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韓豫平VS.陳水扁

2022-04-23 15:20
疫情升高,民進黨為國務機要費除罪,五分鐘初審通過會計法修正,朝野立委爆發激烈推擠拉扯。(顏麟宇攝)
疫情升高,民進黨為國務機要費除罪,五分鐘初審通過會計法修正,朝野立委爆發激烈推擠拉扯。(顏麟宇攝)

就在立法院朝野立委為國務機要費除罪化的會計法單一條文修正案大打一架,五分鐘通過初審後四十八小時,蔡英文總統批示特赦「挪用官兵加菜金」遭貪汙罪重判四年半的前國軍少將韓豫平及士官張淯森,看在爭取特赦迄不可得的前總統陳水扁眼中,大概免不了百感交集;然而,拿韓豫平對比陳水扁的「犯行情狀」,百感交集的應該是國人。

恐龍審檢,不知何為「軍人眷屬」

韓豫平少將的情況非常簡單,就是用了一筆國軍官兵加菜金宴請部屬,及到營探視的部屬妻兒,而他被判定「貪汙」的理由,就是因為部屬妻兒三人的餐費二千八百八十元,被判定為「挪用」,這已經遠遠超乎一般人對國軍加菜金適用範圍的理解,遑論國軍加菜金是連「部外支援單位」都可領用,如協助救災的地方消防局,怎麼可能軍人眷屬用加菜金吃頓飯都成了「貪汙」?法院判決認定三位妻兒是「民間人士」,這不只是對國軍認知缺乏常識,而是對人情義理完全處於恐龍狀態,檢察官和法官大概不知道中華民國有《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甚至對「家屬」的法律定義都一頭霧水,而且,一路從檢察官恐龍到法官,如果這樣的判決能成立,不要說鼓勵國軍忠誠國家人民,誰要當兵誰是笨蛋。

韓豫平和張淯森為了二千八百八十元招待來營探視的部屬妻兒,纏訟七年始得定讞,在這七年中,造成兩個家庭多大痛苦?若要照「犯行金額」比例原則,纏訟十六年能保外就醫迄今的陳水扁,雖感痛苦,應該也難有微詞。陳水扁所涉「弊案」多達十一起,在這十多年中,四案有罪定讞,二案無罪定讞,還有五案因為他稱病停審而無法定讞,國務機要費是其中之一,依照現行法律,陳水扁爭取特赦的前提就是諸案判決定讞,僅此一端,陳水扁既不能怪讓他保外就醫的前總統馬英九,也不能怪默許他一再延長保外就醫甚至聲請停審的蔡英文總統,怪只能怪自己沒有勇氣走完法律程序。

就拿國務機要費案而言,更一審亦曾判貪汙無罪,換言之,他不是沒有機會為自己爭取更有利的判決,而諸多未結案件不論有罪無罪,都要定讞後,總統才有考量特赦的可能。要談「挪用」,韓豫平的二千八百八十元,大概連發票給陳水扁核銷的資格都沒有,總統府每年定編的國務機要費高達三千萬到五千萬之譜,這是多大的一個數目?身為總統一手伸進國庫,一手伸向企業界,套用總統府的說法:「難符國民正當法律感情」,這是陳水扁不能不面對的窘境。 (相關報導: 風評:陳水扁有精氣神開記者會,何不好好出庭了結舊案 更多文章

20220422 -總統蔡英文特赦前陸軍花防部參謀長韓豫平少將及士官張淯森 , 當事人韓豫平22日出面說明。  (柯承惠攝)
總統蔡英文特赦前陸軍花防部參謀長韓豫平少將(見圖)及士官張淯森 。 (柯承惠攝)

特別費除費最大受益者是民進黨公職

立法院五鐘完成國務機要費除罪條款修法後,陳水扁有感而發表示,當年他寧願「一個人留做人質,讓所有人都先除罪」,而最大的受益者是馬英九,「他(馬英九)的市長特別費也一併除罪」,這又混淆視聽的說法,當年國務機要費案爆發,陳水扁(或民進黨)發動以特別費圍剿馬英九,國民黨群起反擊,糾出其他綠營首長特別費,舉國首長都陷入特別費風暴,重點是,馬英九是在特別費除罪化之前走完法律程序,以大水庫理論為自己爭得清白,部份民進黨首長援用這套說法 或不起訴或判決無罪,重點是,在特別費除罪化之後獲得無罪判決或不起訴者,都是民進黨首長,包括前副總統呂秀蓮、前行政院長游錫堃、前外交部長唐山,及一缸子政務官,民進黨公職才是最大受益者。

此外,根據會計法「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各機關支用之特別費,其報支、經辦、核銷、支用及其他相關人員之財務責任均視為解除,不追究其行政及民事責任;如涉刑事責任者,不罰。」這次修法增列下開時限前的「機要費」經辦人員不罰,即為首長謀發票者不罰,而非首長以此「貪汙」不罰,至於有沒貪汙,那要證據說話,陳水扁不上法庭,哪來自證清白的可能?簡單講,為陳水扁謀發票的總統府幕僚們的除罪,和陳水扁是不是「人質」是兩回事,更重要的,特別費除罪,民進黨首長的幕僚們受惠皆不罰,唯一「遭罪」的是馬英九特別費的經辦人員余文,他未因特別費除罪而免除牢獄之災,真要說「人質」,余文才是真正的「曾為人質」。

