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賴清德就職演說 國安高層:不卑不亢前提下對中國表達最大善意

2024-05-20 15:38

? 人氣

總統賴清德(中)、副總統蕭美琴(右)、前總統蔡英文(左二)出席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暨慶祝大會。(顏麟宇攝)

總統賴清德(中)、副總統蕭美琴(右)、前總統蔡英文(左二)出席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暨慶祝大會。(顏麟宇攝)

總統賴清德今(20)日正式宣誓就職,他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為題發表就職演說,闡述將帶領執政團隊「承先啟後、迎向未來」。一名國安高層分析,賴清德想要傳達台灣將會相當穩健、持續地前進,經過過去幾年的驗證,台灣人、執政團隊都要很有自信往前走,同時,台灣從過去多年到未來,都是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而且蔡英文政府過去8年面對許多的挑戰,不分藍綠白黃等色彩,台灣人應該是要更團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前述人士也說,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強調「將會帶領國家往前走」,最大的依據就是憲政體制、主權在民,同時,沒有政黨過半,更是期待國政的推動,即便對內是競爭,但是對外團結一致,賴清德強調,國家的利益,將會優先於政黨的利益。

而在就職演說中,國安人士說明,賴清德呼應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威權主義擴張的風險,體現台海和平穩定,安全、繁榮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與立場,像是先前G7共同聲明,都可以看到國家、民主社會以及台海的和平穩定,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賴清德在演說中做了一個回應,他特別強調,「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台海的和平穩定被全球視為重大挑戰,賴清德畫了很清楚的線,將和平視為一個選項,繁榮是目標,期盼台海穩定、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
 
同時,前述人士提到,賴清德有特別注意到,體認兩岸的未來,對於世界的局勢有一定的影響性,包括過去前總統蔡英文的「四個堅持」,訴求不卑不亢的維持現狀。總體而言,賴清德對中國呼籲,中國可以跟台灣在幾個基礎之上追求共存共榮;很多人好奇,賴清德就職演說會不會拋出表達善意、和緩兩岸的說法,相關人士指出,台灣在中國持續統戰、軍事威脅下,演說已經表達最大的善意,也期盼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可以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在對等尊嚴下展開對話、合作。

在賴清德的演說中,前述人士提及,針對重啟兩岸雙邊對等的旅遊,以及對陸生取得健保相關的規定進行開放,對增進交流互動與彼此的了解,都有相當的助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信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