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廢死 林作逸:我是受害人 沒人願聽我講

2014-05-17 08:54

? 人氣

在死刑存廢的議題上,很多人都說過「你先等全家被殺,再來主張廢死」,並熱烈在網路新聞底下的留言,擁戴重大刑案當中的受害人吧。(取自網站)

在死刑存廢的議題上,很多人都說過「你先等全家被殺,再來主張廢死」,並熱烈在網路新聞底下的留言,擁戴重大刑案當中的受害人吧。(取自網站)

在死刑存廢的議題上,很多人都說過「你先等全家被殺,再來主張廢死」,並熱烈在網路新聞底下的留言,擁戴重大刑案當中的受害人吧。但一個不見得那麼渴盼死刑的受害人,處境往往比弱勢更弱勢,比邊緣更邊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就是受害人,可是沒有人願意聽我講。」現年44歲,雙親前後於1984年、2004年,被爸爸的外遇對象殺死的新北市中和國小老師林作逸,15日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他過去曾對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表示想幫忙,希望提供不同意見,卻被拒於門外,他感覺,犯保協會好像從來沒想過要把支持廢死的受害人聲音放進去。

事實上,這樣想的又豈止於犯保協會?林作逸表示,大家都說只有被害人可以選擇原諒,可是真正選擇原諒時,好像也不是那麼被尊重。也因此,「像我這樣想法的不是沒有,只是大家都變成沉默螺旋,沒有人敢想也不願意講,可能會影響他在家庭、家族和國家裡的地位;我今天則是覺得我有這個使命,願意出來講這些事情。」

被害人選擇原諒 反而不被大眾原諒

這股使命感,在林作逸2004年碰到生命裡第2次慘案後啟動,當時他忍不住思考,這樣的安排是不是冥冥之中有其意義,而在此之前,他也漸漸在努力生活、打拚人生的過程裡,淡化了「唯有死刑能給我交代」的念頭,被害人族群如何在現實、日常之中活下去,活得好不好,才是他更關注的。

林接著在2011年遇見作家張娟芬,於她演講後上前攀談,從此與廢死聯盟成為朋友,開始參與他們在各地舉辦的論壇等活動。但這樣的林作逸,面臨到許多質疑和不諒解。「我開始參加廢死聯盟的活動之後,網路上有人丟了很多被害人的血腥畫面給我。我有點驚嚇,如果這是理性議題,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林也指出,很多人常說廢死聯盟沒有被害人,有網友就提到他這號人物,結果有人就質疑他和廢死聯盟的立場一致,有人則揣測他到底什麼想法?「有人更開始攻擊,說我過去在廢死的電子報上面發表文章、跟廢死聯盟到一些地方參與講座……罵我『你不了解其他被害人的痛苦嗎?』、『你難道不知道這些人最死有應得嗎?』」

林說,他那一刻才深切感到,「喔!原來當你表達的想法,跟大多數人的期待不一樣的時候,會這樣子。」而他有些委屈地表示,「是不是至少試著讓我有機會說清楚,為什麼我這樣做?你也才會知道,原來被害人有怎樣的想法和需求。」

林解釋,「我現在看的角度是比較寬闊的,不是單一的、希望給我『個人』交代。我已經難過1次了,第2次也很難過,經歷這樣2個過程,唯一的益處是時間拉得比較長,我開始去想同樣是被害人的角度、相同遭遇的人,他要怎麼生活,需要怎樣的照顧?讓他跟別人競爭的時候,不論是求學、就業,可以有公平的機會?我希望被害人是有尊嚴的。而不是像以前那個年代,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或認為被害人就是要這樣,你就是要死刑、給個交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