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網軍知多少?美國學者解密:總數接近台灣人口,泰半是在網路上好鬥的年輕「志願軍」

2021-04-16 21:10

? 人氣

(翻攝網路)

(翻攝網路)

「每發一帖能賺五毛錢」的「五毛黨」,是過往對於中共網軍的刻板印象,但這些人今天還領「五毛」嗎?鑽研中國輿論戰的美國學者費瑞安指出,2015年後中共網軍的面貌明顯發生變化,因為共青團與教育部發文要求大學招募「網絡文明志願者」,這批好鬥的年輕人就是中共新一代網軍,在宣傳《香港國安法》、中國政府對新冠疫情的應對、駁斥「新疆集中營」的指控等戰役中力求表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日前刊出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SET)研究員費瑞安 (Ryan Fedasiuk) 專文,他在這篇〈不同類型的軍隊:中國網路巨魔的軍事化〉(A Different Kind of Army: The Militarization of China’s Internet Trolls)一文中指出,中共領導人正在進行一場「網路意識形態」的鬥爭,其主力軍就是「盡量擴大對中共有利內容」的網路評論員。

這群在網路上以轉發與留言等方式引導輿論的「網軍」,在2013年習近平上台後逐漸發生改變。習近平時代的網路輿論管理一開始還是由黨招募的評論員負責,習近平也在同年8月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講好中國故事」的說法。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則召集微博、網路名人進行座談,提出「七條底線」的共識,希望網路名人「承擔社會責任」、「為實現中國夢而出力」。

經過兩年摸索,習近平時代真正的「網軍」主力,要到2015年才真的開始成形。因為教育部與共青團發布通知,要求中國高校協助招募數百萬人的「網絡評論員隊伍」,這批人也被稱為「網絡文明志願者」,而且還規定了與各省高校招生人數成比例的配額。在新規定出台後,光是浙江省的網絡評論員就從2012年的800名劇增為2016年的50萬人,可見這支網軍的擴員速度。

前「中國網路沙皇」魯煒、習近平、臉書創辦人祖克柏(AP)
前「中國網路沙皇」魯煒、習近平、臉書創辦人祖克柏(AP)

費瑞安指出,這支「志願者」網軍今天已經超過兩千萬人,他們是網路正面意見的「放大器」、網路輿論的「收集者」、以及網路負面聲音的「緩衝器」。這群來自「草根」的兼職業餘者,與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Cyberspace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CAC)及黨的宣傳部門直接雇傭的200萬「專業網絡評論員」協同工作,合作應對網路上各種「緊急狀況」。

雖然專業的網絡評論員過去吸引許多中國研究者的目光,但費瑞安認為「網路志願軍」才是今天中共控制國內外輿論的主力。許多大學都規定網絡評論員的申請者必須是黨員,還要有高水準的寫作能力、敏銳地把握黨的政治理論與宣傳工作。安徽省一所大學的百名志願者名單顯示,志願者的平均年齡只有19歲,他們都是熱衷於政治的中國青年,利用業餘時間「阻止各種非法和有害信息在互聯網上的傳播,為建設乾淨的網絡空間做出貢獻」。費瑞安指出,這批網路大軍中間可能還有許多「被志願者」。

台灣ptt網友討論五毛與自干五。(截圖自網路)
台灣ptt網友討論五毛與自干五。(截圖自網路)

費瑞安表示,很多網絡評論員的志願者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在黨政機關或相關國企工作。因此積極參與活動,好讓他們的簡歷看上去更亮眼。大學與共青團裡有一套評分系統,可以量化這些志願者的網路活動,為他們的表現打分數。儘管這隻「志願軍」的成員大多非常年輕,但他們確實表現的非常好鬥,黨的宣傳部門經常將他們稱為「青年網軍」、「堅決抵制虛假言論和謠言,打網絡輿論戰」的「後備力量」。

首當其衝受到這批「網軍」影響的對象,當然是中國的網民。費瑞安指出,每1萬個中國網路用戶,黨可能至少會配置120名「網絡文明志願者」。這些「志願軍」負責騷擾微博用戶,迫使他們在重要的社會問題上保持沈默,並且基於道德與意識形態的理由關閉許多微博帳戶。

隨著中共在國內鎮壓異見人士有成,「網軍」也開始轉向影響其他國家的公眾輿論,中共甚至開始招募外國成員,並將對外發動全球輿論戰,視為一種具有影響力的宣傳利器,中國官媒也公開探討「中國應如何掌握國際話語權、引導國際輿論的軟實力競爭」。他們最近的「戰場」,首推宣傳《香港國安法》、中國政府對新冠疫情的應對、以及為強制維吾爾人勞動的指控進行辯護。

雖然中共網軍的表現在國外不如預期,甚至遭遇嚴重挫敗。世界各國也開始警戒這些虛假資訊的散佈者,習近平要求的「中國故事」這群人顯然沒能力說好。但費瑞安也指出,我們仍不應忽視中共控制外國輿論的努力,因為這批「網軍」仍在繼續學習與進化,甚至針對美國媒體、俄羅斯的訊息戰、病毒式傳播的熱門影片進行學習。中共依舊盼望著最大限度擴大宣傳範圍,「聰明地選擇資訊來源、在事實中隱藏觀點、淡化意識形態色彩、減少宣傳的痕跡」—他們仍在設法將這隻巨魔留在網路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