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新文學運動」其實比中國早30年?為「白話文」辦報、編字典,這些傳教士功不可沒

2018-05-04 13:10

? 人氣

越南《嘉定報》的封面。(圖/想想論壇提供)
越南《嘉定報》的封面。(圖/想想論壇提供)

台灣的白話文運動和越南一樣,源自傳教士,且遠早於中國五四運動之前。英國長老教會的醫療宣教師「馬雅各」(James L. Maxwell 1836-1921)來到台灣並於1865年正式在台南設教堂傳教。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馬雅各」發現西拉雅族曾使用羅馬字書寫新港文書的歷史。他因而啟發靈感,深信羅馬字對於推動信徒閱讀聖經有極大的幫助。因此他將羅馬字引進到台灣並開始翻譯羅馬字聖經。繼馬雅各之後,馬偕牧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甘為霖牧師(Rev. William Campbell 1841-1921)及巴克禮牧師(Rev. Thomas Barclay 1849-1935)等相繼投入羅馬字白話文(俗稱「白話字」Pe̍h-ōe-jī)的推動,終於使得白話字在台灣落地生根並逐漸壯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馬偕將其學習台語的筆記整理成《中西字典》(Chinese Romanized Dictionary of the Formosan Vernacular),該字典於1874年完成編輯,1891年委由上海美華書館印刷出版。這是第一部傳教士以台灣話為標準所出版的字典。甘為霖在台南本地人林錦生、陳大鑼的協助下編撰白話字工具書《廈門音新字典》(簡稱「甘字典」)。該字典於1913年出版,是台灣教會公報社第一本發行的白話字字典,也是台灣目前最普遍流傳使用的白話字字典。該字典於2009年時重新編印並正名為《甘為霖台語字典》。

白話字之所以能在台灣被普遍使用並對台灣白話文學及新文化運動造成巨大的影響,其中的大功臣之一就是巴克禮牧師。他於1875來到台灣傳教,1935年在台南逝世,總共在台灣貢獻了60年歲月。巴克禮牧師引進印刷術、印刷機,創立印刷所「聚珍堂」(1884年創立」),開辦第一份白話字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設立教育機構「台南神學院」,重新翻譯新、舊約聖經,編印《廈英大辭典增補》等。

全台第一家出版社及印刷所「聚珍堂」原貌。(圖/想想論壇提供)
全台第一家出版社及印刷所「聚珍堂」原貌。(圖/想想論壇提供)
《台灣府城教會報》(1885年)第一期封面。(圖/想想論壇提供)
《台灣府城教會報》(1885年)第一期封面。(圖/想想論壇提供)

我們如果翻開《台灣府城教會報》,就會發現在五四運動以前已經有很多以台語白話字書寫的現代小說。譬如,1886年1月《台灣府城教會報》第7期有一篇小說名為〈Ji̍t-pún ê koài-sū〉(日本的怪事),內容主要是講一個貪心的旅館老闆被一個佯裝作老狐仙的客人騙錢的故事。這篇小說比魯迅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或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早了三十多年!

除了傳教士的貢獻之外,當然也有台灣人後繼的推動,譬如林茂生、蔡培火、鄭溪泮、賴仁聲、王育德等。為了感念這些前人的貢獻,鄭兒玉牧師於生前號召台灣羅馬字協會、台灣教會公報社、長榮中學、台南神學院等單位於2013年5月共同辦理第一屆台灣羅馬字文化節,之後每年5月份都在台南舉行。今年的羅馬字文化節依然在5月份展開,計有文史導覽、白話字文史比賽、查台語詞典比賽三種免費活動,現場還可體驗操作全台第一台印刷機。有興趣的讀者可上台灣羅馬字協會官網查詢與報名。

作者介紹|Nam Quốc Văn

Nam Quốc Văn,漢字為「南國文」,曾留學美國與越南,差點就娶越南牽手,是國內極少數懂越南文的越南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越南想想】蛤?!五四運動是受越南及台灣啟發)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