(Alsep),其中包括一個地震儀。這個實驗數據包會將收集的月球數據傳送回地球。美國太空總署會將用完的三級火箭撞向月球,地質學家可以追蹤撞擊月岩產生的震動來確定月球的地質構成。

隨著任務的繼續,墜毀月球的第三級數目增加,傳回來的數據也增多。Alseps一直在返回數據,直到1977年,美國太空總署終止了這個項目。

100:阿波羅12號發射時的雲層覆蓋比

1969年11月14日,在首次登月四個月後,美國太空總署計劃再次登月。阿波羅12號上的太空人為康拉德(Pete Conrad)、戈登(Dick Gordon)和賓(Alan Bean)。

當天有幾場陣雨,冷鋒橫掃佛羅里達州(State of Florida)中部,但氣象學家為發射開了綠燈,發射的倒計時也進行得很順利。

在發射36秒後,農神5號穿過雲層時,指令艙中的電子系統出現故障。

康拉德喊道,「那是什麼鬼?」

這是葛里芬首次擔任首席飛行指揮,負責監督任務控制。

葛里芬說, 「主警報和其他警告燈亮起,告知出了問題,康拉德一看,竟然整個儀表板的燈都亮了起來。」

隨著火箭繼續向軌道前進,葛里芬找到了解決辦法。「這個畢業於奧克拉荷馬州東南部一所小學院的年輕人亞倫(John Aaron),我猜他大概25歲左右,我打了個電話問他,他說『讓他試試把SCE推到Aux(備用電源)上。』」

。

在一次發射中,工程師們發現農神5號自己生成了閃電。

葛里芬從未聽說過這個開關,但他讓通訊員卡爾(Gerry Carr)把這個信息轉告太空人。「康拉德也從來沒有聽說過那個開關,所以他說把SCE推到備用電源是什麼鬼東西?但是賓知道開關在哪裏,因為這個開關就在他前面。」

他們按下開關,指令艙恢復了工作。導航計算機重置後,太空人就飛往月球。

工程師們後來分析這次火箭發射,發現火箭自己生成了閃電,發射產生的廢氣在雲層和地面的帶電粒子之間形成了一個電路。幸運的是,那次閃電並沒有影響火箭的獨立計算機,在整起事件中,計算機一直保持著太空飛行器的正常運行。

葛里芬說,「聽太空人在那之後的對話真的很有意思,他們咯咯地笑,就像一輛汽車差點出了車禍而倖存......幾乎一直到進入軌道,都很歡樂。」

07

「阿波羅登月是科幻片導演拍出來的!」陰謀論永垂不朽,許多美國人堅信「阿姆斯壯沒有上過月球」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AP)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AP)

在21世紀的現代,美國阿波羅11號光榮登月的歷史時刻已屆50周年,仍有美國人打死不相信太空人阿姆斯壯真的踏上月球,並聲稱「在月球上插美國國旗只是假象」。對此,《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航太總署(NASA)發言人表示:「有大量證據可以證明,1969年至1972年期間,NASA確實將12名太空人送上月球。」

這些證據包含:「全球科學家迄今研究了NASA存有的842磅(382公斤)月球岩石樣本。你可以透過地球上的雷射,瞄準阿波羅太空人放置在月球上的復歸反射器,並且測量反射光返回的確實時間。NASA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在2011年拍攝到當年阿波羅任務的月球登陸地點……」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艾德林(Buzz Aldrin)的面罩與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的身影(AP)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艾德林(Buzz Aldrin)的面罩與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的身影(AP)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指出,有陰謀論主義者仍不斷地製造並傳播「登月陰謀論」,研究發現,資訊氾濫的數位網路讓陰謀論更容易傳遞,說服民眾相信。NASA前首席歷史學家表示,根據民調,有約5至6%的美國民眾相信「登月陰謀論」,「這些人總是暢所欲言,也很愛跟你當面對質。」

這些陰謀論者稱,NASA製造「假證據」、「竄改檔案」(包括照片、錄音帶、岩石樣本等等)來欺騙公眾情感,因此每當NASA提出「新證據」,都正中陰謀論者下懷──「看吧!果然是假的。」

1969年7月24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3位太空人重返地球(AP)
1969年7月24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3位太空人重返地球(AP)

「登月陰謀論」永不死,NASA一一闢謠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任務(Apollo 11)的登月小艇降落在月球的寧靜海基地,小艇上載有3位美國太空人分別是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艾德林(Buzz Aldrin)和科林斯(Michael Collins)。21日凌晨2時56分,阿姆斯壯走下登月艙,左腳踏上了月球土地,並說道:「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緊接著,阿姆斯壯及艾德林掀開了登月紀念牌的遮蓋物,並在地上插了一面美國國旗。這引起了半世紀以來的著名爭議:太空中沒有大氣,這面國旗為何在畫面中看起來像是隨風飄揚一般?為什麼這面旗子在後來的登月畫面中消失了?星星在哪裡?為什麼登陸器下方沒有炸出坑洞?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登月艙即將離開月球表面(AP)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登月艙即將離開月球表面(AP)

