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揭曉.邁向脫歐終局
2019年12月12日,英國國會大選.首相強森獲得重大勝利,將帶領英國在2020年1月底之前脫離歐洲聯盟!
01

「讓我們開始療傷吧!」保守黨取得逾30年最大勝利 英相強森:國家健保是選後優先事項

英國國會下議院大選12日舉行,執政黨保守黨取得逾30年來最大勝利,獲得過半數席次,一共拿下365席,一舉增加47席,而第二大黨工黨遭受近百年來最大挫敗,僅拿下203席,丟掉59席。英國首相強森在選後表示,英國該開始治癒脫歐所致分歧造成的傷痛,並聲稱國家健保議題列為選後優先處理的事項。

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帶領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取得大勝,得票率是43.6%,略高於2017年的得票率,這是繼1987年時任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以來保守黨取得的最大勝利。

強森:NHS是優先事項

強森13日感謝那些投票給保守黨的選民,並呼籲開始治療脫歐(Brexit)帶來的傷口:「經過3年半的時間,這場辯論越來越枯燥乏味,我呼籲雙方每一個人都設法結束辯論,讓療傷開始吧。」強森原本在選後表示二次脫歐公投的理由已經不存在,親歐派人士應該不再提起此事,但他13日下午的演說改變了語氣,聲稱他希望留歐派了解,保守黨政府「絕對不會忽略你們對歐洲其他國家溫暖與同情的正面好感」。

強森表示國家健保(NHS)是保守黨政府在大選後優先處理的事項:「事實上,我知道現在英國人民最優先考量的重點是國家健保,因為我已經從國家的每個角落清楚地聽到了。」

工黨遭遇近百年最大挫敗

脫歐問題削弱了英國傳統的黨派忠誠(party loyalties),英格蘭北部與中部地區是工黨「紅牆」(Red Wall)的大本營,「紅牆」地區的選民在2016年大多支持脫歐,而工黨對於脫歐模稜兩可的立場讓許多選民決定拋棄工黨,改投保守黨,導致「紅牆」在12日大選被攻破,這是英國脫歐效應最明顯的表現。

2019年12月13日,英國國會大選結果出爐,保守黨大勝,首相強森表示將會全力拚脫歐。(AP)
2019年12月13日,英國國會大選結果出爐,保守黨大勝,首相強森表示將會全力拚脫歐。(AP)

英格蘭北部伯恩利鎮(Burnley)48歲的居民休斯(David Hughes)向《路透》(Reuters)表示,他先前一直支持工黨,但這次被強森(Johnson)的口號「搞定脫歐」(Get Brexit done)說服,於是在12日的大選支持保守黨。休斯說:「人們希望解決英國脫歐問題,我認為強森會解決這件事。」

英國首相強森(美聯社)
英國首相強森在這次大選的口號是「搞定脫歐」(Get Brexit done)(美聯社)

工黨遭受1935年以來的最大選舉挫敗,得票率為32.2%,比2年前減少了7個百分點。工黨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表示,他對大選結果感到「非常難過」,並暗示將在明年年初辭職。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2

「英國不能強迫我們蘇格蘭人一起脫歐!」英國大選「蘇獨」政黨表現亮眼,蘇格蘭要求再辦一次獨立公投

蘇格蘭首席部長史特金。(美聯社)

蘇格蘭首席部長史特金。(美聯社)

英國12日舉行國會下議院大選,由現任首相強森領導的保守黨大獲全勝、目前已經掌握篤定過半的363席,強森念茲在茲的「硬脫歐」可望在明年1月實現,不過由於主張「蘇獨」的蘇格蘭民族黨可望包辦蘇格蘭選區的8成議席,這讓蘇格蘭首席部長史特金再度對中央喊話:我們要再辦一次獨立公投!

蘇格蘭首席部長史特金(左)。(美聯社)
蘇格蘭首席部長史特金(左)。(美聯社)

蘇格蘭政府曾在2014年9月舉行獨立公投,試圖從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獨立出來。對於選票上的提問—「蘇格蘭是否應該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Should Scotland be an independent country?)最後有55.3%反對,支持者僅44.7%,蘇格蘭的獨立大業於是功虧一簣。

2016年,英國在世人的驚嘆聲中通過脫歐公投,但62%的蘇格蘭人投下留歐票,蘇格蘭的32個選區更全部都是留歐派勝出。由於與英國主流民意完全背道而馳,這讓蘇格蘭民族黨再次看到獨立契機,開始醞釀二次獨立公投。蘇格蘭民族黨黨魁史特金不斷與時任英國首相的梅伊交涉,希望她同意蘇格蘭再次投票表決,但梅伊並沒有點頭。

蘇格蘭首席部長史特金3月31日致函英國首相梅伊,正式要求啟動二次獨立公投(AP)
蘇格蘭首席部長史特金曾致函英國首相梅伊,正式要求啟動二次獨立公投(AP)

在英國下議院的650個席次中,英格蘭有533席、威爾斯40席、蘇格蘭59席,北愛爾蘭18席。在2014年的獨立公投失敗後,蘇格蘭民族黨曾在2015年的下議院大選斬獲56席,一躍成為僅次於保守黨與工黨的英國第三大黨。當時認為這是公投失敗的民意反彈,不過蘇格蘭民族黨在2017年的下議院大選遭遇重挫,最後只拿到35個席次,雖然仍是蘇格蘭選區的第一大黨及英國第三大黨,但影響力顯然大不如前。

梅伊與史特金27日在蘇格蘭會面(AP)
梅伊與史特金27日在蘇格蘭會面(AP)

到了2019年底的這次大選,根據Ipsos-MORI的出口民調顯示,蘇格蘭民族黨這回倒是在59席中斬獲55席,待選票實際開出,該黨也有至少48席的表現(目前僅剩兩席尚未確定)。蘇格蘭民族黨除了在工黨與保守黨手中收復許多「失土」,甚至讓自由民主黨黨魁史溫森(Jo Swinson)以149票之差意外落馬,可見蘇格蘭民族黨這次的來勢洶洶。這樣的選舉結果,也給了蘇格蘭民族黨黨魁、蘇格蘭政府首席部長史特金(Nicola Sturgeon)要求獨立公投的底氣。

