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讚國觀點:小英的傷害有多大

2021-05-20 06:50

? 人氣

蔡政府問責機制形宜土崩瓦解。圖為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視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提供)

蔡政府問責機制形宜土崩瓦解。圖為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視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提供)

台灣缺水、缺電與缺疫苗,危機處處,怨聲四起,官民關係緊繃。從總統府以降,到行政院各部會與地方縣市,大小官員卻依舊長袖善舞,笑駡由人,好官我自為之,你奈我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總統蔡英文5月17日就一周內 兩次無預警大停電,對人民的回應是,她也「難以接受」,深感「非常抱歉」。傷害不難,抱歉便容易。不幸的是,民進黨政府造成的傷害何其大,小英的道歉又相當廉價,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官員為三缺政策和操作傷害付出個人代價。

根據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傅利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在1962年出版的經典著作《資本主義與自由》,傷害有兩種形式:積極傷害(個人傷害)與消極傷害(社區傷害)。前者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直接暴力,例如到超商不戴口罩,還毆打店員;後者是社區的價值偏好,例如早期的省籍歧視(以説國語判定忠誠,從而影響就業),導致對特定群體的間接傷害。

不管是否民選,政府官員與民意代表所可能帶來的傷害也一樣,只是個人傷害少見(性侵犯應是例外),也未必暴力相向(打個你死我活)。政壇上龍蛇雜處,難免有黑道側身各級殿堂(這些人自己心裏有數),但還不至於明目張膽,公然動粗(藍綠兩黨在立法院打群架是等而下之的癟三行為)。社區傷害則不時或聞,傷害程度又不均等(即使均等,也難以稀釋傷害的嚴重性),相對剝削的感受尤其沉重,為害之大恐怕難以斗量。

蔡英文總統自然不可能從事積極傷害的行為或行動,她愛貓如命,無疑不會傷害別人。從缺水,到缺電,再到缺疫苗,她造成的消極傷害如何,就難説了。總統之上再無太上皇,小英不對一個人負責,而是對全國人民。即使並非她親自動手,官府哪一件事不會影響到台灣大大小小的社區與不同群體的安危。她的道歉直接承認她的間接責任,除非被罷免,卻又不用擔負任何政治責任。

小英既是817萬票選出的總統,自有廣大的民意基礎,其他的552萬選民大概會有不同的看法,礙難認同。衙門深似海,她身居總統府與官邸,不食人間烟火,多少就不知民間疾苦。她的道歉簡直是口舌之便,擲地無聲,毫無實質意義。她如果讀過《資本主義與自由》,應該理解傅利曼提出的「自我否定」(self-denial)的重要概念與操作,其實也適用於政府施政和相關官員的作為。

傅利曼認為,真正的自由包含自我否定,誰提出不受歡迎的主張或行動(例如台灣被中國統一),就必須承擔後果,為自己的言行付出一定代價(例如最終喪失自由民主),否則自由終究會淪為特許與不負責任。

當然,對那些只在乎獨裁效率、威權政治與強國夢的統派個人與群體(如黃智賢與統促黨),即使自由民主被剝奪,恐怕是他們可以忍受的生活不便,否則他們沒有道理以自由人之身為中共的集權體制搖旗吶喊,企圖戕害2300萬台灣人當家做主的自主權與獨立性。

把傅利曼的論點延伸到官場,我們不難推斷,政府官員的主張或行動如果要有任何社會價值或示範作用,就必須具有自我否定的可能與意涵。也就是説,官員必須問責,為他/她們的言行舉止付出一定代價(例如去職或免職,甚至法辦)。不然,大小官員勢必官官相護,或互相推諉,得過且過,大家共襄盛舉,為保留官位沆瀣一氣。

20210518-總統蔡英文(左二)、行政院長蘇貞昌(左三)等18日視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提供)
疫情升高,五天兩次停電,蔡政府無官員究責,蘇內閣也無問責之心。圖為總統蔡英文(左二)、行政院長蘇貞昌(左三)視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提供)

不論是缺水、缺電或缺疫苗,在政府官員眼中,也許是形勢比人強(例如天不下雨或中國打壓),非戰之罪。影響所及,對打亂人民日常生活步驟,與威脅生命安全,傷害卻不可謂不大。從行政院長蘇貞昌、經濟部長王美花到衛福部長陳時中,以及相關官員,除了以各種口實合理化個人的顢頇無能或欠缺膽識,沒有任何一人引咎辭職,蔡英文總統也不曾公開究責,更別提要「下詔罪己」了。

官場是個政治舞台,官員需要粉墨登場,唱作俱佳。面對5月17日的大停電,蘇貞昌在最快時間內 道歉,並責令經濟部在一周內 提出台電改革的方案。表面上,蘇貞昌擺出的是行政擔當,實際上,頂多是在前台上做個戲,過個場,演給人民看,再看台下反應,見風轉舵。就算不是緩兵之計,依照以往經驗,整件事不免落個雷聲大雨點小,庸人自擾。為日常生活忙碌,人民畢竟是健忘的蒼生。

蘇貞昌如果苦民所苦,大可向人民的噓聲低頭,以行政院長的職權免去王美花的官位,另起爐灶,再聘大厨。由於高官很少因問責被免職,當事人也就沒有愧對職守的道德壓力,所謂不計個人去留,或者聲稱辭職才是不負責任的説法,不過是詭辯或托詞(如果政府沒有他/她就停擺,定於一尊,正是問題所在)。王美花不知進退,突顯的豈止是個人操守缺缺,更是民進黨上下交相賊的集體墮落。

顯然,他/她們的為官之道並不包含自我否定的信仰倫理,責任倫理是何物,也就無關痛癢了。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小英並非惡人,但是多少官場之惡,都在她的看管下進行,無聲無息,殺傷力之大,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作為總統,她似乎是天高地遠,與人民的距離,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缺水,缺電,又缺疫苗,台灣現在最不需要的是,再缺一個劍及履及的總統。政府的運作沒有非哪個官員不行的必然邏輯,如是,定期普選與政權輪替可以休矣。小英既是全民總統,用人處事,一旦被民進黨派系綁架(以官位換取效忠),她對人民權益的有形和無形傷害就大了。

*作者曾任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讚國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