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翰銘專欄】為何電玩總是讓人上癮?那些設計讓人找到努力的動力

2016-10-04 16:22

? 人氣

在電子遊戲之中,玩家的行為與後果之間的時間是可預計的、即時的,而且都是正面的。此外,社交媒體的Like,Follow,評論等,都是使人上癮即時回饋系統,有些人甚至因為沒有like而感到焦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可從虛擬世界之中,更深地探討現實世界。華人世界有一種「玩物喪志」的觀念,但我認為並不能準確地描述和解決人類的生活煩惱。首先,我見過很多「玩物喪志」的人,其實是「喪志玩物」,他們在生活中不斷受挫折,然後振作不了,所以才沉迷即時的回饋系統,而生活中也沒有誘因將他們拉回。

這種情況其實與吸毒者一樣。很多時,毒品中令人上癮的毒性,並非真正令人上癮的主因,而是現實的殘酷生活迫使他們麻醉自己。在越戰時期,有20%的美軍是海洛英毒癮者,而有40%的士兵曾服用過海洛英。海洛英是有極高的毒性和上癮性(順帶一提,大麻的毒性和上癮性都遠低於酒和香煙),但是當那些有毒癮的美軍回國後,只有5%的人繼續患有毒癮,亦即是95%的毒癮者居然一夜之間痊癒了。真正推向人類遠離生活的不是虛擬世界或是毒品,而是可怕的環境。

更深一層去看虛擬世界的本質,卻發現與所謂現實世界實在是難以分界,唯一不同的是前者是較容易受自己操控,而後者則充斥未知。人類的世界只有兩個:一個是物理世界,一個是精神世界。物理世界是客觀的,而精神世界卻是人類的虛擬產物。世上所有的價值觀、社會和國家觀念、藝術、金錢、榮譽、哲學、宗教、浪漫、理想、政治、民族不就是虛擬世界?

真正客觀的世界,就只有物理法則、邏輯和自身的存在,身邊其他的一切「真實」,都只是透過物質所代表的意義(如Iphone的潮流)或精神上的觀念(如「玩物喪志」的價值觀)所呈現出來。這些形而上的意義和觀念在不同的時空會不斷地創造、結合、演變、衰亡,這是個實實在在的虛幻世界噢。在所謂真實世界之中,人們會為虛擬的東西鬥爭、流血、付出青春和時間、歌頌。當人們指責電子遊戲令人變得暴力的同時,電子虛擬世界引發的真實死亡事件,遠比ISIS、叙利亞內戰、毒品戰爭、種族矛盾、宗教之名為低。

此外,人們亦會極度沉迷於真實的虛擬世界之中。當代哲學名嘴齊澤克說不明白為何資本家會瘋狂賺錢,這本資本主義有一種內在衝動。事實上,金錢就是虛擬世界(資本主義)之回饋系統。在資本主義的世界當中,除了有金錢回報之外,還有崇高的地位和權力回饋,這些都是欲罷不能、使人上癮的回饋系統。

當一個社會投入在虛擬的金錢世界之中(請注意,我在此沒有貶義,人類總會創造一個虛擬社會,只是當今的時空輪到資本主義),不單是資本家投入在虛擬世界之中,整個社會不論貧富也投入了,資本遊戲的勝利者不單有金錢回報,也會有其他人讚譽和社會地位的回饋(這是資本主義的like,而且更易上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