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農業博覽會 4月22日正式開幕

2017-04-17 11:41

? 人氣

鄭市長也說,「客家工藝」展區以「范姜老屋」為展館意象,展現客家工藝傳統,結合DIY體驗和表演活動,呈現客家百工百藝及桃園創意再現。「原民造屋」展區學習原住民族在山林間採取不剝削自然,並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利用竹子、土石等循環經濟材料造屋,體現原住民族與自然共生的智慧理念。「環保再生」展區以廢棄貨櫃組合屋做展覽館,作為環保再生利用作品展示區,現場也提供DIY手作體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鄭市長又說,農博也規劃了2個劇場(草地劇場和大地劇場)及3個市集,市集是由在地青創團體、伴手禮協會、農會產銷班所提供的桃園在地產品。3個企業形象區由大同公司贊助,有全國第一座「光電埤塘」、免費供應來自空氣中潔淨泉源的「奉茶亭」,以及全國首創輕量化太陽能板打造的「生命樹」,結合水、風、光,創造永續的循環經濟典範。

鄭市長並說,3個景觀專區則包括「浮島花園」,是以草花點綴的浮島結合全國首座光電埤塘,展現能源和農業並重的生態景觀。「快樂農莊」以香菇精靈小屋與奇幻花海為主軸,強調周邊環境綠美化。「孕育彩稻」則運用幾何彩稻呈現桃園農業博覽會主視覺意象。

鄭市長提到,農博基地周邊的永安漁港,市府規劃打造海螺主題公園,呈現客家漁港文化;永安漁港北側的「永安青年體驗學習園區」即將於今(106)年完工啟用;61號快速道路的永安交流道,預計今年9月底完工通車,這些建設計畫會讓永安地區成為一個非常好的觀光聚落,也是生態旅遊、環境教育最好的地方。

工務局長黃治峯表示,大地工程第一階段為整體景觀及基礎工程,105年11月19日開工,106年3月31日完成,累積工期143日曆天,截至106年4月12日投入人力為4,990人次,出動重要機具689機數。工程包含基礎設施(景觀植栽、道路鋪面、排水灌溉)、常設設施(休憩設施全區11座、導覽解說指標系統、電信電力廣播照明系統、陽光廁所3座、LED節能燈具、光電廊道、光電模組等)及基地周邊環境整理(12-14號埤塘、景觀水池、林蔭道路及大草坪區)。第二階段為8大展區展館設置及場地佈置,軟硬體建置皆符合進度,預計於4月15日完成。

17日包括立法委員陳賴素美、市議員邱佳亮、新聞處長張惇涵、農業局長郭承泉、工務局長黃治峯、原民局長林日龍、青年局長陳家濬、客家局長蔣絜安、環保局長沈志修、教育局長高安邦、新屋區長徐同治均出席記者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