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與蘇格蘭首席部長史特金(Nicola Sturgeon)(AP)
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與蘇格蘭首席部長史特金(Nicola Sturgeon)(AP)

史特金表示,蘇格蘭人在這場大選中表明,強森政府惹出來的麻煩不該落在我們身上,英國也不該不顧人民意願,強迫蘇格蘭一同離開歐盟。史特金說,經由蘇格蘭人民的授權,她將致信強森請求舉行二次獨立公投。不過英國《衛報》也指出,強森幾乎不可能同意蘇格蘭議會進行獨立公投案的審查,此舉也將英國推向一場憲法危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3

保守黨大勝,英國明年1月一定脫歐!BBC預測:強森將衝刺進度,但陷入更艱困的貿易談判

英國12日舉行1923年以來首次的冬季大選,也是該國近來最重要的一場選舉,因為它被視為民意再次對脫離歐盟表態、能否走出脫歐泥淖的關鍵。根據出口民調,主張「硬拖歐」的現任首相強森可望率領保守黨在下議院選舉,斬獲過半數的368席。這意味著,英國的脫歐進程將可以全力加速,明年1月31日脫離歐盟基本上已成定數。

強森獲民意脫歐授權 柯賓黯然宣布將辭職

強森(Boris Johnson)表示,保守黨在這場「歷史性」大選中贏得「強而有力的新民意授權,以達成英國脫歐」,投票結果出來後,執政黨將立即啟動脫歐工作。強森已與歐盟達成《退出協議》(Withdrawal Agreement),接下來的任務是在英國脫歐大限前,於下議院表決通過,完成選民的託付。英國廣播公司(BBC)預測,保守黨占多數的國會最快下周表決。

最大反對黨「工黨」在選前有243席,出口民調卻僅剩191席,寫下40幾年來最難看的敗績,工黨領袖柯賓(Jeremy Corbyn)13日指出,英國大選結果使工黨「非常沮喪」,他也透露自己不會立刻辭職,將繼續領導工黨進行「反省」,但不會帶領工黨參加下一場國會大選。

2019年12月13日,英國國會大選結果出爐,工黨慘輸,工黨領袖柯賓表示未來會宣布辭職。(AP)
2019年12月13日,英國國會大選結果出爐,工黨慘輸,工黨領袖柯賓表示未來會宣布辭職。(AP)

脫歐後會發生什麼事?恐面臨更艱鉅貿易談判

《退出協議》是為英國脫歐奠定基礎的法律,但這協議通過表決只是英國邁向正式脫歐的第一步,後續還要面臨相當複雜的程序。以伴侶鬧離婚為比喻的話,《退出協議》等於是雙方同意離婚的意向書,至於財產怎麼分割、未來關係如何定義等後續事宜,都還沒敲定。

首先,英國要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議(FTA)。保守黨已表態,英國必須離開歐盟的關稅同盟(custom union)和單一市場(single market),並結束歐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對英國的管轄權,但同時希望英國商品和服務獲得更多進入歐盟的機會。歐盟方面,則可能希望英國的生產規範、勞工權益遵循歐盟法規。

2019年12月13日,英國國會大選結果出爐,保守黨大勝,首相強森表示將會全力拚脫歐。(AP)
2019年12月13日,英國國會大選結果出爐,保守黨大勝,首相強森表示將會全力拚脫歐。(AP)

BBC指出,雙方在貿易主權上的矛盾未彌合,FTA談判將比脫歐程序談判更加艱鉅,而歐盟與其他國家之間從未迅速談成,如此大規模且複雜的貿易協議。強森選前拍著胸脯保證,英國現行規則完全符合歐盟規範,因此談判應該很簡單,但批評人士指出,英國想完全擺脫歐盟規範,獲得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易的自由,這將使談判更加困難。

雪上加霜的是,雙方談判時間並不寬裕,歐盟需要數週時間才能取得其餘27個成員國與歐洲議會的一致同意授權,這意味著英歐正式貿易談判要等到2020年3月才開始。

此外雙方需要在6月底前達成最終自由貿易協議,依照《退出協議》,雙方將於6月舉行高層官員會談,討論自由貿易協定細節,英國必須在6月做出是否延長過渡期的決定。強森已經表態拒絕以任何形式延長過渡期,如果到6月底尚未達成任何貿易協議,那麼英國將面臨在2020年12月「無協議」脫歐的結局。

英國離開歐盟保護傘,英國脫歐。(AP)
英國離開歐盟保護傘,英國脫歐。(AP)
2019年12月12日,英國舉行國會大選,現任首相強森領導的保守黨大勝(AP)
2019年12月12日,英國舉行國會大選,現任首相強森領導的保守黨大勝(AP)

BBC預測脫歐時程表

2019年12月:首相強森將退出協議帶回下議院(保守黨占多數)表決,並獲得通過。

2020年1月31日:表定脫歐當天。英國當局著手與歐盟就未來關係展開談判。在持續到2020年12月底的過渡期內,所有現行規則保持不變,英國仍需要遵守歐盟規則,並繳納歐盟預算費用,但將失去歐盟成員資格。

2021年1月:若過渡期內,英國與歐盟締結自由貿易協定,英國完全脫離歐盟單一市場與關稅聯盟,雙方展開新關係。若沒有談成貿易協議,過渡期可以延長一兩年,但需經過英國和歐盟雙方同意才能延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4

英國大選》首相強森與保守黨高奏凱歌,英國可望明年1月31日脫離歐盟

2019年12月12日,英國舉行國會大選,現任首相強森領導的保守黨大勝(AP)

2019年12月12日,英國舉行國會大選,現任首相強森領導的保守黨大勝(AP)

英國12日進行數十年來最重要的一場選舉,現任首相強森領導的保守黨以「完成脫歐工作」訴求大勝,在國會下議院650席之中,斬獲過半數的365席,較選前298席大有長進;最大反對黨工黨慘敗,只拿到203席(選前243席),黨魁柯賓已承諾會在「下次大選」之前辭職。

