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觀點:千古漢本─尋找最早台商的起源

2015-10-30 06:20

? 人氣

台九線蘇花公路每逢颱風就有坍方的危機,2010年曾經因為梅姬颱風,造成重大的遊覽車翻覆的慘案,在地方爭取安全道路的聲浪下,蘇花公路改善計畫在2011年1月開始動工,原本預計2017年完工,因為「漢本遺址」問世等因素,工程延後到2019年底,花蓮居民日前也跳出來抗議,讓通車壓力和搶救文物陷入了拉扯角力,千年的漢本遺址也擺盪在不同的價值衝突之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整個蘇花改計畫,其實分成三部分,從北到南包括:蘇澳到東澳段、南澳到和平段,以及和中到大清水三段。2012年3月5日,也就是開工隔年,南澳到和平路段正在如火如荼的趕工,在谷風隧道南口橋墩工程時,一名負責考古的隨行監看人員、阿美族人馬躍,因為口渴難耐,跑到鄰近工地的檳榔攤買水,轉頭一看,發現檳榔攤對面的土牆有異狀,土石中竟然夾雜碎陶片、魚骨和獸骨。

一樁買水的意外,揭開了一個埋藏地底千年的秘密,座落在宜蘭南澳漢本車站附近的「漢本遺址」得以重見天日,但遺憾的是,當時沉砂池工程中,已經有四分之一面積的文物遭到破壞,也引起考古界的高度重視,全力搶救遺址文物。

漢本遺址的位置,坐山面海,剛好就落在山坡地上,一般被認為是個交通極為不方便、不易人居的地方,但誰也沒料到,這裡卻出土了如此豐富的文化遺址,不但留有聚落居住的痕跡,更有山坡地耕作留下來的駁坎遺址,證明這是一處居住、生產皆有的聚落。

依照目前挖出聚落面積大小,以及出土的房屋結構、人體骨骸,至少是超過兩百戶以上的的聚落。而經過三年多的挖掘,深達八公尺的文化層露出,顯見這個地方,有人居住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最明顯的就是用石頭一層一層堆砌起來的駁坎、階梯和房屋基礎結構清晰可見。

根據我們的調查採訪發現,在過去的史料,漢本遺址是清兵營盤址的疑似出土地點,過去在蘇花高速公路計畫環評階段,曾經出土了一件帶有拍印紋的陶器,初步判斷是金屬器時代晚期的十三行文化遺物,但因為文化層較淺,無法確認是否有遺址存在,不過這也代表了附近可能是遺址的出土地點。

在蘇花改環評的承諾中,也曾規定必須要指派工程的監看人員,隨著工程的開挖,監看是否發現文化層。不過,此次發現的遺址,其實不在原本規劃的監看範圍,就連蘇花改工程處人員也感到「意外」,不過,這也顯示蘇花改工程的規劃路線,確實經歷了台灣重要的遺址分布地帶。

漢本遺址。(原民台提供)
漢本遺址。(原民台提供)

交通部公路總局當時立即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暫緩此段隧道工程,並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主持搶救計劃。

漢本遺址的年代,其實橫跨了兩個文化層,上層屬於金屬器時代,研判距今約1000到1600年前,下層則是距今約2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但因為尚未完成挖掘,所以時間可能還會再往前推進到更久以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