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美駐台館所見證政權更迭台灣人血淚

2018-06-13 18:20

? 人氣

劉自然事件,美大使館遭搗毀

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政府撤退台灣,五○年北門的領事館也升格成大使館,日本時期中山北路的領事館,則改為大使官邸。美國大使館和領事館相比,建築顯得樸實,格局方正,甚至帶有點包浩斯風格的簡約,更具機能性,反映從二○年代到五○年代建築風格的演變。

藍欽(Karl Rankin)是首位於台北上任的美國公使,當時正逢韓戰爆發,杜魯門(Harry Truman)政府重新恢復了對華的美援,將台灣納入美國圍堵戰略的一環,這股物資的挹注成為日後台灣經濟起飛的基礎。因為其中涉及軍事的項目,美國希望軍援顧問團的駐台人員,能視為美國駐華大使館的成員,享有治外法權,雙方都沒想到這樣的要求會在日後引起軒然大波。

一九五七年男子劉自然在駐台美軍上士雷諾(Robert Reynolds)家門口,遭雷諾連開兩槍斃命,案情疑點重重,坊間謠傳可能和兩人聯手進行黑市交易,分贓不成有關。礙於治外法權,只能將雷諾交由美方審理,最後竟無罪開釋。

判決結果出來的隔日五月二十四日中午,大批群眾前往美國大使館抗議,先是投擲石塊、磚頭和棍棒,接著開始衝進大使館內,搗毀停放的汽車,將家具、檔案櫃從屋內拋 出,四周一片狼籍。直到晚間軍方介入,使用部隊進行驅離和壓制行動,事件才告一段落。

這麼大規模的暴動,一直謠傳背後有高層的默許,由蔣經國在背後操盤,美國官方數度抗議,甚至有官員直接詰問蔣介石幕後的黑手,都未獲得正面回應,無疾而終。美國大使館則經過數個月的整修,於九月才恢復使用,並舉辦遷回儀式和酒會。美外交部和中華民國官員齊聚一堂,飲酒同樂,劉案和抗議的諸多爭議從此就埋沒在歷史之中。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下午五點,美國大使館舉行最後的降旗典禮,館外沒有圍觀或抗議的群眾,十分冷清。台美斷交的消息傳來時,有民眾前往圓山美軍俱樂部前砸車,派來協調的美國副國務卿克里斯多夫(Warren Christopher)座車也遭到圍堵,投擲雞蛋、石塊,大使館附近也有零星的抗議。但在宣洩情緒之後,更多的是對前途的迷惘和徬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新館百年租約承載多少滄桑

中山北路的前領事館和北門的大使館在斷交後都遭廢棄,二○○○年前領事館在台積電贊助下,進行整修,以「台北之家」和「光點台北」的新風貌,成為台北的重要景點;北門大使館則在一九八九年被拆除,興建了財政部台北國稅局的辦公大樓。

當年大概沒有多少人能料到,未來四十年台美關係的百轉千折。如今AIT遷入新址,國際大勢也正激烈變化,百年的租約又將承載多少滄桑,只能留待未來的人們評斷。(本文作者為台大歷史學博士)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