強森(Boris Johnson)與保守黨(Conservative)獲得英國選民明確的託負,將全力推動國會通過強森與歐盟達成的《退出協議》(Withdrawal Agreement),在明年1月31日「脫歐大限」之前,帶領英國脫離歐盟。2016年6月,英國選民透過公投決定脫離歐盟,但3年半下來,脫歐進程陷入泥淖。

2020年1月31日之後,英國與歐盟關係將進入「過渡期」,實質運作大體上暫時維持現狀,但必須在12月31日過渡期結束之前締結自由貿易協定(FTA),否則雙邊貿易將改依「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進行,英國將完全脫離歐盟的單一市場(single market)與關稅聯盟(custom union)。

此外,勝者為王,這次大選大幅鞏固了強森在英國政壇的地位,短期內無人可與他抗衡。強森現年55歲,曾任倫敦市長、英國外相,今年7月24日接替推動脫歐受挫的梅伊(Theresa May)出任首相。

2019年12月12日,英國舉行國會大選,最大反對黨工黨慘敗,黨魁柯賓恐將引咎辭職(AP)
2019年12月12日,英國舉行國會大選,最大反對黨工黨慘敗,黨魁柯賓恐將引咎辭職(AP)

工黨(Labour)寫下40多年來最難看的敗績,許多人批評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意識型態過於左傾、選戰策略錯誤。但柯賓選後發表談話時仍堅稱,挫敗主因是選戰焦點過度集中於脫歐議題,而不是他的政綱。柯賓承諾會在下一屆大選 前辭職,但他要先帶領工黨度過「反省期」(period of refection)。

其他政黨方面,蘇格蘭民族黨(SNP)表現不俗,拿下48席(選前35席);同樣支持留歐的自由民主黨(Lib Dems)則遭到重挫,從21席倒退至11席,連黨魁史溫森(Jo Swinson)也落選。脫歐立場最強硬的新進小黨「英國脫歐黨」(Brexit Party)1席未得。威爾斯國民黨(Plaid Cymru)維持4席;綠黨(Green Party)維持1席。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再生能源
05

英國脫歐檔案》貿易重心「脫歐入亞」?英國新貿易時代 亞洲、北美有望嚐甜頭

英國國際貿易大臣卓慧思(Liz Truss)。(AP)

英國國際貿易大臣卓慧思(Liz Truss)。(AP)

「脫歐」宛如肥皂劇吵吵鬧鬧三年多,讓人幾乎忘記英國過去的列強形象,但就算把歐盟納入排行,英國仍是全球第六大經濟實體。離開歐盟保護傘的英國經濟地位雖然將受衝擊,世界各國卻也虎視眈眈,渴望藉此機會重新深化與英國的貿易關係。

歐盟身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成員國與其他地區的經貿協議都由其統一簽訂,「脫歐」後的英國,至少需重簽27項單一或多邊協議,重新鞏固全球52個貿易夥伴。雖然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每天與下議院勾心鬥角,內閣仍在加速衝刺,鞏固歐盟以外的貿易紐帶,但為了早日穩定情勢,英國未必擁有太多談判籌碼。

英國國際貿易部(DIT)10月下旬曾稱,英國已經火速與許多國家簽署單邊協定,涵蓋72%貿易對象,然而BBC本月4日統計,英國目前只談成了20份協議,都是延續當前的經貿條件,範圍只涵蓋50個國家。

英國國際貿易大臣卓慧思(Liz Truss)。(AP)
英國國際貿易大臣卓慧思(Liz Truss)。(AP)

企業出現「脫英潮」 日本列前三談判對象

對英國來說,當前亟需盡快談成的貿易對象之一是亞洲強國日本。《金融時報》(FT)報導,英國打算在脫歐之際與各大主要貿易夥伴同時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日本在英國設有近千家企業、雇用超過15萬人,名列前三位優先談判名單。

脫歐公投以來,日本企業已經出現「脫英」潮,日商銀行紛紛縮減規模,許多品牌也規劃將歐洲總部撤離倫敦。豐田(Toyota)、日產(Nissan)等汽車大廠也打算把組裝生產中心從英國移往歐洲,英國下游供應商將失去重要訂單。

英國國際貿易大臣卓慧思(Liz Truss)8月也與時任日本經濟產業大臣的世耕弘成討論,將加速與日本簽訂FTA的談判過程,甚至考慮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但日本上下包括汽車業、農業等多級產業,都希望爭取更多有利於日方的條件。《金融時報》去年也報導,日企希望豁免於英國的簽證配額以利吸引人才。

英國查爾斯王子參加日本德仁天皇登基儀式,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握手。(AP)
英國查爾斯王子參加日本德仁天皇登基儀式,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握手。(AP)

南韓:亞洲第一個「後脫歐協議」

南韓8月宣布與英國簽訂FTA,成為亞洲第一個達成「後脫歐協議」(post-Brexit trade deal)的國家。近年南韓對英國產品的需求以每年平均18%的比率快速增加,2018年英國出口額達到146億英鎊(約台幣5700億元),南韓對英國出口也超過63億元英鎊。南韓貿易部表示,最新協議生效後,南韓與英國的貿易條件會與南韓-歐盟的條件一致。但雙方也設定兩年期限,到期後再根據情勢更新。

台灣電子組裝廠轉往歐洲 

中華經濟研究院2018年委託工商協進會研究,台灣與英國適用WTO規則的最惠國待遇(MFN),而且英國佔整體對外貿易比重低於1.5%,脫歐對台灣影響不算大。不過,台灣許多電子企業都在英國設立轉運中心或組裝廠,未來可能會移至德國或荷蘭等國,英國佔我國的出口地位仍會受影響。

但台灣頗為期待與英國達成正式協議,除了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深化關係的象徵意義也遠大於實質利益。目前台英雙方已進行至少22回合談判,針對羊肉進口、金融業、離岸風電和藥品等領域密集協商。

中英關係阻礙:貿易戰與香港

英國也把中國視為「脫歐入亞」的絕佳浮木,渴望藉助龐大的中國市場減輕對歐盟依賴。中英貿易關係近年飛速成長,1991年中國只是英國第26大貿易夥伴,但2018年已是英國第六大出口國,也是第四大進口國。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去年2月還訪問北京,聲稱讓中英關係提升至「黃金時代」,中國也針對脫歐造成的震盪向她表達憂慮。

