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勿忍痛 每年進行神經病變及足部檢測 遠離截肢風險

2017-11-07 16:03

? 人氣

嘉賓合照-台灣疼痛醫學會林峰盛秘書長、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執行長、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杜思德理事長、台灣神經醫學會林永煬秘書長(由左至右)(圖/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提供)

嘉賓合照-台灣疼痛醫學會林峰盛秘書長、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執行長、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杜思德理事長、台灣神經醫學會林永煬秘書長(由左至右)(圖/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提供)

 家中糖尿病長輩是否經常抱怨手腳麻、刺痛,甚至有蟲爬感,亦有可能如被「電到」的感覺?這些影響生活品質的症狀,其實有可能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周邊神經病變上身!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台灣神經醫學會以及台灣疼痛醫學會,偕同衛教大使蔡振南特於世界糖尿病日前夕,共同呼籲糖尿病患者,應提高警覺注意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in, 簡稱DPNP)症狀,定期接受神經病變及足部檢測,及早接受正確診斷及治療,遠離截肢的威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手腳末端出現麻、刺、燒、緊、電等異常症狀並影響睡眠時 應立即求醫

   DPNP症狀的表現方式因人而異,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暨鹿港基督教醫院杜思德院長指出,DPNP臨床症狀通常表現於兩側手指、手掌、腳趾、腳掌,且會往軀幹蔓延,多數患者會出現麻木感、針刺般疼痛、燒灼感、緊束感疼痛、觸電般疼痛及蟲爬感等症狀,這種神經痛的現象在夜晚、天氣太冷或太熱時會更嚴重,影響患者睡眠與行動能力[1],造成長期倦怠、心情憂鬱,以致生活品質低落。

糖友勿漠視身體發出的疼痛警訊或自行服用止痛藥物 主動告知疼痛感受並定期接受檢查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與年齡、糖尿病病期,血糖控制不等均有關係,且好發於四肢末端。研究結果證實,隨著罹病時間增加,高達五成的糖尿病患者將發生糖尿病神經病變,其中約有二~三成的糖尿病患者會因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引發疼痛[2]。

台灣神經醫學會秘書長暨台北榮總神經內科林永煬主任說明,藉由簡易的篩檢量表、臨床感覺測試及神經學精密檢測,對大、小神經纖維功能(如振動感知、感覺測試、壓力感知和踝反射等)進行測試,早期偵測出神經病變以及確定疼痛症狀的嚴重程度[3],再視檢查結果,安排神經內科一同會診。林主任提醒,一般止痛藥無法處理糖尿病周邊神經痛,患者身體出現疼痛情況,應立即就醫檢查,切勿聽信坊間或網路資訊,擅自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執行長則提醒,糖友除了積極控制血糖之外,更應該定期接受足部及周邊神經病變檢測。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2015年提出的臨床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在首次確診後,每年應接受糖尿病神經病變檢測;而第一型糖尿病患則應在確診5年後,每年接受檢測。

   今年為擴大宣導,特別邀請蔡振南擔任衛教大使,分享其至親因周邊神經病變而截肢的經歷,並呼籲糖友定期檢查、及早診斷治療;此外,也邀集超過20位銀髮族拍攝【跟上「腳」步作夥來 揮別疼痛說拜拜】衛教影片,藉由音樂及簡易舞步提醒糖友檢查與治療重要性。

[1] 台灣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臨床指引P11、P24

[1]台灣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臨床指引 序

[1] 台灣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臨床指引第三章P23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