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證是必要的嗎?三度採用、也三度廢除,英國怎麼看待身分證

2018-05-03 20:40
英國工黨政府於2008年推出的身份證樣本。(BBC中文網)
英國工黨政府於2008年推出的身份證樣本。(BBC中文網)

一樁陳年移民案讓英國內政大臣黯然下台,也激活了各界對另一個陳年方案——身分證的討論。

兩位曾經在工黨執政期間擔任內政大臣的政壇老將查爾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和艾倫·約翰遜(Alan Johnson)聯名撰寫公開信,呼籲以保守黨為執政主體的英國政府重新考慮使用身分證。

他們二人在英國《泰晤士報》上刊登的公開信認為,引入身分證將能防止英國今後再次出現移民問題引發的危機。

與此同時,另一位前內政大臣、保守黨的肯·克拉克(Ken Clarke)也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如果沒有身分證制度,要控制非法移民就不可能」。

第一次

從歷史角度來看,英國對身分證制度的反感似乎由來已久。

英國曾經三次引入身分證,但又三次廢除身分證。至今英國與丹麥、愛爾蘭一起是歐盟國家中僅有的三個不實行身分證制度的國家。

其他歐盟國家有的要求所有居民必須持有身分證,有得國家則有身分證,作為居民身份文件的選項之一。

英國第一次推出身分證制度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這一制度能得到內閣的支持,全因戰時情況特殊。為了準確了解究竟有多少男性可以服兵役,英國根據《全國登記法》在1915年7月首次推出身分證。

這一相當於人口普查性質的身份登記制度,在完成了自己的既定任務後,於1919年7月被廢除了。

當然,這個制度最大的歷史作用之一在於它搞明白了當時英國英格蘭和威爾士共有1,413,900 男性適齡參軍。

第二次

20年後的1939年,英國再次處於戰爭狀態——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政府於當年9月再次引入身分證制度。

這一身分證制度的推行旨在達到特殊緊急狀態下的三大目的:協調全國服務系統、安全系統以及管理物質配給。

當年的身分證上面有名字、地址,但是沒有持有人的出生日期。

身分證上註明,持有人必須好好保存,16歲以上的還必須隨身攜帶,以備檢查。

戰時人們為了物質配給對身分證所持的接納態度在戰後開始有所改變。1950年,一樁轟動全英國的身分證案標誌著英國廢除身分證行動的開始。

對簿公堂

1950年,54歲住在倫敦北部的清潔公司經理克拉倫斯·威爾科克(Clarence Willcock)被警察哈羅德·馬克爾(Harold Muckle)攔下,要求出示身分證。

威爾科克拒絶了。警察要求他在48小時內到警察局出示身分證。

威爾科克回答說:我不會帶身分證去任何警察局。

1951年,這一官司被打到英國高等法院。當時的首席法官戈達德爵士(Lord Goddard)說,戰時的身分證制度繼續執行,讓很多公眾覺得「很煩」,「有把守法公民變成犯法者的傾向」。

他還說:「我們國家一直自豪於警民之間的和諧關係。身分證會把民眾放在警察對立面,讓民眾傾向於給警察製造障礙而不是提供協助。」

2005年10月18日,反對身份證的民權活動人士在倫敦議會廣場示威。標語牌上寫著:大錯特錯。
2005年10月18日,反對身分證的民權活動人士在倫敦議會廣場示威,抗議布萊爾領導的執政工黨推出身分證計劃。標語牌上寫著:大錯特錯。

1952年邱吉爾領導的保守黨執政期間,英國決定廢除身分證制度,「讓人民得自由」。 (相關報導: 新版國民身分證設計網路票選開跑 未規定加入國旗、國號 引發外界質疑 更多文章

第三次

2001年,美國發生震驚全世界的911事件後,反恐成為西方的國政大計。當時執政的英國工黨收緊安保與移民,身分證再次被認為是應對危機的有效方法。

2002年7月,工黨政府當時的內政大臣大衛·布朗基特(David Blunkett)宣佈了身分證方案,將其重新命名為「福利證」,主要希望通過這一體系讓民眾獲得福利和各項服務。

然而,這一方案經過六年的時間醞釀,在2008年得以落實,發出了第一批證後不久,執政工黨就在2010年的大選中落敗。

由保守黨和自民黨組建的聯合政府上台後,很快便廢除了這一身分證計劃。執行這一廢除行動的,恰恰是特里莎·梅伊,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現在的英國首相。

民權運動

普遍認為,英國的第三次身分證計劃應該算是一百年來執行得最為認真地一次:不僅經過長時間的討論醞釀,而且當年啟動投入了3億英鎊的巨資。

舊身份證
1951年,英國首席法官戈達德爵士說,我們國家一直自豪於警民之間的和諧關係。身分證會把民眾放在警察對立面,讓民眾傾向於給警察製造障礙而不是提供協助。

然而,這一計劃可謂生不逢時。911事件後,英國工黨布萊爾政府加入美國發動的反恐戰爭,讓英國民眾捍衛人權、捍衛民權和自由的情緒高漲。

而民眾的情緒,在大選氣氛下,得到當時在野的保守黨和自民黨的大力支持。這就為後來兩黨組建聯合政府後迅速廢除身分證計劃埋下了伏筆。

實際上,英國每一次引入身分證計劃,都引發社會各界對當局有可能侵犯自由和民權的呼聲和警告。

正如英國記者兼作家彼得·希金斯(Peter Hitchens)所寫:身分證是對自由(liberty)的蔑視。「身分證對遵紀守法的公民造成的威脅遠遠大過對恐怖分子的威脅。」