但才過了一年多,中英關係卻漸行漸遠,先是川普發起貿易戰,英國身為西方「自由陣線」領頭羊,在中美之間陷入兩難。由於英國的5G建設已相當依賴中國企業,無法配合美國圍堵華為,川普甚至曾警告英國再不加入封鎖華為陣線,英美在情報聯盟「五眼聯盟」(FVEY)的合作也會生變。

英國首相梅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AP)
英國首相梅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AP)

另一方面,英國與中國也因為香港問題略生齟齬。今年6月以來,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抗爭近5個月,北京授意的港府與警方多次與抗爭民眾發生暴力衝突。中國的慣常手法向來是指控外國勢力煽動,前殖民母國英國自然「難辭其咎」。但梅伊也不甘示弱,她於7月卸任前刻意提及1997年《中英聯合聲明》,表示英國雖希望與中國深化經濟關係,但中國是否願意遵守聯合聲明的承諾,仍是急需釐清的問題,梅伊的說法一度引發中國不滿。脫歐亂數加入美國與香港因素,中英關係更難高調升溫。

第二大出口目的地:東南亞

東南亞被視為當前全球最有潛力的發展地區,英國與歐盟都忙著搶進。英國外交大臣、前脫歐大臣拉布(Dominic Raab)今年7月才在曼谷會見東南亞國協(ASEAN)10國,展現強化雙邊貿易的決心。英國是ASEAN第二大投資國,僅次於中國;東南亞也是英國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僅次於美國。ASEAN與英國每年貿易額已高達360億英鎊(約台幣1.4兆),拉布表示未來只會持續升高,「我們的貿易重心放在歐洲太久了,需要拓展視野、提高格局。」

「皇冠上的寶石」

在英國殖民時期,印度被稱為「皇冠上最閃亮的寶石」,如今這頭南亞巨象仍與英國維持緊密關係。2018年英印雙邊貿易額超過215億美元(逾台幣6500億元),彼此都是第四大投資國,英國境內更有800多家印度公司,雇用超過10萬員工。英國脫歐派最期待發展FTA的貿易對象中,印度正是其一。

印度中央資訊委員會主席、前印度駐英大使辛哈(Yashvardhan Sinha)透露,英印雙方已經設立共同經貿委員會和工作小組,針對產品項目磋商並努力掃除貿易障礙。辛哈表示,新的FTA至少可以促進26%貿易往來。然而印度也是英國最大宗的移民來源國,允許印度公民自由出入英國將會納入簽署FTA的重要目標之一。

北美「手足」看見絕佳機會

英美關係向來如膠似漆,未來只會更形緊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止一次公開支持英國脫離歐盟,也樂見兩國簽訂「更棒的貿易協定」。英美每年貿易額高達260億美元(約台幣7.9兆元),擺脫歐盟繁複嚴格的法規之後,美國農業、金融、電訊和汽車等產業都有望提高業績。美國也期待拓展數位產業在英國的足跡,美國網路巨頭近年不斷因涉嫌壟斷或侵犯隱私而遭歐盟開罰,如谷歌(Google)兩年內已被歐盟罰款逾80億歐元(約台幣2700億元)

不過,英美貿易最大的障礙可能仍是愛爾蘭邊境問題。愛爾蘭裔白人在美國政界影響力不容小覷,麻州民主黨籍眾議員尼爾(Richard Neal)日前表示,如果北愛爾蘭與愛爾蘭之間設立了「硬邊界」,他與其他愛爾蘭裔議員絕對不會批准任何英美協定。

一名「阿爾斯特志願軍」忠誠支持者走過北愛爾蘭的塗鴉牆邊。(AP)
一名「阿爾斯特志願軍」忠誠支持者走過北愛爾蘭的塗鴉牆邊。(AP)

和美國相似,加拿大也希望鞏固與英國的關係。英國脫歐大臣拉布8月與時任加拿大外長的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會談時,雙方都同意盡可能達到「無縫接軌」。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甚至表示,如果與英國談成更優惠的貿易協定,可能也會藉此與歐盟協商,趁機也讓歐盟讓步。

至於遠在太平洋的大英國協成員澳洲與紐西蘭,也早在今年年初就簽好MRA,雖然並非FTA協議,但至少已經初步確認沿用歐盟時期的產品規格限制,減少貿易阻礙。

南美農產搶進英國 但未必受惠

今年7月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與歐盟完成FTA談判,將是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協定、佔全球25%GDP。Mercosur是由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及烏拉圭南美四國組成的關稅同盟,但在8月巴西亞馬遜雨林(Amazon Forest)傳出大火與過度開發醜聞後,引發部分歐盟國家疑慮而擱置了FTA。巴西、阿根廷等國因此更渴望盡早打入英國市場。英國重量級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也指出,英國超過72%的農牧產品都來自歐盟,未來可以考慮轉向巴西等牛肉大國購買。

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 ),黃色部分為2017年遭開除會籍的委內瑞拉。(Camilo Sanchez@wikipedia_CCBYSA3.0)
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 ),黃色部分為2017年遭開除會籍的委內瑞拉。(Camilo Sanchez@wikipedia_CCBYSA3.0)

但無法忽略的是,「保護在地農民」正是脫歐聲浪的關鍵要素之一,英國若大肆採購南美的便宜農產品,勢必會引發人民反彈。此外,英國早已習慣歐盟農產品的高品質與人道飼養標準,消費者不可能快速接受「不夠人道」的南美肉品、乳製品與雞蛋等等,雙方市場磨合仍將是個挑戰。

非洲再等等

相較之下,英國對非洲似乎不若對其他地區那麼熱情。英國政府9月底曾宣布對非洲增加每年5億英鎊(約台幣196億元)的民間投資,並誇口2022年之前要成為非洲最大的歐洲投資者。英國國貿部9月也宣布,已和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ACU)談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包括英國在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南非,以及波札那、賴索托、納米比亞、史瓦帝尼和莫三比克六國。EPA生效之後,英國與SACU的經貿關係將比照歐盟時期,完全不受影響。

但除了SACU之外,根據政經雜誌《非洲報告》(The Africa Report)報導,英國至今還沒有正式跟任何一個其他非洲國家展開貿易談判。

南部非洲關稅同盟。(Wikipedia_publicdomain)
南部非洲關稅同盟。(Wikipedia_publicdomain)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6

英國脫歐檔案》分居風暴全球震盪!誰能從這場決裂中獲利?

