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漂浮在水上,就證明她是巫婆…五百年前的歐洲獵巫潮,他們用3種酷刑逼「女巫們」認罪

2021-11-27 09:00

? 人氣

網路曾廣為流傳一張「國際孤獨等級表」,將一個人的生活行為分成十級,包含:一個人逛超市、一個人吃餐廳、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唱KTV……似乎在提醒我們:你只能活在人群裡一起喧譁鼓譟,不須懂得自己照顧好自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畢竟在人類的進化史上,我們大多過著群居生活以降低被攻擊的風險,與他人保持聯繫與友善互動是一種生存機制。因此我們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孤、獨、寡、貧」的個體戶,內心很容易浮現排斥感,並進而將他們與不好的事情連結在一起。所謂人窮吃草,人醜性騷擾,一個邊緣人難得走出戶外都容易被誤會成跟蹤狂。

古代由於沒有網際網路,若再沒有與社會建立一定的社交連結,一個無勢可援的人,最容易成為有心人狙擊的目標。在當時的歐洲,即便當事人經濟富足,出身高貴,然而若她身為一個女人,在沒有丈夫、兄弟或兒子,卻繼承豐厚家產的情況下,那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各種騷擾,包括被指控為女巫的無情審判。

因為無論審判結果如何,只要一啟動調查,就可以輕易摧毀一個女人的名譽,若是審判成立,她的財產就將被沒收或瓜分。

打擊一個人太簡單,貼上女巫標籤就好!

獵巫潮時代的悲哀是,你無法成為你自己。這世界量身訂做好了你的社會角色,你只能走上屬於你的舞台,成為觀眾想看到的模樣。

你不要拒絕!乖!聽上帝的話。

作者介紹|吳宜蓉

「Special教師獎」得主,教育界的「歷史小巨星」。生活各種失能,只剩下會教歷史、說歷史、寫歷史的功能。專職為普渡眾生的歷史教師與一定會畢業的博士生。

曾以《白賊七》贏得師大文學院說歷史故事比賽第一名,但從捨不得對這個世界說謊。相信每一件糟糕的事情背後都還是有愛,每一個有愛的故事背後可能很糟糕。歷史沒那麼難,但從不簡單。

學經歷: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畢業,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生。「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國語日報週刊》專欄作家,著有《OSSO~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這樣的歷史課我可以: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2》。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平安文化《這樣的歷史課我可以: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2》(原標題:是上帝還是鄉民的法槌?──歐洲獵巫潮)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