2012年,NASA在《阿波羅月球表面雜誌》(Apollo Lunar Surface Journal)上公布月球上的美國國旗現況,試圖打破所謂「登月陰謀論」,阿波羅11號任務的3名太空人離開月球時,艾德林看見飛行器的噴氣將國旗吹倒了,再加上國旗並無法承受飛行器發射的高溫,以及月球上的嚴峻環境,因此旗幟在幾年內被風化也是情有可原。

NASA並解釋,月球表面受到太陽光的強烈照射,因此太空人拍照時,沒有辦法捕捉在宇宙暗處發光的光點(星星)。至於著陸器下方沒有坑洞,是因為月球表面重力僅為地球的1/6,因此下降時,引擎沒有必要產生那麼巨大的推力。更決定性的證據是,NASA蒐集了數百公斤的月球岩石樣本,經過全世界科學家的證明,這些岩石「確實是在沒有氧氣與水的環境下生成的,與地球的岩石有明顯的化學差異」。

1969年7月24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美國總統尼克森迎接3位仍在隔離中的太空人(AP)
1969年7月24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美國總統尼克森迎接3位仍在隔離中的太空人(AP)

影視圈內的陰謀論:NASA請科幻片導演「執導登月計畫」?

在美國娛樂圈內,陰謀論也不斷湧現。1968年一部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在人類尚未真正上月球之前,真實地打造太空場景,當時陰謀論者稱,NASA請來該電影的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來執導「登月計畫」。

1976年,比爾‧凱辛(Bill Kaysing)出版書籍《我們未曾登陸月球》(We Never Went to the Moon),引發了登月造假論的廣泛討論,指出人工登月的成功率經計算僅0.0017%,對NASA來說,與其登上月亮,不如偽造一個假登月影片,更為輕鬆、簡單。比爾‧凱辛1956年曾擔任「洛克達因」(Rocketdyne)公司的高級技術員,該公司負責建造送阿波羅上太空的「農神5號」(Saturn V)火箭引擎。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登月艙降落在月球表面(AP)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登月艙降落在月球表面(AP)

2001年美國福斯廣播公司(Fox Broadcasting Company)推出紀錄片《陰謀論:我們登上月亮了嗎?》(Conspiracy Theory: Did We Land on the Moon?),指稱當年NASA偽造登月事件,是為了贏得與蘇聯的太空競賽。同樣的觀點也曾在2013年的電影《星際效應》中被提及過。

半世紀以來,NASA針對陰謀論做出這麼多解釋,不過最直接的回擊來自於當事人:

2002年,艾德林在一場活動被電影製片人、登月陰謀論者西柏婁(Bart Sibrel)滋擾。西柏婁逮住艾德林,劈頭就罵:「你明明沒有上月球,還說你有……你這個膽小鬼、騙子、小偷!」下一秒,「砰!」火冒三丈的艾德林就向西柏婁回敬一記右直拳。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艾德林(Buzz Aldrin)走下登月艙(AP)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艾德林(Buzz Aldrin)走下登月艙(AP)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8

阿波羅登月秘辛》他是美國登月功臣、也是納粹餘孽──德國火箭科學大師馮布朗

馮布朗是美國阿波羅11號任務成功登月的重要功臣(照片:NASA)

馮布朗是美國阿波羅11號任務成功登月的重要功臣(照片:NASA)

50年前的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任務的登月小艇降落在月球的寧靜海基地,寫下人類太空史的歷史新頁,也在與蘇聯的太空競賽中拔得頭籌。美國成功登月的一位重要幕後功臣是德國裔火箭科學家馮布朗,但他也曾為納粹德國效命,甚至曾稱「科學無關道德」,其開發的武器「V-2火箭」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如今,美國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歷史學家也開始重新評估馮布朗的功過,有人認為他是冷戰英雄,也有人抨擊他根本是戰犯。

二戰為納粹德國效命 V-2火箭殺人無數

1912年3月,馮布朗(Wernher von Braun)出生於德國貴族家庭,年輕時就沉迷於太空旅行的點子,並研讀物理學與數學以掌握火箭技術的基本原理,17歲就將人生第一枚火箭射到首都柏林(Berlin)的天空。後來,他在柏林工業大學(TU Berlin)主修工程學。

德國在一戰戰敗後,《凡爾賽條約》(Versailles Treaty)嚴格限制德國的軍備,德國想盡辦法尋找能繞過《凡爾賽條約》的武器,馮布朗的才能引起德國軍隊的注意。1932年,20歲的馮布朗成為德軍火箭研發基地的頂尖專家。1935年,馮布朗的團隊成功使用液體燃料火箭引擎發射了2枚火箭,這也成為現代太空飛行的基礎。

1941年,馮布朗與多位納粹將領攝於佩內明德(Ras67@Wikipedia/CC BY-SA 3.0 de)
1941年,馮布朗與多名納粹將領攝於佩內明德(Ras67@Wikipedia/CC BY-SA 3.0 de)

