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沙龍》「病毒走了,世界也回不到過去」 楊永明解析「後新冠世界」5大趨勢、4關鍵時間點

2020-05-09 22:14

? 人氣

台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兼任教授楊永明(見圖)提出「全球新冠化」概念,認為雖受疫情衝擊,但不會出現全球化逆轉,且線上、數位的產業將會加速進行。(顏麟宇攝)

台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兼任教授楊永明(見圖)提出「全球新冠化」概念,認為雖受疫情衝擊,但不會出現全球化逆轉,且線上、數位的產業將會加速進行。(顏麟宇攝)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爆發4個多月來,如何持續影響全球經濟、政治?亞洲又有什麼變化?台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兼任教授楊永明9日指出,國際間的移動、旅遊、交流,至少在3年內很難快速回復到疫情之前。他也提出「全球新冠化」(GloCOVIDzation)概念,並透露「後新冠世界」會有5大趨勢、4個關鍵時間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龍應台基金會9日舉辦「思沙龍」系列講座,由楊永明主講「後新冠的亞洲世紀」;前商周集團執行長、資深媒體人王文靜主持。

20200509-前商周集團執行長王文靜9日出席思沙龍「後新冠的亞洲世紀?」講座。(顏麟宇攝)
楊永明(左)與前商周集團執行長王文靜(右)9日出席思沙龍「後新冠的亞洲世紀?」講座。(顏麟宇攝)

楊永明直指,新冠肺炎疫情下,對世界至少有5種危機:公共衛生、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政治治理、國際秩序,特別是不少國家失業率因此高於10%,或是抗疫時,政府治理需要有效能、反應快速的政府組織,卻可能衝擊自由人權;另外,美中之間的信任也達到史上最低,改變國際秩序。

楊永明提到,接下來到明(2021)年,有4個重要時間觀察點:今年6月、9月、11月、明年3月。6月要看疫情會不會緩和,希望如同SARS、MERS,能因氣溫上升影響病毒活躍性;9月則看治療藥物,會不會在大流行後6個月出現;11月則是憂心天冷了,會不會又一波大流行回來;明年3月是期待疫情出現1年後,可否有疫苗問世。

楊永明分析,「後新冠世界」有5大趨勢:一、戴上口罩的全球化;二、經濟主權將擴大;三、美國領導力下降;四、中美新冷戰對抗;五、區域互賴亞洲整合。

楊永明認為,未來防疫可能至少會等同、或超過2001年九一一事件後的反恐需求,如在機場安檢,金融管理等,將來防疫等於面對一個非傳統安全的挑戰,雖然不是戰爭,但產生國內國際衝擊等同安全威脅;國際旅遊、交流、合作在短中期(3年之內),仍很難快速回復到疫情前;另一方面,數位交流和新創發展會加速。

20200509-台大政治所教授楊永明9日出席思沙龍「後新冠的亞洲世紀?」講座。(顏麟宇攝)
楊永明(左)分析,國際旅遊、交流、合作在短中期(3年之內)很難快速回復到疫情前。(顏麟宇攝)

至於國家重掌經濟主權,楊永明指出,美、日、歐受疫情衝擊後均反省並提出政策立法,把關鍵戰略的醫療產業挪回國內製造;另外,對於疫情的挫折感,國際出現一波對中國的問責,不管它有沒有道理。民粹情緒的蔓延,會使政府重新掌控經貿政策,造成經濟主權時代來臨。

楊永明提出「全球新冠化」概念(GloCOVIDzation),認為雖受疫情衝擊,但不會出現全球化逆轉,國際貿易還是要做,線上、數位的產業更會加速進行。他形容,「全球新冠化」是「帶有新冠疫情的全球化」。

楊永明認為疫情無法削減大國競爭

美中之間的問題,楊永明直指,中美間一直以來的貿易戰、科技戰、網路戰、熱點戰(地緣政治與海權競逐)、代理戰(軍備競賽與代理戰爭)會持續;兩國的地緣戰略和競爭沒有改變、只有強化;大國競爭沒有改變,兩國也相互指責疫情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

潘維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