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 用生命故事見證大疫下的時代

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在《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新書發表會中,與來賓分享交流抗疫故事。(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COVID-19世紀大疫無預警籠罩全球,疫情大流行下人類社會丕變,也令人們回望歷史。每一場與疫病驚心動魄的抗戰,既留下獨特的生活經驗與生命故事,也存在足以借鏡的啟示。臺北市立文獻館透過專家書寫、人物訪談及影像紀錄,集結成《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專書,回顧臺灣百年抗疫史,呈現COVID-19疫情期間的集體記憶。

文化局長蔡詩萍致詞時表示,文獻館以有限的人力、經費,編出專書,並有醫師、參與抗疫的18位朋友們現身說法;辦理新書發表會,是為了不要讓抗疫三年來走過的路被遺忘。蔡局長說,就像李秉穎醫師在本書序文所提,疫情離我們既近且遠,當它逼近我們時,很多人勇敢地跳出來,展現了人性最光輝的一面;歷史一定有陰暗的一面,但是人性用光明的一面彌補了歷史的陰暗,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讓臺北人不要忘記這三年的疫情對我們的威脅,更不要忘記在疫情威脅當中有許多朋友努力地在每個崗位上守護。

臺北市立文獻館詹素貞館長表示,這本書的發想就是文獻館的宗旨,為時代記錄重要的事件,並留給下一代;再過2天,臺灣將放寬室內口罩措施,代表臺灣疫情進入下一個里程碑,本書除了記錄18位抗疫英雄英雌的故事外,還有時代的影子,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這些日子,因為我們與疫的距離不曾遠離,當疫情捲土重來時,能有更多力量、自信面對。

臺北市立文獻館表示,為全面性呈現臺灣抗疫的過去及現在,本書規劃為三大部分,輯一「百年疫戰」由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顧雅文教授、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張淑卿教授、中央社資訊中心蔡素蓉主任編輯、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教授等4位專家學者接力撰文,以臺灣百年來重大傳染病為主軸,勾勒出臺灣百年抗疫歷史;輯二「疫誌」則採訪18位抗疫期間各界相關人士,記錄個人面對疫情的真實回憶,從而建構百年大疫的集體記憶;輯三「記疫影像」蒐集精選超過120張照片,為全球抗疫留下臺灣視角的重要紀錄與觀察。書末附錄則收錄「臺灣公立疫苗研發製造之組織變革」、「與疫1000天」疫情大事記。
《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以生命故事見證疫情下的時代,為非常時刻留下紀錄,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可洽臺北市立文獻館、國家書店松江門市、國家網路書店、五南文化廣場、弘雅三民書局、南天書局、臺灣的店、樂學書局、臺灣學生書局等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