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媒體評蕭爾茨訪中:習近平沒把德國當回事,蕭爾茨犯了跟梅克爾一樣的錯

2024-04-22 09:00

? 人氣

2024年4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德國總理蕭爾茨在北京會晤。(美聯社)

2024年4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德國總理蕭爾茨在北京會晤。(美聯社)

德國總理蕭爾茨本周結束訪華之行後,德國《商報》發表評論「蕭爾茨在北京重蹈梅克爾覆轍」(Scholz wiederholt in Peking Merkels Fehler)指出,蕭爾茨在任內第二次以合作的態度訪問中國,隨行多名部長、龐大經濟代表團和准備好的合作協議都是為了表明「德中關係運作良好,雙方都極為希望維持這種狀態」。但作者指出,「如果總理希望他的友好姿態能讓中國領導層做出讓步,那可要失望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評論寫道,「幾個月來,中國政府在與德國政府打交道時,一直無視批評的要點,這次又是如此」。中國堅定地站在俄羅斯一邊,支持普京在烏克蘭發動的戰爭;中國公司正將其獲得高額補貼的產能過剩產品推向歐洲市場。與此同時,德國企業抱怨在中國市場上遭遇越來越多障礙。

「蕭爾茨在與習近平的會談中確實提到了所有這些問題。他的盤算是:如果習近平直接聽到了問題,那麼這位自毛澤東以來最有權勢的領導人也會認真對待這些問題。但是習近平卻對這位聯邦總理的關切置若罔聞。產能過剩?習近平說,中國的電動汽車出口豐富了全球供應。向俄羅斯提供軍事相關產品?習近平說,有關各方不應火上澆油。」

「換句話說,習近平並沒有把德國政府當回事。為何會如此?因為德國對中國的反制手段有限。而蕭爾茨非但沒有利用至少在歐盟層面存在的為數不多的手段,反而阻撓了歐盟抵制中國的努力。以電動車產能過剩為例:蕭爾茨保證,不,他不打算實施限制措施。」

作者Dana Heide認為,蕭爾茨與前總理梅克爾犯了相同錯誤,他在談到中國時也是以個別公司的利益為導向,天真地認為德國汽車工業只需做足努力,就能在歐洲市場上與獲得補貼的中國競爭對手相抗衡。

「蕭爾茨正在重蹈前任梅克爾的覆轍。不是為德國整體經濟和德國爭取利益,而是過於受大型企業的特定利益左右。

然而,現在正是與中國領導人開誠布公的時候: 中國經濟正顯現出弱點,北京依賴於與德國和歐洲的合作。

但德國總理行事過於謹慎。他的做法既貶低了德國且低估了德國對中國的重要性。」

德國編輯部網絡(RND)發表評論「太陽能光電傾銷:歐洲能從中國對手學到什麼」(Solar-Dumping: Was Europa vom Gegner China lernen kann)寫道:中國價格低廉的太陽能技術充斥歐洲市場,歐洲的太陽能光電產業正面臨滅頂之災,為防止此情況發生,歐盟必須推出長期的產業政策。

作者Frank-Thomas Wenzel指出,中國在氣候保護技術方面的新經濟戰略,融合了隨機應變以及侵略性傾銷。文章指,中國的光伏產能過剩,以至於國內市場無法消耗如此巨量的產品,其漂洋過海來到歐洲市場的速度,更勝在歐洲銷售的速度,以至於產品價格減半。而這樣具侵略性傾銷的副作用是中國政府所期望的:通過排擠其他國家競爭對手,增加歐洲對中國太陽能光電技術的依賴。

「歐盟計劃通過太陽能光電協定進行反制。歐洲各國計劃在公共採購和資助項目中,將網路安全或良好的商業記錄納入考慮,以促進歐盟製造的太陽能技術。這雖然很好,但還不足夠。歐洲必須從戰略上著手。首先,儲備太陽能模塊,以免因中國的出口禁令措手不及。」

「第二,在更多國家實現采購多樣化。考量到環保因素,有必要發展回收系統,而且可以『順便』提高自給自足。為了走在下一代太陽能光電技術前沿,促進創新極為重要。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多年堅持不懈。雖然中國在一些方面出現問題,但中國在過去20年裡持續推廣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值得效仿。歐洲可以從中國學到很多東西。」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