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臺灣經濟的奇蹟箱子  一探高雄海運發展的歷史風華

2019-05-30 16:39

? 人氣

從高雄港俯瞰大船入港。(圖/高史博典藏提供)

從高雄港俯瞰大船入港。(圖/高史博典藏提供)

「大船大船貨色載滿滿,今日順風駛入港」歌曲《大船入港》道出繁忙的港口一景。那麼,大船是用什麼裝載貨物入港呢?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高史博)帶你一探高雄貨櫃海運發展50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高雄港的上空俯視,一艘艘貨船載著像積木般的彩色貨櫃,在領港員引導下進出海港裝卸,這些「小箱子」撐起了臺灣經濟奇蹟。高雄港是臺灣重要國際商港,也是亞太地區第一個獲得歐洲海港組織(European Sea Ports Organization, ESPO)生態港認證的港口。近60年來,貨櫃海運徹底改變世界的運輸技術與經濟模式,奠定臺灣在世界海運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也促成臺灣工業經濟的發展。1969年高雄港設立貨櫃碼頭並快速躍上國際舞台,至今「貨櫃」已成為高雄特色之一。

1956年美商海陸公司(Sea-Land)首度將貨櫃運用在海運,並曾裝卸貨櫃於高雄港,使貨櫃運輸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而今海陸公司已併入全球最大的貨櫃運輸公司─丹麥馬士基航運公司(Maersk)。此低成本、減少貨損和失竊機率的運輸方式,促使歐、美工廠轉移至亞洲國家,不僅改變全球貿易型態,更是1970年代至今亞洲四小龍、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重要推手。高雄港興建貨櫃碼頭後,在長榮、陽明、萬海等國內航運公司的靈活經營及努力之下,一度位居世界第三大貨櫃港。

高雄港第一貨櫃中心貨櫃存放場。(圖/高史博典藏提供)
高雄港第一貨櫃中心貨櫃存放場。(圖/高史博典藏提供)

依臺灣港務股份有份有限公司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高雄貨櫃運輸量佔全臺68.18%,為臺灣主要運輸貨櫃的港口。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郭添貴總經理提及貨櫃碼頭擴建將提升高雄港競爭力,而高雄港意象即是「鋼」、「貨櫃」,透過高史博爬梳高雄貨櫃歷史,即使在大環境影響之下,自103年起仍連續5年運貨量突破千萬TEU(注:20呎標準貨櫃,計量單位),足見高雄港實力。

2020年高雄港即將推動可停靠2.2萬TEU貨櫃輪、規劃5座深水碼頭、碼頭長度達2415公尺的第七貨櫃中心,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表示,105年長榮海運已與其他三家國際航商合組海洋聯盟(Ocean Alliance)後,聯盟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二。未來海洋聯盟船隊陸續泊靠第七貨櫃中心後,必能帶動新興的轉口櫃市場,為高雄港再創另一個成長高峰。

從工業發展到藝文創生 見證貨櫃海運的五十年

臺灣四面環海,國土面積與天然資源有限的情形下,向海洋發展是必然,自古以來即有成熟發達的海上貿易,近年在打狗港發現的「臺灣關地界碑」即可證明。崴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曾俊鵬董事長肯定貨櫃海運對於臺灣經濟的重要性,在國土面積不大的臺灣,創造了奇蹟與驕傲,透過相關的歷史保存與展覽,見證高雄貨櫃海運的五十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