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凡觀點:台股目前太高嗎?等低點買入就沒有風險嗎?

2024-04-16 21:53

? 人氣

圖片來源:Towfiqu barbhuiya @unsplash

圖片來源:Towfiqu barbhuiya @unsplash

先說答案:其實要看投資者的時間軸。對於已經多樣化(Diversification)的成熟工具而言,短線投資者承擔的風險是隨機的;對中線投資者而言,承擔的風險則是景氣誤判;至於長線投資者,他們可能面臨的風險則是錯失進場時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筆者的角度出發,從來沒有想過「落袋為安」一詞。台股 57 年的時間中,我們家參與市場超過 32 年,一直根據父親的建議:「分散風險」與「持續買進」。我能理解市場總是有人,想努力找出最佳進出點,延後進入股市時間,但是低點買入就沒有風險嗎?

技術上這有兩個迷思:(1)是否真能找到?(2)即便真的找到,是股價加權指數的低點?還是股價報酬指數的低點?

巴菲特在預先留給妻子的遺言中,寫下「妳把財產的 90% 都投資在標普 500TR 指數基金上,剩下的 10% 投資美國短期國債。」他這麼說,是表示如果能像自己一樣親自操盤,創造比標普 500TR 指數基金更高的報酬率當然最好;但如果是做不到的一般人,光是有標普 500TR 指數基金的報酬率也夠了。

臺灣股價報酬指數目前已破 4 萬點(2004年納入配息累計起)!若以 1966 的 100 為基期,目前股價報酬指數更達 130,272 點了(截至2024/4/16)!長達 57 年投資增加成 1,303 倍,年化報酬約 13.2%!甚至比較大約同期 50 年的標普 500TR 指數(1970-2020),年化報酬約 10.7%,明顯更勝一籌。(用IRR計算即可)

如果您是長期投資者,換句話說,自您開始投資臺灣股市的那一天起,您就有機會超越未來巴菲特妻子的績效,甚至可能超越巴菲特本人也不奇怪。然而,追求落袋為安的想法,意味著犧牲長期 13.2% 的「準(Qusai)定存利率」。如果投資行動之間的間隔拉越長,購買力持續侵蝕的代價也越大。

尋找股價加權指數的低點時,常常犧牲報酬指數持續上漲的代價中;更有甚者,我想相信多數投資者未必找的到!即便近期從 2009/1/5 起到 2024/4/12,臺灣 50 報酬指數獲得 14.8%,不但打敗同期的標普 500TR 指數 14%,更輕鬆打敗號稱股市之神旗下的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 Class A)的投報率 12.5%。(XIRR計算)

誠然過去的績效不能代表未來,但多數人仍喜歡投資巴菲特的波克夏。因為隨著我們考慮越多過去的觀測值,預測效果的誤差範圍(Margin of Error)通常會下降。如果我們對投資波克夏不會視為不理性,那麼過度低估臺灣股市的未來長期報酬率確實顯得有些奇怪。

現在投資台股當然有風險,但等低點買入就沒有風險嗎?相信值得大家再三思考!

延伸:如何計算誤差範圍和標準差


*本文作者季凡為 APcore Global Education 創辦人、財經 Podcast「Two Money Lovers 經濟學不是萬能但有用」主持人。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季凡,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