「引入身分證將標誌人們隱私的終結,也標誌英格蘭的終結。」

應該說,英國上下認同這一觀點的人不在少數。

在移民問題讓身分證計劃再次成為英國社會一個熱門話題的時候,英國保守黨議員賈可布·里斯-莫戈(Jacob Rees-Mogg)說了這樣一番話,很好地體現了英國人對身分證的警覺和牴觸情緒。

他說:「如果你有身分證,警察就可以在任何時間盤查你是誰,你在幹什麼。」 (相關報導: 新版國民身分證設計網路票選開跑 未規定加入國旗、國號 引發外界質疑 更多文章

「這不是英國的做法。」

更多文章
大學自治的輓歌》「蔡董投管董」有法律疑慮?學者:遴選決定沒有理由被推翻
陳水扁獲准出席餐會 中監要求:不得錄影談話、結束後須立即返家
兼任獨董爭議 陳良基澄清:當時適用舊法,一切合法
施威全批科技部遮掩事實成幫兇 向監察院檢舉吳茂昆違法赴中證據
強調保障大學自治等於挺管中閔?謝長廷傻眼:怎麼會這樣斷章取義?
內政部擬為基層警消加薪 銓敘部提兩項疑慮
從諧星到金馬影帝,急流勇退投入公益,當義工35年的孫越留下4個字,讓人敬佩無比
BBC事實查核》世界新聞自由日 國際記者組織:2017年記者死亡人數來到10年最低
台大欲提行政救濟 教育部打槍:未發公文非行政處分、無法救濟
關心地方文化設施現況 李進勇現勘李萬居故居
潮警金牌緝毒雙雄 毒蟲無所遁形
奪走800條人命,西歐最後「反抗軍」走入歷史 巴斯克分離組織「埃塔」宣布徹底解散
全國第47屆中華盃國小師生排球賽 屏東點燃戰火
推動非核家園、能源轉型 賴揆提四大核心面向
蔡英文參訪台中「共好社宅」 期許生育率破台北社宅紀錄
反拔管!台大「新五四運動」號召罷課21分鐘 已有萬人響應
擺脫「塑」縛 54台東無塑日響應環保
第一屆活水湖長泳嘉年華6日登場 千餘泳友台東共游
特立獨行也要理直氣壯!連俞涵散文獨白一窺「最怪女演員」內心自我
捅出臉書個資外洩醜聞馬蜂窩!「劍橋分析」流失所有客戶,宣告破產終止營運
「一天留3小時來思考,是吧?」張茂桂籲反拔管想想:教授當獨董算什麼公共服務?系院校支持還「作莊吃紅」
瑞典學院捲入性侵、洩密疑雲 諾貝爾文學獎今年可能停辦!
【影音】韓國最道地的美味都在這!盤點廣藏市場4大人氣美食,不吃會後悔!
擔任一日早餐店員 侯友宜以荷包蛋喻雙北:蛋白蛋黃融一起,成共生共榮大家庭
黨政人士:提名姚文智可能大增,黨內上下要共同承擔
竹苗「雁行計畫」起飛!148家醫療院所「雁行醫療照護團隊」成軍
打開家門讓愛住進來!竹市招募愛心寄養家庭
Line一下!大學生揪團投入5月玉荷包採收
西班牙佛朗明哥天后睽違13年再度來台 重新詮釋卡門一角
「川金會」地點二選一拉鋸戰!川普想逛板門店,金正恩請他來平壤
拔管風波延燒 謝長廷:保障大學自治是絕對必要的
自己的捷運自己蓋 三環三線列車票選開跑
餐飲新秀最佳推手 吸引國內品牌飯店搶人才
中市花博災防演習 蔡英文肯定並要中央全力支援
現場可能有抗議 柯文哲確定不出席明日凱校餐會,另擇期與陳水扁見面
「挖鼻孔你戴手套嗎?」男人不愛戴套5大藉口,性治療師一一打臉!
《厲害了,我的國》宣揚「一帶一路」中國夢,非洲鞋廠員工打臉「連副手套都不捨得給」
NBA》渴望冠軍!克勞佛拒絕球員選項 柯柯斯柯夫掌太陽兵符
台北文學閱影展 主題人物巴布狄倫、三島由紀夫多面向展出
做好不被禮讓準備?柯文哲:我什麼準備都沒做
加麵免費、叉燒鋪滿整碗公,台北街頭5家日本「原味移植」拉麵店,保證最道地!
教科書不再批判北韓?板門店峰會後,南韓準備修改歷史課本爭議內容
NBA季後賽》安比德對球迷有怨言? 質疑重建期沒人支持76人
台中電廠煤灰填埋造陸 彰濱環境受挫 環團籲提減媒期程與修法
醜聞之後》臉書狂推新服務,劍橋分析卻毀了!破產倒閉仍喊冤,紐約辦公室人去樓空…
「朱侯牌」奏效!新北市前副發言人葉元之議員初選突圍成功
「只要美國退出,就沒有任何協議!」伊朗駐英國大使放話,核子協議岌岌可危
生孩子後重回職場有多難?同工不同酬、遭公司刁難,三成媽媽嘆:若能重來,不生了
親自捉刀「清華宣言」?龍應台:張冠李戴,污衊師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