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延亮專文:館前路的創見啟動機與地下文化局

2023-04-02 07:20

? 人氣

台南成功大學首創「校友返校輔系」,讓出社會的校友可以持續學習。(圖/成功大學新聞中心@facebook)
《草原》雜誌由一群台南成功大學在學的理工學生社群「西格瑪」成員籌辦。圖為成大校園。(資料照,取自成功大學新聞中心臉書粉專)

文章中,姜渝生沒有提到的是顧重光和我的兄弟關係,而我們同時也是俞大綱的近身書僮,我倆之與《草原》諸君投契恐怕就講的是另一個,生身體驗殊途同歸地向民間社會回首的「俞大綱時代精神」的另外一個故事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就在俞大綱接受《草原》雜誌第二期訪問,為民俗藝術建言的前後,他除了身教之外,也沒有忘記言教。

他寫的〈談論梅蘭芳、程硯秋對戲曲音樂的藝術造詣〉長文,似乎是跟郭小莊上課的腳本,也是跟王仁璐少年在叔父家經驗做驗證的對話。

但,偏偏由於他對平劇的熱愛與認真,在看了大鵬劇團演出的《南寧公主》之後,俞大綱萬萬沒有忘記言教地寫道:

「看了大鵬劇團演出的《南寧公主》之後,心頭擔荷著說不出的積壓,像窗外,撩撥不去的秋陰。」

他知道為了平劇的認受性,他絕不能護短,遂在按捺不住之下為文痛批,文章要點如下:

一、「反人性」的內容;

二、停留在「說故事」階段的編劇技巧;

三、關於音樂設計的犯錯與毛病;

四、忽略了詩劇的本質;

在最後五、沈痛的致言,他寫道:

「我以沈痛的心情寫這篇偏於理論的批判文字,只是站在一個喜愛中國戲劇者的立場,盡一份『言責』,毫無惡意的動機⋯⋯我的責人,也是我的自責。」

當然,俞大綱絕不是什麼小鼻子小眼睛、固步自封的「國族主義者」,在一連串觀看日本電影的評論文章中,他談一個中國觀眾看日片『怪談』的體驗,看出了其中中國民間傳說濃郁的人情味十分的顯著,也對導演小林正樹的手法甚為讚揚。

至於他寫〈從紅鬍子看黑澤明〉,在他同意黑澤明的美國友人唐納德·里奇(Donald Richie)向黑澤明說的:《紅鬍子》是黑澤明人道主義的例證之說後,指出了黑澤明之蒙受屠格涅夫和托爾斯泰影響的事實,文章似乎是有意無意地響應了陳映真〈老掉牙的人道主義〉一文中的議論與情愫?!

更加有趣的是他的〈青年的光與力——陳耀圻的電影製作「上山」和「豐田工區」〉那篇文章。

首先他用詩筆寫了幾乎是神人的三個青年:

三位藝術學校的青年同學,黃永松(男)、牟敦芾(男)、黃貴蓉(女),從煩囂的台北市坐火車到竹東,轉搭公共汽車到五指山腳。步行上山,在五指山廟住了兩晚。連綿的山雨一直伴著他們,卻沒有困擾他們。第三天,他們破雨、穿雲,爬上五指山最高主峰。

再沒有任何事物擠壓他們,頭頂上浮著一片晴明,腳下是無邊際的雲海,鋪展溫柔和繾綣。他們倚松靠石、席地而坐,眼光白茫茫,白茫茫得環繞他們的雲海。四周一切靜止,只有風聲,黃貴蓉把右腿擱在弓著的左腿上,輕輕的上下擺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