1937年,他領導德國北部佩內明德(Peenemünde)的大型火箭研發基地,任務是為納粹打造出「奇蹟武器」。1938年,馮布朗加入納粹黨。1939年,二戰開打,馮布朗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因為他得製造出有用的武器,而他成功了。1942年,他的團隊成功測試A-4飛彈,這引起希特勒(Adolf Hitler)的注意,納粹德國開始大量製造火箭。二戰後期,德軍以3000多枚馮布朗的飛彈轟炸英國倫敦與其他國家,納粹甚至為這些飛彈取了新的名字「復仇武器二號」(Vergeltungswaffe 2,V-2),報復同盟國轟炸德國城市。

然而,V-2是很可怕的武器:這種火箭飛得很快,因此被轟炸的對象在受到攻擊之前根本沒聽到任何聲音,大多數受害者則是平民。V-2炸死約8千至1萬2千人,以英國倫敦與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傷亡最慘重,另外更有多達2萬名集中營的囚犯在裝配這種武器時淪為奴工,死於惡劣的勞動環境。

納粹德國的V-2火箭(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納粹德國的V-2火箭(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轉為美國效命 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的重要功臣

到了二戰尾聲,納粹德國節節敗退,1945年5月2日,馮布朗及其團隊的一些科學家向美軍投降,後來他們並未像納粹德國的其他成員一樣被追究責任,而是在美國重獲新生。馮布朗解釋自己決定向美軍投降的原因:「我的國家輸了兩場世界大戰,這次我想站在勝利者的一邊。」

1945年5月2日被俘時的馮布朗(手臂打石膏者)(Wikipedia/Public Domain)
1945年5月2日被俘時的馮布朗(手臂打石膏者)(Wikipedia/Public Domain)

馮布朗在美國定居後,事業開始起飛,主要是因為美國與蘇聯之間的太空競賽。1953年,他的團隊開發出美國第一枚彈道飛彈「紅石」,射程達到250英里(402公里)。1955年4月15日,馮布朗正式成為美國公民。「紅石」的修改版「木星C型火箭」(Jupiter-C)在1958年1月底將美國第一顆衛星「探險者一號」(Explorer 1)送上太空,而馮布朗也成為同年2月《時代》雜誌(TIME)的封面人物。

農神五號火箭讓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升空

後來,馮布朗成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第一位主任,主導開發阿波羅計畫(Project Apollo)使用的農神五號(Saturn V)火箭,進而讓阿波羅11號(Apollo 11)在1969年7月20日登月成功。

1970年,馮布朗成為NASA的計畫主管。但美國在太空競賽獲勝後,最初的熱情與經費支持逐漸減弱,當時正在進行的越戰(The Vietnam War)也瓜分了許多資源。不過,馮布朗堅定擁護太空旅行:「阿波羅計畫並不像許多人想的那樣荒唐浪費納稅人的錢,而我堅定地認為,這是一個國家極為明智,睿智、有遠見的投資。與以往任何計畫不同的是,阿波羅計畫在美國業界擁有先進的研究和技術。」

馮布朗站在土星五號火箭所用的F-1火箭發動機前留影(Wikipedia/Public Domain)
馮布朗站在農神五號火箭所用的F-1火箭發動機前留影(Wikipedia/Public Domain)

然而,由於資金問題,國會議員不支持馮布朗的載人火星任務計畫。馮布朗對美國國會削減預算感到失望,於1972年離開NASA,而他想在月球建立基地、進一步探索外太空探索的宏偉構想至今仍未實現。1973年,他在例行體檢時,發現了腎臟腫瘤;1977年6月16日,他在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卓市(Alexandria)因胰臟癌病逝,享壽65歲。

馮布朗的墓碑上鐫刻著《舊約聖經》〈詩篇第19篇〉(Psalm 19):「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The heavens declare the glory of God; and the firmament sheweth his handywork.)

堅稱不知道V-2火箭工廠使用奴工

雖然馮布朗在戰後遠離國家社會主義,但美國媒體依舊挖出他曾加入納粹黨並參與挑選集中營囚犯充當奴工製造V-2火箭的不光彩往事,並大加撻伐,但馮布朗拒絕承認在二戰時協助納粹的罪行,並堅稱自己不知道V-2火箭工廠奴工的事。事實上,馮布朗說過:「科學沒有道德層面。」據稱他曾說過,V-2火箭運作完美,只不過降落在錯誤的星球(地球)。

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得主、美國記者兼作家比德爾(Wayne Biddle)在其著作《月亮的暗面》(Dark Side of the Moon    )裡,將馮布朗視為直接參與V-2火箭奴工計畫的戰犯,認為他是因為美國政府需要他的協助贏得與蘇聯的太空競賽,才逃過司法審判。比德爾說:「人們在人生中總有選擇,馮布朗從沒有做過遠離納粹政權的選擇。」

馮布朗傳記的作者、加拿大歷史學者紐菲德(Michael J. Neufeld)認為馮布朗對納粹思想並不是非常感興趣,並認為他事業心重。不過,紐菲德也認為馮布朗為納粹效命是「與魔鬼簽協議」,為他的生涯投下深遠的陰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