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為什麼年輕人遇到居住問題只能「躺平」?

2022-12-05 06:00

? 人氣

國民黨立院黨團召開「租不起、買不起!居住正義跳票!」記者會,立委費鴻泰(左起)、曾銘宗、 謝衣鳯出席。

國民黨立院黨團召開「租不起、買不起!居住正義跳票!」記者會,立委費鴻泰(左起)、曾銘宗、 謝衣鳯出席。

2022年大選已落幕,幾家歡樂幾家愁,面對地方治理與政局的新面貌,我們希望當選者謹記自己的政見,尤其是年輕人關注的居住正義,政治人物不要再「選前拍胸脯,選後全靠唬」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何謂居住正義?居住正義即是「居住權」的保障,主要內涵為居住權的公平正義, 而目標應是讓全體國人均能「住者適其屋」,並落實健全住宅市場、建立公平效率的住宅補貼、提升居住環境品質等住宅政策三大內涵。最淺顯易懂的說法就是:人人有房住!

目前在台灣居住問題嚴重,不動產市場扭曲,成為投機客和有錢人的天堂,即使政府實施幾次稅制更動,仍無法抑制房價飆漲,加上租屋市場在不透明、房價飆漲等因素影響下,弱勢族群與年輕人不只買不起房,更有「住」不起房的趨勢。

然而,全國社會住宅建設牛步化,目前只佔全國住宅大概千分之一多而已,和社會上所需幫助的人群比例,有嚴重供需關係不平衡的問題。內政部雖然近期推出新的社會住宅政策,把即將已淘汰或即將關閉的旅館改為社會住宅,這想法看似完美無缺,但其實有一個最難解決的問題,那就是與我們的法律互相抵觸。是否有效,仍有待觀察。

位於大同區的明倫社會住宅。(圖/網路溫度計提供)
位於大同區的明倫社會住宅。(資料照,圖/網路溫度計提供)

大多年輕人的經濟能力上尚未成熟,還沒有足夠的力量承受買房的經濟壓力,所以大多人選擇「租屋」,因此,房東也在情況之下動了腦筋,為了不想繳稅而限制房客申請補貼,又或者是直接將繳稅上的損失反應在房租上。這也更讓我們意識到了社會住宅這個議題須被重視的重要性,落實真正的居住正義,使所有人都能夠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家。

以上情形所見,落實居住正義有其複雜的結構性難題,與政府決心息息相關,這也是為什麼年輕人遇到房價問題就只能「躺平」的主要原因。

由於房價不停的飆升,政府提出的措施僅能解決皮毛問題,因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寧願將買房子的錢用在娛樂上,因為大部分的人會想既然都買不起房子了,那不如讓自己過得快樂一點,買房的負擔太重,除了讓自己的生活品質下降,沒有讓年輕人看見買房的有點與好處是什麼,而因此我們推測這也可能會間接影響到生小孩的意願。因為沒有買房會讓人覺得沒有一個穩定居住的環境,即使租屋也不可能租用一輩子,有許多不一樣的變數,會讓年輕人擔心沒有一個安穩的環境讓小孩安心成長,苦惱會因此而不敢生小孩,進而影響生育率。

面對高房價,年輕人只能選擇躺平,對於國家競爭力發展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即便近期傳出房地產市場價格有可能下修,然而,畸形飆漲的房價,即便腰斬,年輕人還是難以成家。今年大選結束,各政黨開始備戰2024,身為年輕人,我們只希望居住正義不要在淪為政治口水,誰能端出真正的牛肉,提出落實居住正義的實際方法,或許才更有機會贏取年輕人的認同。

*作者為大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