反脫歐民眾(AP)

反脫歐民眾(AP)

脫歐公投通過三年多以來,各界最關注脫歐的經濟衝擊,包含英鎊、歐元雙雙貶值,英歐之間的稅務、法規與人力波動將大幅影響全球貿易,尤其對英國人而言,短期內各種商品、糧食與能源價格都將上漲,前景似乎烏雲密布。

其實,除了讓英國重掌國家自主權,脫歐也能為經濟與政治帶來正面影響,只是這「撥雲見日」的陽光,未必都灑在英格蘭群島上,堪稱幾家歡樂幾家愁。

倫敦不再是「歐洲跳板」 擅英語的歐盟國家受惠

過去的倫敦不僅是全球前三大金融中心,也被非歐洲企業視為轉入歐洲的方便門戶。但離開關稅同盟與歐洲單一市場的英國,必然讓企業增加不少稅務與行政成本,脫歐公投之後,跨國企業就紛紛討論起「脫英」計劃,歐盟其他經貿中心順理成章成為外企下一個目的地,接收許多工作機會。

2019年10月19日,英國脫歐進程關鍵時刻,下議院表決首相強森的新版《退出協議》,反對脫歐民眾在倫敦舉行大規模集會(AP)
2019年10月19日,英國脫歐進程關鍵時刻,下議院表決首相強森的新版《退出協議》,反對脫歐民眾在倫敦舉行大規模集會(AP)

最擅長未雨綢繆的日本企業,曾在1980年代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政府鼓勵之下大舉前進英國,40年來日企已增加至1000家,多為汽車、金融等產業。但他們現在全都如坐針氈,深怕遭受脫歐重擊。大廠汽車日產(Nissan)、豐田(Toyota)和本田(Honda)等早就開始縮減英國業務。松下電器(Panasonic)年初也決定把設在英國的歐洲總部挪至荷蘭,提早因應潛在問題。

這一波企業遷移潮中,最有可能受益的國家當屬德國、荷蘭與盧森堡等西歐國家,這幾國經濟環境穩定,擅長英語的語言優勢也是主要原因,能降低外國人才轉移的陣痛期。集結150家加拿大主要企業的加拿大商會(Business Council of Canada)主席海德(Goldy Hyder)也說,愛爾蘭有望成為北美企業遷移的目標,畢竟愛爾蘭將成為歐盟境內唯一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也具備聯結大西洋兩岸的地理優勢。

經濟震盪、左派興起?金流湧向海外

面對不確定性,擅長避開風險的投資者往往反應最快,根據《路透》(Reuters)10月初報導,無論是「軟脫歐」或無協議的「硬脫歐」,想必都讓英國富人心急如焚,因為他們正大量將資產移往避險天堂──瑞士。瑞士銀行業者透露,近期在當地開戶的英國客戶暴增3倍之多。至今年3月為止,英國人存放在瑞士的財產約為190億美元(約台幣5800億元),而且有望繼續增長。2009年金融海嘯時,這個數字曾暴增至300億美元(約台幣9170億元)。

脫歐動盪中,瑞士銀行成為英國富人避險的好去處。英國脫歐。(AP)
脫歐動盪中,瑞士銀行成為英國富人避險的好去處。英國脫歐。(AP)

由於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在脫歐亂局中不斷流失支持度,瑞士銀行業者也強調,工黨(Labour Party)為首的左派勢力可能在未來大選獲得更多選票,增添英國富人的擔憂,才讓海外銀行樂呵呵。盧森堡也是英國人偏好的避險基地,今年三月為止,英國公民在盧森堡存放資產已達140億美元(約台幣4280億元)。

運動選手也受限?非洲國家隊竊喜…

支持脫歐的英國人民,多數認定歐盟的人員流動,造成外來人才奪走工作機會。但從另一角度而言,人才流失至英國的其他國家,可能正準備迎接返鄉人才,而且受影響的國家遠遠超過歐洲範圍。

南非國家板球隊(South African National Cricket Team,暱稱The Proteas)隊長普萊西斯(Faf du Plessis)日前指出,脫歐之後南非頂尖球員可能失去待在英國的權利,極可能回流至國家隊,有望振興國內板球隊。

南非國家板球對隊長普萊西斯。(AP)
南非國家板球對隊長普萊西斯。(AP)

南非球員何以大量跑到英國?一切源於10多年前的「科帕克判決」(the Kolpak ruling)與《科托努協定》(Cotonou Agreement)。「科帕克判決」」指的是歐洲法院(ECJ)2003年對斯洛伐克手球員科帕克(Maroš Kolpak)的判決指的是2003年斯洛伐克手球員科帕克(Maroš Kolpak)與歐洲法院(ECJ)的判決。當時在德國手球聯賽效力的科帕克被視為「外援球員」(斯洛伐克當時還未正式加入歐盟),因為聯盟規定每隊只能有2名外援球員,他在2000年遭到球隊釋出。科帕克為此狀告歐洲法院,主張「歐盟與任何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之後,該國家的公民也享有在歐盟工作的自由」。

《科托努協定》則是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ACP)78個國家2000年和歐盟簽訂的經貿協議,後來被雙方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取代(The ACP-EU EPA)。在「科帕克判決」框架之下,ACP成員等國的板球球員都能自由參加英國聯賽,英國的高收入誘因吸引大量ACP頂級選手,他們甚至被統稱為「科帕克球員」(Kolpak players),南非國家隊因此受到重創。

