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代表性不足」等3大理由 柯文哲回絕侯陣營開放式民主初選

2023-10-15 14:59

? 人氣

針對國民黨提出「開放式民主初選」,民眾黨列出3大理由回絕,認為開放式民主初選實為封閉式選舉。圖為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柯承惠攝)

針對國民黨提出「開放式民主初選」,民眾黨列出3大理由回絕,認為開放式民主初選實為封閉式選舉。圖為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柯承惠攝)

藍白合會前會14日下午登場,針對如何產生在野最強候選人,民眾黨持續堅持比民調,國民黨則提議比照國外民主初選。對此,民眾黨今(15)日做出回應,提出「開放式民主初選」可能造成「代表性不足」、「名冊建置問題」、「準備時間倉促」等3大問題,並認為開放式「民主初選」實為封閉式選舉,建請國民黨重予思考「全民調」方式,或提出其他具體可執行、可信之替代方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民眾黨指出,經幕僚討論,侯辦所提出之「開放式民主初選」可能造成以下「代表性不足」、「名冊建置問題」、「準備時間倉促」等3大問題,一、代表性不足:多少投票數能反映期望政黨輪替的民意?以2024總統投票人口1900萬、60%期待政黨輪替計算,應產生1100萬張選票。尚不採用總統大選高投票率計算、依貴黨黨主席投票約有五成黨員投票為最低門檻,至少應有550萬人投入貴辦所提議之「民主初選」,方能代表民意。民眾黨表示,換言之,在一天內,侯辦所提議之73個投票所,每投票所須開出8萬張票,否則恐難呈現真實民意。使此次實體投票之代表性備受質疑。

民眾黨指出,第二為名冊建置問題:實體投票要公平、要件為避免重複或冒名投票;但由在野政黨所舉辦之投票如何架接「中華民國戶役政系統」?若只採納「簽署認同卡」之選民,一來可能人數過少、代表性不足,二來在短時間內難以建置足被認證、具備資安保護功能的選舉人資訊庫,此一基礎工作無法完成,將使本次實體投票陷入可信度不足之疑慮。

民眾黨指出,第三、準備時間倉促:依照國民黨建議,本次投票最慢應於11/10完成,距今(10/15)僅餘26日。回顧1995年民進黨總統初選,也曾採用此一方法,但事前籌備長達半年以上,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當時總投票人數僅30萬餘;新黨1998年亦曾經進行過開放式初選,後來卻淪為遊覽車「不當動員」,重傷該黨形象。國民黨也曾在2019年籌備總統大選時,由趙少康向時任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提出效法美式初選的構想,讓有志參選之候選人先在各選區巡迴演講辯論,再由認同國民黨者投票,收宣傳造勢之效,吳敦義初始未排斥,最後卻並未採用。國民黨黨內初選不予使用之辦法,如今卻在跨黨派的協調中貿然拋出,立論進退無所據、能無惑乎?

民眾黨表示,相較之下,由民眾黨與柯文哲競選辦公室所提出「以雙方共推之『五間民調公司、市話手機各半、採對比式民調,以平均數決定結果』,乃近年來國內大小選舉經常採用的方式,經過均質化隨機抽樣、使母體中個體被抽到的機率可計算出來且相等。再透過人口統計資料,進行性別、年齡加權」科學方式,使更趨近於全體選民結構與真實民意。目前台灣不乏民調技術成熟、有信譽的民調單位,只須將執行方法、規則制定清楚即可迅速辦理。不用比賽基層動員能力,亦無須處理投票資格認定或後續勾稽等衍生問題。
 
民眾黨指出,綜上所述,本辦認為國民黨所提出之開放式「民主初選」,由民眾投票,展現直接民意,實為封閉式選舉,並列出4點:1. 先透過親簽政治理念(在野整合下架民進黨)認同卡、再投票,已經是「過濾投票母體、採樣失衡」2. 在22縣市或73區域立委選區設立初選投票所,投票所的設置區域可能影響投票意願與結果。3. 選舉人名冊要在短時間內建立,並能充分保障投票人個資是一大挑戰。4. 貴黨所提之政治理念認同卡,以「在野整合下架民進黨」為名,與民眾黨與柯文哲主席所提希望2024政黨輪替換政府,有概念上的差異。吾人所提「團結台灣、聯合政府」之主張,絕非黨同伐異,只針對單一政黨做仇恨動員。

民眾黨表示,大選在即,此時辦理初選的準備時程過於倉促,一來恐浪費大量人力物力、二來將耗費兩黨過多時間成本,實非現階段所應提出之合理方式,且此方式近30年前曾採用,已被兩個政黨驗證失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要如何說服選民可執行,足見國民黨意圖展現地方組織實力之用心,卻缺乏在野力量整合誠意。民眾黨表示,尊重國民黨之提案,但諒難採納,回覆及闡述如上,建請國民黨重予思考「全民調」方式,產生足堪代表在野力量整合之總統候選人,或提出其他具體可執行、可信之替代方案。方能團結齊力、順應真實民意,促成2024政黨輪替,還權於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