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物處理危機,政府與民間如何解決?

2018-07-27 09:23

? 人氣

垃圾何去何從?政府、民間應該要理性對談。(Photo by Emmet from Pexels)

垃圾何去何從?政府、民間應該要理性對談。(Photo by Emmet from Pexels)

垃圾到底要往哪裡倒?縣市鄉鎮互相拉鋸的新聞時有所聞,更有業者將事業廢棄物私自掩埋,或者規避稽查事件,出現在輿論的頻率越來越高。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葉欣誠教授指出,事業廢棄物無處可去的威脅,事實上在多年前已經可以預見。然而,我國目前環境影響評估機制運作成熟,民眾權利意識高,各方科學資訊公開,相關議題的討論亦熱烈,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要通過環境影響評估著實不易。此外,無論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均需考慮選舉的得票率,以取得執政的機會,使得「掩埋場不要在我家旁邊」這樣的「鄰避效應」高度發酵,事業廢棄物掩埋場廠的設置非常困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建智知識管理公司舉辦「環境教育專家對話論壇」。右起,主持人建智公司總經理余佳璋,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長葉欣誠、北科大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張添晉。 (圖/Agnes Chen攝)
建智知識管理公司舉辦「環境教育專家對話論壇」。右起,主持人建智公司總經理余佳璋,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長葉欣誠、北科大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張添晉。 (圖/Agnes Chen攝)

葉教授也認為,社會須要願意面對真實的廢棄物掩埋場即將滿載的問題壓力、這壓力引發的各種欺騙違法與破壞環境的作為、媒體效應與政治影響力組合而成的議題操作、中央與地方選舉生態下的意見傾斜等,能夠強調科學精神與民主參與機制的整合,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問題」,事業廢棄物處理才能不再成為一個倒數計時中的定時炸彈。

但在政府主管機關的權力下,決定廢棄物掩埋場能否設置的過程中,建業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王晨桓指出,行政機關應該要更重視專業意見,但刻意忽視專業意見,也是目前國內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申請人所面臨問題。

例如,業者若依照專業機構的意見辦理,相關團體及主管機關只要以一句「有影響環境之虞」,這種不確定、或者僅片面推測的意見,就可能讓申請人必須疲於奔命地解釋。如果行政機關的決定,沒有具體依據就排斥專業意見,這樣就有裁量或判斷上的瑕疵。王律師指出,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於102年度訴字第247號判決,就提到申請的核准與否,行政機關會進行資料收集、研判及法律適用,這屬於行政預估範疇,而有判斷餘地,但相對的行政機機關也必須在判斷過程中,負有說明義務,就其認定之事實為必要舉證,這樣才能讓法院尊重行政機關的判斷。

建業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王晨桓。(圖/Agnes Chen攝)
建業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王晨桓。(圖/Agnes Chen攝)

王律師認為,簡單來說,如果查證及論述空洞化,沒有辦法被檢驗,甚至擠壓公共政策形成空間,其實無助於解決問題。環境法治國的概念妥適運用,當然有助於環境永續,但如果行政權打著環保之名,卻另有所圖,或者高舉環保旗幟卻沒有科學根據,預防原則很可能遭政治人物或民粹所用,依法行政的高牆也可能遭侵蝕殆盡,猶如一場權力鬥爭的紙牌屋戲碼。

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張添晉則認為,中央與地方政府對環境政策的執行標準時有變化,法規仍有模糊地帶時,政府能否就其政策對民眾做出充分而清楚的說明,讓持不同觀點的人與團體進行對話與辯論,並能讓社會大眾了解且正式對話平台進行理性溝通的認識,相當重要。

但王晨桓律師也從其處理案件的經驗指出,主管機關或地方政府,面對環境議題或者開發案,時而採取擱置或者鋸箭法方式處理,政府躲在民眾的背後有其盤算,這樣也不是很妥當,利益平衡固然重要,但不能拖太久,對解決問題幫助不大。另一方面,法官處理有這些具有爭議的議題,也是歷經挑戰,王晨桓律師認為,法官要在各種專業中尋求判斷基礎,其實相當困難,如果科學性討論不足,就需要更多的辯證。王律師也強調,值得注意的是,主管機關如果不相信專業看法,問題就更嚴重;例如針對開發案場址,到底有沒有斷層通過,經常需要科學依據,假若連國家級的地質調查所所表述的意見,行政主管機關都不採信,問題將更為棘手。

台灣社會經常對於廢棄物處理,還欠缺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
北海道札幌市MOERE沼公園,原為佔地187公頃,掩埋量270萬噸之廢棄物掩埋場,掩埋場封存後23年復育為大地雕刻公園。(圖/建智知識提供)

至於近期也出現遭汙染的土地該如何再生利用,能否作為掩埋場場址的話題,也受到矚目,國內環境與環工學者多有探討,而「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法」目前規定相關應變、管制、限制處分、可否變更使用等基本框架,特別是除非整治場址已經解除列管,否則不得有開發行為,是為重要原則。在相關政策及法規還未修改,並具備足夠誘因促使開發再利用,王律師認為這類問題的評估,還是必須先從法律明文規定上探討,現階段各界仍不應僅以想像的方式去看待。

葉欣誠教授則另在論壇中呼籲,環境保護與災害防治等議題,仍應該以科學為基礎,以議題作為載體,思考如何解決我們的生活,更重要儘管不一定每個人都懂,但環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透過良性對話,透過直接溝通,媒體輿論的討論,降低對立的可能,最終目的是,從啟發朝向衝擊為方式(from inspiration to impact),造成正面的改變及影響,這種以全面、系統,與解決問題導向的核心思維,同樣適用於事業廢棄物管理議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