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疫名宜應終止!」釋昭慧:既然武漢人不喜歡,就不要再稱武漢肺炎

2020-04-15 12:07

? 人氣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主任釋昭慧表示,每當看到官方與媒體自然地稱呼「武漢肺炎」,內心都會感到些微不安。(資料照,陳明仁攝)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主任釋昭慧表示,每當看到官方與媒體自然地稱呼「武漢肺炎」,內心都會感到些微不安。(資料照,陳明仁攝)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對於國內不少民眾紛紛以「武漢肺炎」稱之,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主任釋昭慧呼籲,「不當疫名宜應終止!」並表示「既然武漢人不喜歡使用這個稱謂,我們就不能使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釋昭慧14日發文表示,歧視確實是一種心理性的病毒,疫情發生後,先是出現西方社會對亞洲人的歧視,近期又有非洲族裔面臨類似問題;麻煩的是,有時台灣人也會在無意識間,捲入歧視的共業之中,例如理所當然地稱呼Coronavirus為「武漢病毒」。釋昭慧進一步說,每當看到官方與媒體自自然然地稱呼「武漢肺炎」,她的內心都會感到些微不安。

釋昭慧表示,她能理解,台灣長期受到中共壓制、恐嚇,又備受國際組織排擠,官方與民間都累積了滿腹怒火與鬱氣,以「武漢肺炎」之稱回敬,或許也只是舒解胸中鬱氣,然而「辱人母親的帶色國罵,絕對不會讓飆罵的人變得高尚」;同理,就算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對台灣施以種種排擠與打壓,也不能證明台灣人可以對譚德塞施以種族歧視或其他歧視的用語。

釋昭慧表示,或許會有人認為,稱「武漢肺炎」只是標示疫情發生地點,或認為「COVID-19」這樣的學名不好記誦,其中並沒有歧視意圖,然而歧視與否,她認為必須尊重當事人的感受,「既然武漢人不喜歡使用這個稱謂,我們就不能使用」,更何況武漢民眾也是這場疫情風暴下的受難者。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美聯社)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見圖)防疫作為屢遭國際輿論批評。(資料照,美聯社)

釋昭慧表示,這樣的同理心來自自己面對歧視稱謂時的切身感受。她提到,30年前曾有位操著外省口音的老人家,一見到她,便凶惡地說道:「妳就是那個上電視的尼姑啊!」就算她已當面表達不滿,對方卻仍回應:「憑什麼不能?我偏要叫妳尼姑。」

釋昭慧說,也許會有人強辯,稱「尼姑二字哪有歧視意味?」但她認為,尼姑二字拼在一起,放在歷史文化的脈絡裡就是歧視,甚至有汙名化為牲畜的意味。

釋昭慧在文末重申,希望「武漢肺炎」這種令武漢人傷感、悲痛並深感屈辱的名詞,在這場世紀瘟疫終止之前,就先予以終止。她也稱讚總統蔡英文先前提到「台灣長年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比誰都知道被歧視和孤立是什麼滋味」,這樣的回應相當妥適,是一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器度與高度。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

喜歡這篇文章嗎?

朱冠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