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升息終局,今年該買股票還是債券?專家分享「RABBIT」投資心法攻守兼備

2023-01-05 07:50

? 人氣

台股評價有望回歸長期均值,類股布局可以關注成長性較佳的產業,包括晶圓代工、電動車、生技等。(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股評價有望回歸長期均值,類股布局可以關注成長性較佳的產業,包括晶圓代工、電動車、生技等。(資料照,顏麟宇攝)

揮別多事之秋的2022年,今年還有眾多不確定性因素持續擾動市場,但升息政策有望就此告一段落,企業營運體質仍屬穩健,中長期投資機會浮現。專家建議,投資人可依個人投資屬性與風險偏好,在金兔年以應景的「RABBIT」配置策略因應市場波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群益投信昨(4)日舉行2023年第一季投資展望記者會,別出心裁分享「RABBIT」投資心法,其中「R」代表Rebound搶反彈,可留意美股基金與台股基金;「A」代表Asia,則以迎接解封復甦的中國股市,以及經濟成長動能強勁的印度股市行情可期。

「BB」代表Best Balance,訴求穩健的投資人可參考多重資產基金或目標風險組合基金來參與市場;「I」是Income,包括殖利率在主要股市中相對誘人的台股高息ETF,以及優先順位非投資級債和金融次順位債;「T」代表Technology,尤以各國積極發展的多元電力與電動車板塊最值得關注,投資人不妨透過同時布局此二大領域的雙電基金來參與。

(延伸閱讀:台灣景氣再亮藍燈,50年來最長的經濟擴張期即將告終?

資料來源:群益投信
 

優質收益債券投資契機浮現

群益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林宗慧分析,2022年受到通膨高漲的影響,主要央行積極升息,卻也讓經濟活動出現放緩,全球需求活動轉弱,進一步使得風險性資產波動劇烈。展望後市,在基期效應下,美國通膨在去年第四季觸頂滑落,儘管仍未解除央行的升息壓力,但若通膨水準保持降速,今年有望迎來升息政策的尾聲,搭配各區域經濟前景不盡相同,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勢分歧,收益率投資機會可望恢復。

從資產特性來看,經歷公債利率大幅上調後的信用債,現階段收益率來到極具吸引力的水準,企業信用體質也保持健康,信評維持調升趨勢,預期違約率水準仍將保持低於長期平均,表現可以期待。

林宗慧表示,若進一步綜合考量殖利率、存續期間以及波動風險,投資級債中以金融次順位債、非投資級債中以優先順位非投資級債最為值得留意,主因在於具有高息優勢,但存續期間相較同類型債券較低,有助抵禦市場波動,所以可以作為優先考量的標的。

美國、中國、印度與東協股市行情可期

群益投信國際部主管洪玉婷指出,主要央行採取升息舉措力抗通膨,雖令國際股市波動劇烈,經濟前景更引發市場疑慮,不過隨著通膨可望逐步降溫,而且通膨與升息預期也已反應到市場價格中,股市投資契機浮現,其中又以美國、中國、印度與東協相對看好。

在美國方面,隨著升息可望於今年來到尾聲,儲蓄與出口仍有空間支撐經濟,加上企業營運仍屬穩健,製造業回流讓產業供應鏈重構,後市表現仍不看淡。

中國則是在防疫政策大鬆綁的同時,互聯網監管與房地產政策也稍喘口氣,有望迎來復甦行情;印度受惠於貨幣政策預料由緊轉鬆,並且因為稅額超收而將運用於基礎建設與國防,加上內需強勁,進一步帶動股市表現。

洪玉婷表示,東協是全球少數經濟成長率預測高於長期平均,但通膨率低於長期平均的地區,中國提前解封,東協將受惠對中國出口增加,以及國際觀光客回籠,投資前景可期。

產業題材方面,以生技、電動車與多元電力的發展相對值得留意,主因生技類股抗景氣循環,人口老化趨勢也讓醫療需求不墜,電動車與多元電力產業則在各國政策力挺與發展下,可望維持較高的成長性。

(延伸閱讀:定期定額怎麼買,報酬率最高?專家推算3種情境,找出勝率最大的投資組合

台股有望回歸長期均值 最看好這些產業

群益投信投研部主管陳沅易指出,觀察近期台股走勢,在美國貨幣緊縮趨緩,以及地緣政治風險降低下,台股由先前的評價修正轉為評價回復行情。

從國際趨勢來看,雖然美國各項物價指標表明後續通膨可望持續下滑,但站在聯準會(Fed)的立場,必須看到實際數據確實下滑至利率終點以下,才有鬆口提及降息的可能性,市場激情過後目前處於貨幣緊縮環境的調整及適應期,長期仍需持續觀察全球總體經濟軟著陸效果及時間長度,以及聯準會姿態的變化。

陳沅易認為,台股評價有望回歸長期均值,預料內需成為2023年成長的重心所在,而在中國解封下,原物料行情也可期待,預估台灣整體GDP維持成長趨勢,類股布局可以關注成長性較佳的產業,包括晶圓代工、電動車、生技等,內需消費、原物料與高股息也可留意。

股債混搭 首選台股高息ETF、金融債與公用事業債ETF

群益投信ETF與指數投資部主管張菁惠表示,面對機會與風險兼具的投資環境,投資人可以善用ETF資產配置,掌握市場反轉向上行情之既,也能藉此建立收益來源,甚至打造月月領息的投資模式,同時達到平衡投資組合波動的效果。

在今年第一季ETF投資配置上,她建議股票型ETF優先考慮台股高息ETF,這向來是存股族長期投資的首選工具,因為台股無論現金股利率或配發率均為全球之冠,現階段在台股相對低檔位階,適合進場撿便宜。

在債券ETF方面,建議以資產品質佳的投資級債ETF為首選,抵禦未來經濟下行風險,現階段值得留意行業基本面穩健的金融債ETF、公用債ETF。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彥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