陳水扁始終想不通,為什麼馬英九或其他綠營首長特別費能用大水庫解套,而他不能,一個關鍵前提,首長特別費依位階數萬到十數萬不等,就金額數目很容易證明特別費進個人帳戶後,轉出支用公益或公用的數額高於特別費,國務機要費數千萬,加上與扁家有金錢往來(不論是獻金或者現金),動輒億來億去,擺官邸不夠還有洗到國外的,陳水扁如何證明他用於機密外交、大陸民運人士、民間團體、或者犒勞部屬的錢來自他的大水庫? (相關報導: 風評:陳水扁有精氣神開記者會,何不好好出庭了結舊案 更多文章

為了扁家諸案,疫情急遽升溫之際,民進黨立委為陳水扁的國務機要費大打一架不夠,監察院長陳菊也無端受累,被爆出在監委群組中關切此案,還打電話給相關立委,當年陳水扁女兒陳幸妤大駡「民進黨誰沒拿阿扁的錢」,陳菊巧不巧就是被點名的人之一,而陳菊也未否認,因為身兼民進黨主席的陳水扁,為候選人提供資源「很正常」,只是如今已成職司整飭官箴的監察院首長,陳菊的關切即使未達國民黨痛駡的「沒資格再任監察院長」,確實也沒有必要為機要費除罪致電立委表示關切,這就是典型的沒事找事,民進黨陪著陳水扁打消耗戰,只可嘆賠上的是憲政機關的獨立公正形象。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2023晴光市場美食推薦》老饕最愛的4家必吃名店!油飯、紅豆餅、切仔麵…銅板價就能吃到飽
「索羅門夾在中美之間雙邊獲利」 黃暐瀚:台灣也應學習這思維
索羅門與中國簽約引澳洲恐慌?郭正亮揭其地緣價值重要性
林佳龍表態參選台北市長把路走死?他曝「對槓蔡英文」最慘下場
你一週自慰幾次?研究證實適度DIY有6大好處,不用另一半也能絕頂升天
陳昭南專欄:天下大亂形勢大好,習藉抗疫封城,20大連任手到擒來!
唐付民觀點:「大國意識」禍害人類文明的原因
水槽淹水,水流越流越慢怎麼辦?簡單3招讓它快速恢復通暢,徹底擺脫淹水悲劇
林進嘉觀點:新台灣模式,自主應變?自求多福?
顧爾德專欄:五一不罷駛,先化解炒地皮質疑而非急找「類火車」
劉性仁觀點:從民族主義看俄烏衝突
林庭瑤專欄:「華視出包」更是陳耀祥的照妖鏡
觀點投書:小市民看疫情,時中大人看著辦
觀點投書:拜登民調續跌卻想連任,美歐擬定戰略全面脫鉤俄國
李怡專文:以理性思考抗擊媚俗言論
觀點投書:三問中選會
觀點投書:邢泰釗必須拿出真功夫
觀點投書:道德淪喪的戰爭,禍國殃民的開始
世俗權力來自上帝,人民皆需服從:《王權劇場》選摘(1)
老外說「make good」不是稱讚你「做得好」!多數人常搞錯的4句英文用語,誤會了超尷尬
交友軟體真的可以找到真愛嗎?遇到對的人其實不難,兩性專家曝66%的人都這樣想
台北市議員黃郁芬確診!打完3劑仍染疫 辦公室同仁也有症狀
新北市紀錄片獎13部優選影片揭曉 10月下旬公布前三名得獎者
提升校園藝文風氣 修平科大辦黃文棟老師藝想世界個展展35件作品
台中肉品市場轉型主題共融公園 活化城市空間
居隔、檢疫期滿改快篩!指揮中心6大防疫新規一次看
上線才1個月就夭折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關閉串流服務CNN+
北市公布新防疫戰略 柯文哲揭4原則:確診待在家,有症狀再送醫
台積電美國新廠徵才 這項要求讓外國人卻步
鄭宏輝中研院請益之旅 翁啟惠讚:被抹黑的人更應該堅持到底!
中市本土確診183例 市府今啟動輕症及無症狀確診者居家照護
振興最後倒數!全國電子推10連發晚鳥優惠 空調可省近萬元
中市府宣示「2050台中淨零」 6大部門設定零碳路徑
揭華視「悲哀之處」 王世堅:有這種國家電視台,還需要共軍打過來嗎?
世界地球日多個產學及民間社團台中 永續公益、氧好地球公益活動
新北首座! 中和動物之家屋頂太陽能光電化 永續能源回饋寶貝犬貓
《經濟學人》悼念彭明敏:為「一台一中」理念奮鬥的台獨倡議者
市定古蹟碧潭吊橋化身樂高模型 首站至新店國小學童樂瘋了
寶高智慧產業園區一期正式啟用、二期蓄勢待發 將創造年產值近300億元
【下班經濟學】不吃藥、免開刀!骨科名醫教你3招甩開骨質疏鬆:避免跌倒、關節炎!
聯合國改革》美國、英國支持提案: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動用否決權應說明原因
世界地球日》朱立倫提倡環保杯、謝國樑訪海廢創作金工設計師
楊志良欲捐千萬劑快篩 陳時中稱未收到申請:不會因中國製就不給過
立院辦公室同仁確診 高虹安隔離10天
今年本土確診人數突破2萬 全國剩這6縣市案例未破百
4年沒刷存摺!他不解「網銀方便為何要定期補登」,過來人曝1用途無法取代
台中海線首座社宅 梧棲三民好宅歡喜入住
AIT處長孫曉雅:台灣是公認的全球環境領導者!美國創新中心年度論壇「世界地球日」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