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Google就能翻譯,為何還要學外語?專家曝5點因素「AI做不到」,譯者工作無法被機器取代

2023-03-09 14:05

? 人氣

還有跟感情有所連結,更微妙的單字。像泰語有個單字叫做「grengjai」(擔心),它的意思是「有人想為你做什麼事,可是你知道他一定會因此感到痛苦,所以你在心裡希望他不要感到痛苦所產生的情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認為這些單字機器根本就翻不出來,我這麼說有人會反對嗎?正如韓語的「정」(情)或「한」(恨),要在外語中找到能精準描述這兩種感覺的單字根本難如登天。因此的確有機器根本無法翻譯的單字或表達方式。

5.不可能即時更新新技術和新詞

利用技術溝通的極限和世界變化的速度太快有關。每天都有數不清的新技術和新詞在世界各地被創造出來,絕對不可能馬上就更新這些資訊。

即使人工智慧再進步,機器翻譯最終只有在人類輸入數據,編寫程式,再分享到全世界時才有可能。可是地球上有將近7000個語言,即使只挑選其中使用廣泛的主要語言輸入,那即時更新的速度又能快到什麼程度呢?顯然這當中一定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障礙和極限。

語言學家諾姆.杭士基(Avram Noam Chomsky)曾主張:「人類的大腦有一種為了習得語言的裝置(LAD,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人類出生就具備普遍文法。」所有的語言都有類似的文法系統,也就是說毫無例外地都具備主詞、動詞、形容詞等基本形態,只差在以何種方式排列和變形。

根據他的理論,語言習得是一種某程度上在一定的框架內,學習各語言如何組織句子的特性或差異的過程。因此,也就是說比起被文法形式局限,更應該把重點擺在傳達時包含了什麼想法和概念。

「語言的本質」是為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所存在的工具,再進一步延伸到公司、區域社會、國家之間的交流、理解和共鳴等。然而究竟技術要多發達,需要什麼系統,機器才能準確傳達人類複雜且深沉的情感和想法呢?可惜的是,目前的答案應該還是「很難說時機會落在何時,也無法保證是否會成功」。當然關於用AI翻譯的各種研究將會持續進行,或許的確會發明出劃時代的技術也說不定,但相反地,也不能排除永遠都沒有結論的可能性。

但是無論我們會面臨什麼樣的未來,都有一個不變的真理,就是人類的語言仍然會隨世界的變化而進化,而且人類也必須透過溝通和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來生活和發展。因此,在迎接全球化時代的世界裡,想透過和他人締結關係來達到自我成長,習得外語和使用外語的能力就非常重要。

如果從這個意義來看,拿起這本書的各位可說是做了明智的選擇。因為盡情享受誕生在地球這顆行星後被賦予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學外語,拓展自己的人生舞台!而且如果能越早學越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