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3C產品,孩子專注力會變差?專家精準分析「不專心」背後5大原因,竟然與3C無關…

2018-04-21 07:00

? 人氣

2. 缺乏動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洪聰敏指出,孩子有動機,才會投入。老師上課是否有趣?或是教得太簡單、孩子早就會了?或是太難、聽不懂?大人要幫助孩子覺得學習很好玩。「要快樂學習,大腦才學得起來,」張旭鎧說。如果學習很痛苦的話,大腦就不會接收。像他兒子寫國語作業時會跳著寫,丟骰子決定寫哪個字,把寫功課變好玩。

3. 動太少,感覺統合不協調

兒童職能治療師吳宜燁表示:「須辨別孩子是不專心或不能專心?」注意力是一種能力,與其他能力一起作用,注意看、注意聽或注意想;如果他的視知覺、聽知覺有問題,你再怎麼叫他專心也沒有用。

張旭鎧表示,很多專注力的問題出在「感覺統合」不協調。當孩子接收外在環境的感覺刺激,感受和別人不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會和別人不一樣,容易因此被誤會是故意不聽話或是調皮搗蛋。

若孩子上課時老趴著或是動來動去,可能是上半身的肌肉耐力不足,才不停變化姿勢。作業寫一下子就手酸、拖拖拉拉,可能是小肌肉沒力、觸覺前庭感覺不協調。

「感統有問題的孩子,通常是動得不夠多、學習活動以靜態居多,刺激不夠多,」張旭鎧說,當孩子動夠了就會靜得下來。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多動、多玩、幫忙做家事,給予足夠的刺激。

4. 生活作息太亂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高淑芬指出,規律的生活作息有助於孩子專注。混亂的家庭生活,或是孩子在不停的補習間趕來趕去,太大的生活和課業壓力,會使孩子受到雜事干擾,很難集中注意力。

5. 爸媽做太多

高淑芬也發現,孩子不專心的問題不見得出在孩子身上。有個孩子寫功課拖拖拉拉,後來才發現,媽媽很焦慮、沒幾分鐘就叫孩子要專心;但換個情境,孩子在安親班寫功課就沒問題。問題其實出在親子互動模式,而非注意力。「父母太主動,小孩就被動,」張旭鎧說。

張旭鎧曾遇過媽媽帶1歲半小孩來求診。媽媽說孩子不專心、無法坐下來聽她講繪本,但「幼兒需要的是到處探索、和環境互動,如果他乖乖坐著,反而讓人擔心。」

專注力會隨著年齡增長,不同年紀的孩子有不同的表現。高淑芬指出,一般來說2至3歲可以專注約10分鐘,4至6歲的小孩大多可以坐下來聽故事10至15分鐘。「有些爸媽把小孩當成大人,一個命令下去,小孩做不到,大罵為什麼不專心,但5、6歲的小孩就是這樣啊。」

幫孩子訂目標、找方法

孩子被罵不專心,很多時候其實是他不明白被期待的行為是什麼,或是沒有方法。諮商心理師楊文麗強調,改善孩子問題行為,應該以目標為導向,訂出具體、可執行的目標,例如:上課不亂講話、必須舉手後再說話。

「專注力必須經過訓練,練習如何聚焦,」楊文麗說,小孩若沒有方法,就會逃避或轉移。爸媽可以教導孩子方法,例如:「切割技術」,將功課劃分為小單位,低年級專注力約15分鐘(表),將30分鐘的功課量切割成2次,寫完15分鐘後休息,孩子也可以學會時間規劃。

若孩子會漏行或跳段、考試時漏寫題目,也適用切割技術、教他縮小範圍,像是用尺遮住、一次只看一行字;或是考卷一次只做一部分,有孩子徵求老師同意,將數學考卷折成4等分,做完一部分後再做另一部分,結果第一次考出100分。

有時大人多點陪伴,就可以改善孩子的不專心。洪聰敏認為,父母不要讓孩子太早接觸太多3C,花點時間陪孩子看書,「用感情對抗科技。」張旭鎧也建議,爸媽多用正向角度去看孩子的表現、看孩子的優點,當孩子獲得肯定後會想要變得更好,帶來正向循環。

現在環境刺激太多、孩子成為容易分心的世代,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教練,從小幫孩子練好專注的能力,不致一直被外界刺激吸引走,是送孩子進入才藝班、學校前,可以為他們準備好的強大能力。

文/羅梅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原標題:父母當教練  練出專注力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