如今英國不再受歐盟法規限制,科帕克球員可能被迫返鄉,雖然選手職涯與收入大受影響,但對南非體育賽事而言,未嘗不是趁機壯大的機會。

「脫英」情緒高漲的各地人民

最後也是最危險的——脫歐後的混亂極有機會滋養「區域主義」聲勢,甚至導致英國崩解。大英聯合王國的四個構成國之中,蘇格蘭與北愛爾蘭在公投時都選擇「留歐」,由於歷史、文化不同與財富分配等因素,這兩個邦國一直都有脫離英國的念想。半數北愛爾蘭人民渴望與愛爾蘭共和國統一,上個世紀還為此引發數十年暴力衝突;蘇格蘭更在2014年舉行過獨立公投,最後以44.7%贊成、55.3%反對的差距未能獨立。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

但在近年亂局中,蘇格蘭不願被迫承受脫歐苦果,獨立聲浪愈來愈大,甚至曾打算再舉行一次獨立公投;北愛爾蘭直接和歐盟成員愛爾蘭接壤,邊界相通問題更成為英-歐《退出協議》(Withdrawal Agreement)最大的僵持點,北愛同樣也不想因為脫歐犧牲便捷的關稅同盟,寧可追求「脫英」。

雪上加霜的是,威爾斯雖然有52.53%民眾支持脫歐,近年卻也出現「獨立潮」,威爾斯國民黨黨魁普萊斯(Adam Price)曾批評,英國國會數十年來忽視(威爾斯)貧窮問題,無法有效治理並代表威爾斯發聲,因此「愈來愈多人體認到脫離英國會有較好的未來」,或至少追求讓威爾斯議會擁有更多權力。

《衛報》資深經濟評論員查卡波堤(Aditya Chakrabortty)也引述社會學家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並指出,社會需要一定的理想性才能讓眾人團結、形成國家認同,但在脫歐紛擾中不斷撕扯的「英國認同」,早已如查卡波堤的文章所述——《維持聯盟需要的想像力,我們已然失去》。

英國騎警走過一排英國國旗旁,英國脫歐。(AP)
英國騎警走過一排英國國旗。(AP)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7

英國脫歐檔案》末日將至?近半數中小企業遭殃 這些產業大受衝擊!

英國脫歐前景未卜(美聯社)

英國脫歐前景未卜(美聯社)

英國脫歐宛如一場醒不來的惡夢,首相強森與歐盟談成的《退出協議》先前屢遭下議院阻擋,如今大選在即,保守黨能否成為多數內閣也未可知,「無協議脫歐」的壓力仍在眼前。英國政府9月公開的《黃鵐行動》報告指出,硬脫歐恐將帶來混亂與災難,導致英國「完全倒退成第三世界」。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指出,屆時英國的金融業、運輸業、汽車業等都將大受衝擊。

運輸業

「荷蘭角」(Hook of Holland)是荷蘭鹿特丹(Rotterdam)的其中一個輪渡港口,這一天,斯特納航運公司(Stena Line)霍蘭迪卡號渡輪(Hollandica)將載著大批的新鮮草莓、蕃茄、生菜、蘋果等容易腐爛的農產品,前往英國東海岸的哈維奇鎮(Harwich)。這些生鮮蔬果必須準時到達目的地,每一步都很重要。渡輪上載著新鮮農產品的卡車到了英國後,辦理過境登記手續僅需1分30秒。

然而,如果英國最後沒能與歐盟談成自由貿易協定,幾乎可以確定的是,這個流程將會大幅延宕。

因此,每輛卡車上的貨物都得經過單獨申報與檢查,順利的話,這個流程約需6至10分鐘,這將導致嚴重延誤與堵塞。斯特納航運公司主管范德夫勒(Marcel van der Vlugt)表示:「對我們與客戶來說,這都是大問題。」

汽車業

英國是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在歐洲最大的市場,福特每年在英國賣出40萬輛汽車,其中最受歡迎的車款是福特Fiesta(Ford Fiesta),這款汽車的引擎製造地主要在英國威爾斯(Wales)布里真德鎮(Bridgend)與倫敦東部的達格納姆鎮(Dagenham)。接著,這些引擎被送至德國科隆(Cologne)組裝,再運至英國出售。

這種經過精心設計的合作關係經過多年的改善與調整,但脫歐可能會摧毀這種關係。德國的福特公司可能被迫支付2次關稅:從英國進口引擎,要付約4%關稅,而向英國出口汽車要付約10%關稅。福特德國(Ford Germany)負責人赫曼(Gunnar Herrmann)表示,該公司將很難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對於製造商來說,如果英國的需求暴跌,那將導致毀滅的結果。德國工廠的工作量也將面臨危險。」

赫曼預設的最糟情況是,福特汽車在英國的銷量下降25%,這可能將讓福特科隆廠1萬8千名員工的工作不保,福特英國工廠的工人也可能面臨輪班時間縮短或失業危機。

酪農業

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酪農商康寧漢(Ruairi Cunningham)10年前就知道,牛奶也可以成為愛國主義的有力表現:競爭對手的廣告聲稱其產品只使用愛爾蘭(Ireland)生產的牛奶,結果蔚為流行。

康寧漢說:「我們從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的農場取得牛奶,並將其運到我們在北愛爾蘭的工廠,所有牛奶都加工成單一產品,包裝後運送到全愛爾蘭。但是,我們合作的超市要求我們依照區域區隔牛奶,因此我們修改了設備,現在可以將愛爾蘭牛奶與北愛爾蘭生產的牛奶分開。」

如果脫歐導致隸屬英國的北愛爾蘭與歐盟成員國愛爾蘭之間出現強森聲稱的「兩道邊界」,而要是康寧漢還未更改設備,當他生產的北愛爾蘭乳製品運到愛爾蘭出售,每公升牛奶恐怕將被加徵15美分(約新台幣4.6元)的關稅,「我們將被迫倒閉」。

康寧漢說:「如果歐盟產品只是在歐盟以外的地區進行加工後,再運回歐盟,那麼它仍然是歐盟產品。」 他說這種情況下,每公升牛奶只會加徵約1美分(約新台幣0.3元)的關稅,「我們還能接受」。

金融業

30多年來,英國倫敦吸引來自中東與亞洲的國際銀行機構、對沖基金,資產管理公司、主權財富基金,倫敦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英國金融服務業的年產值達到1800億英鎊(約新台幣7.4兆元),約占英國經濟產值12%,超過100萬英國人從事金融業。

