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覺得戰爭很遙遠!」俄烏戰爭受難者現身說法 籲台灣國防應強化這件事

2024-05-22 15:48

? 人氣

烏克蘭「心動力」慈善基金會聯合創始人穆茲洛娃(左起)、烏克蘭前國會議員霍普科、人權中心ZMINA國際倡議官Tetiana Zhukova參與黑熊學院論壇,分享戰爭經歷。(張曜麟攝)

烏克蘭「心動力」慈善基金會聯合創始人穆茲洛娃(左起)、烏克蘭前國會議員霍普科、人權中心ZMINA國際倡議官Tetiana Zhukova參與黑熊學院論壇,分享戰爭經歷。(張曜麟攝)

俄烏戰爭至今仍在持續中,烏克蘭堅毅對抗俄羅斯的極權擴張,黑熊學院也在今(22)日舉辦「全球民防領袖論壇:烏俄戰爭、區域安全與對台影響」,邀請許多烏克蘭學者進行交流,並探討烏克蘭戰役經驗、歐美各國第⼀⼿的防衛經驗與政策架構以及台灣⽬前⾯臨的防衛困境等,其中戰爭受難者、「心動力」慈善基金會聯合創始人穆茲洛娃(Kateryna Muzlova)則指出,台灣應該加強全民國防教育,更應該從歷史層面著手。同時,黑熊民防教育協會執行長朱福銘則說,會將相關資料整理後給新政府參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俄烏戰爭爆發後,讓全球都都開始提升國防資源,除了軍武實力的強化外,烏克蘭的民防更成為各界學習對象。黑熊民防教育協會近年不斷推廣民防教育,包括開設救護、敵我識別等課程,同時今天則邀請烏克蘭「心動力」慈善基金會聯合創始人穆茲洛娃(Kateryna Muzlova)、烏克蘭前國會議員霍普科(Hanna Hopko)、人權中心ZMINA國際倡議官Tetiana Zhukova與媒體對談。

協助戰爭創傷的人回歸社會 教育孩子認同自己的國家

穆茲洛娃指出,自己還是高中生時,學校曾學到相關的國防教育課,像是男生會學如何使用槍枝、女生則會學習如何包紮傷患,但那時候自己並不覺得這類課程很重要,可是在2022年戰爭爆發後,這些的記憶都回來了,台灣的小孩在教育過程中,應該要持續被提醒,台灣人就是台灣人,並認同自己的國家。

針對如何協助戰爭受害者走出來,穆茲洛娃說,被俘虜回來的人,不論是精神好還是不好,有些人會回到戰爭前線再做出貢獻;若狀況不好的話,則分成精神不好及肢體不好,就要幫助他們重新適應社會,像是科技、醫療等,讓他們恢復健康。她說,精神狀況部分,有些人晚上還是會睡不好,甚至把椅子扶手拆下來帶身邊,會怕有俄羅斯人再打過來,這部分就是透過現代醫學協助。

肢體受傷部分,穆茲洛娃表示,戰後很多人需要裝上義肢,但不是裝上去就沒事,需要很多時間去適應,在義肢使用上,也不是只有肢體適應,還有心理上很多過程要調適,有時候在復原過程中,會讓已經適應義肢的小朋友,讓他們去分享經驗,並輔導其他人,讓其他還在適應的人也能逐步走出來。

如何包紮傷患、學習操作槍械 應由專業人士指導

穆茲洛娃分享,有一個烏克蘭女生在18、19歲從軍,但在從軍過程中,車子壓過地雷導致腿部截肢,後來也慢慢恢復,並保持開闊心胸,同時用自己故事去激勵大家,因為當18、19歲女生,可以完成軍人職責,也好好復原,還過得很正向,其他人肯定也可以,而在網路上也很有正向影響力。

至於若回到戰爭前希望可以學到何種知識?穆茲洛娃指出,非常多,還有人權教育和歷史,知道對烏克蘭的認同,因為求學時期的烏克蘭政府親俄,所以課本都是偏向支持俄羅斯立場,以及男生也應該學習如何包紮傷患,女生也應該學習如何操作槍械,特別是包紮的課程當年是請學校的護理師來教導,希望能夠由專業人士來指導。

烏克蘭前國會議員霍普科則表示,俄烏戰爭看起來是發生在很遠的戰場,但不要覺得戰爭很遙遠,這不只是俄羅斯隊烏克蘭的入侵,而是俄羅斯隊整個亞太地區的入侵,必須要讓下一代孩子認知到,這是一種極權擴張入侵民主國家的歷史。

黑熊民防教育協會執行長朱福銘指出,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說中就將台灣定義為第一島鏈,台灣、中國互不隸屬,這就是強化我們國家主體性;同時在這次會議結束後,也會將相關的資訊交給新政府參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