然而,英國脫歐讓許多金融服務公司選擇出走:根據歐盟規定,只有當歐洲機構的總部坐落在成員國時,才能向歐盟市場銷售投資產品,因此當英國退出歐盟後,這些總部位於英國的機構與公司將無法再享有歐盟內部所有的優惠政策,因此許多金融機構不得不從倫敦搬到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愛爾蘭都柏林(Dublin)、德國法蘭克福(Frankfurt)等歐洲城市。

英國脫歐後,倫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可能拱手讓給歐盟其他國家(取自Pixabay)
英國脫歐後,倫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可能拱手讓給歐盟其他國家(取自Pixabay)

根據德國黑森-圖林根銀行(Landesbank Hessen-Thüringen)的研究,來自14個國家的31家金融機構已經從倫敦搬到法蘭克福,超過50家銀行向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Federal Federal Financial Supervisory Authority)申請在法蘭克福營業的執照。約1500名銀行家原本在倫敦辦公室工作,目前則在法蘭克福上班。從11月1日起,將有2千人加入他們的行列。

德國金融業遊說團體「法蘭克福金融協會」(Frankfurt Main Finance)主席魏特(Hubertus Väth)說,當初以為今年3月底會脫歐,所以「大多數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德國法蘭克福對於倫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虎視眈眈(取自Pixabay)
德國法蘭克福對於倫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虎視眈眈(取自Pixabay)

法蘭克福最初預估脫歐帶來約1萬個新的工作機會,然而目前情況顯示這個預期過於樂觀,目前預估僅有600個額外的工作機會流入,脫歐對當地就業的長期影響有限,其中一個原因是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與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最近宣布的裁員計畫。

《明鏡周刊》指出,新增的工作機會不如預期,德國人只能怪自己:歐洲銀行業管理局(EBA)原本設在倫敦,脫歐後決定搬到歐盟地區,但德國人的申請非常「外行」,結果歐洲銀行管理局決定搬到巴黎。

中小企業

英國中小企業聯盟(Federation of Small Businesses)去年針對全國逾1千家中小企業的調查結果指出,脫歐暫時或永久地破壞他們的獲利率。此外,英國中小企業聯盟發現近4成中小企業可能受到無協議脫歐的負面影響,僅14%的中小企業開始做準備,近3分之2的中小企業表示,由於不確定要計畫什麼,所以他們覺得根本無法做計畫。35%的中小企業表示將延後重大業務決策或創新,21%的中小企業表示將裁員或削減開支。

英國中小企業聯盟主席切利(Mike Cherry)表示:「讓人深感不安的是,英國可能無協議脫歐,這讓許多小公司擱置了商業決策,暫停投資,更劇烈的是,他們考慮裁員。這些(中小企業)是英國經濟成長的動力,因此政府必須傾聽他們的憂慮,這至關重要。」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8

英國脫歐檔案》「一國兩制」解決「統獨問題」?脫歐最大障礙:北愛爾蘭邊境

一條全長499公里的「隱形」界線,卻成為英國脫歐之路難以跨越的障礙。

英國脫歐(Brexit)大戲紛紛擾擾3年多,至今與歐盟「分手」的日期仍是未知數。英國下議院過去曾三度封殺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談成的《退出協議》,導致梅伊黯然下台,爭議焦點就在於愛爾蘭及英國領土北愛爾蘭之間的邊界問題,更牽涉英國、愛爾蘭、北愛爾蘭與歐盟四方錯綜複雜的關係。

英國脫歐爭議焦點──愛爾蘭邊界(美聯社.風傳媒製圖)
英國脫歐爭議焦點──愛爾蘭邊界(美聯社.風傳媒製圖)

愛爾蘭島「一邊一國」的歷史分合

愛爾蘭與北愛介於德里(Derry)至鄧多克(Dundalk)的邊界,雖然是英國與愛爾蘭2國的邊界,目前卻處於形同虛設的狀態,除了樹立在路邊的告示牌之外,來往人們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人員跟貨物都可自由來往,而這一切都要回溯英愛百年來的歷史糾葛。

愛爾蘭全境曾長期是英國領土,1921年,英國被迫允許天主教徒居多數的愛爾蘭南部26郡成立「愛爾蘭自由邦」(Irish Free State),具有半獨立的「自治領」(Dominion)地位,但北部天主教徒與新教徒各半的6郡仍屬英國,也劃定今日世人所見的邊界。早在1923年,英國與愛爾蘭簽約締結「共同旅行區」(CTA),對人員來往只進行「最低限度管制」(minimal controls)。1949年4月18日,倫敦承認愛爾蘭獨立,北部6郡仍屬英國,也就是北愛爾蘭,CTA仍維持不變。

北愛境內信奉天主教的國家主義者期望與南邊的愛爾蘭統一,新教聯合派(Irish Unionists)人士則希望繼續作為英國公民。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兩派發生無數次被稱為「動亂」(the Troubles)的武裝鬥爭,造成逾3500人喪生。1998年4月10日,英國、愛爾蘭與北愛爾蘭各方簽署《耶穌受難日協議》(Good Friday Agreement),推動當地和平進程,北愛在2007年正式恢復自治地位,愛爾蘭與北愛爾蘭邊界從此更形同「隱形」。

讓梅伊黯然下台的「邊境保障措施」

2016年6月,英國舉行脫歐公投,決定離開歐洲聯盟(EU),但孤懸海外的北愛爾蘭選民有56%投票支持留歐,「愛爾蘭邊界問題」(Irish border question)也浮上檯面。由於在英國脫歐後,與歐盟之間的商品、服務、人員與資本自由流動都將設立壁壘,最主要的變化就是商品貿易須課徵關稅、人員往來須查驗護照,直接與愛爾蘭接壤的北愛首當其衝。

更甚者,北愛與愛爾蘭的邊境此後將不只是兩國分野,更會成為歐盟與非歐盟國之間的陸地邊界。在理論上,這道邊界必須化虛為實,重新建立妨礙人員、貨物自由「硬邊界」(hard border),觸動英愛敏感的歷史神經,許多人擔心當地將重設邊境管制,會破壞愛爾蘭島的經濟繁榮與政局穩定,也讓動亂陰影再度籠罩北愛爾蘭。

北愛爾蘭與愛爾蘭邊境附近的一條道路,有人豎起標語,反對在英國脫歐之後設立硬邊界。(AP)
北愛爾蘭與愛爾蘭邊境附近的一條道路,有人豎起標語,反對在英國脫歐之後設立硬邊界。(AP)

英國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任內曾與歐盟達成協議,同意歐盟提出的「愛爾蘭邊境保障措施」(Irish border backstop):一旦英國與歐盟無法在2020年過渡期結束之前談成自由貿易協定(FTA),英國與歐盟將暫時維持「單一關稅領域」(single customs territory)關係,且北愛在這段期間必須與歐盟維持「法規上的一致」(regulatory alignment),亦即讓北愛爾蘭隨英國脫歐後,仍可留在歐盟關稅同盟和單一市場中。

協議中也規定英愛邊境保持現有作法,不會建立實體邊界,連攝影機或檢查哨都不會架設,形同保留英國通往歐盟的自由入口,變相在英國國內形成「一國兩制」,因此遭到硬脫歐派強烈反彈。梅伊版《退出協議》(Withdrawal Agreement)3度在國會闖關皆遭否決,梅伊也因此引咎下台。

5月24日,英國首相梅伊黯然宣佈將辭職下台(美聯社)
2019年5月24日,英國首相梅伊黯然宣佈將辭職下台(美聯社)

新、舊版《退出協議》比一比

梅伊掛冠求去後,唐寧街10號官邸在7月24日迎來新任首相人選—硬脫歐陣營大將強森(Boris Johnson)。歷經開除21位保守黨議員、強行讓國會休會等風波,強森在10月初向歐盟遞交「最終版本脫歐方案」,提出在英愛邊境設立「雙重關卡」,執行最小力度的邊境檢查:一道位於北愛與愛爾蘭之間,負責關稅檢查;另一道則是位於北愛與英國之間的愛爾蘭海(Irish Sea),負責法規檢查。

不過,強森10月17日興高采烈宣布與歐盟談妥新版《退出協議》,雖然新版協議刪去了梅伊的「邊境保障措施」,但仍在北愛爾蘭邊境問題做出一大讓步。細看兩版協議內容,差別其實並不多,強森究竟更改了哪些關鍵內容,讓歐盟終於願意點頭

新版協議放棄原本「兩道關卡」的提案,改為在北愛與英國之間的愛爾蘭海設立海關,亦即不在北愛與愛爾蘭之間建立實體邊界,英國輸往北愛的貨物無須支付關稅,但那些「可能流通至愛爾蘭」的「高風險貨品」必須課稅,英國與歐盟將組成「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討論哪些商品會被列入「高風險名單」。英國民眾往來愛爾蘭海時,行李與郵寄包裹也不須抽稅。但從北愛送往英國的貨物,可能會由英國海關自行決定是否課稅。

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西部,支持脫歐的人留下塗鴉:「別對歐盟投降」。(AP)
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西部,支持脫歐的人留下塗鴉:「別對歐盟投降」。(AP)

如此一來,北愛雖在法理上仍屬於英國關稅區,但實質上等同留在歐盟的關稅聯盟(custom union),且北愛將續留歐盟食品、農牧產品與製造業商品的單一市場及「加值稅」(VAT)體系,遵循歐盟的管制法規。新版協議也賦予北愛爾蘭議會同意機制,在相關規定實施4年後,北愛議會將以簡單多數決決定是否回歸英國規範。但保守黨的執政盟友、北愛爾蘭統派政黨「民主統一黨」(DUP)對此則表明恕難同意。

雖然強森此前一再放話要在10月31日之前脫歐,否則寧可「死在水溝裡」(be dead in a ditch),但國會議員雖然支持協議內容,卻不贊同快速訂立脫歐執行法案,新版《退出協議》依然在下議院擱淺。強森因而被迫向歐盟請求將「脫歐大限」延後3個月,『彈性延長』(flextension)至明年1月31日。

英國首相強森。(AP)
英國首相強森。(AP)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巧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9

英國脫歐檔案》分手後還能是朋友?英國與歐盟27國的未來

英國脫歐。(AP)

英國脫歐。(AP)

英國脫歐期限再次延長至明年1月底,12月12日的國會大選結果也即將揭曉,英國與歐盟的關係似乎又蒙上一層朦朧。即使完成「脫歐」手續,英國永遠不可能斷絕與歐洲的連繫,這場史無前例的「世紀分手」後,英歐未來的「相處之道」也成為各界關注點。

其實,歐洲國家並非全都是歐盟成員,具有多個特殊關係的「先例」,英國可能效法它們,以較彈性的方式繼續與歐盟往來。

1. 挪威模式

以挪威為範本的「歐洲經濟區模式」是種值得考慮的方案。歐洲經濟區(EEA)包含歐盟27國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三個成員,也就是挪威、冰島和列支敦士登。

簡單說,挪威是個不完全的歐盟成員,可以參與歐洲單一市場並允許人員自由流動,必須向歐盟繳交部分規費,也要遵守大部分歐盟法律,但無權參與單一市場規範制定。不過挪威在農漁業、司法和內政上都保有完全自主權。

歐洲經濟區成員地圖。(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歐洲經濟區成員地圖。(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2. 瑞士模式

瑞士身為永久中立國,只有加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並且另外與歐盟簽訂雙邊協議。瑞士-歐盟協議涵蓋120多項貿易範疇,絕大部分產業都能與歐盟自由往來,人員也可以自由流動,只有銀行金融業受到限制。瑞士僅在經貿產業上遵守歐盟規定,也要分擔預算,但金額又比挪威更少。

3. 土耳其模式

土耳其曾申請加入歐盟多年,一直沒有成為正式會員,但1995年加入了歐盟關稅同盟。除了農產品之外,土耳其出口至歐盟的工業產品、服務業等貿易項目都不會受關稅與配額限制,但土耳其如果從非歐盟市場進口商品,必須使用跟歐盟一樣的關稅稅率,而且無權參與關稅決策過程。

西班牙境內的非歐盟小國安道爾,以及義大利境內的小國聖馬利諾,都和歐盟簽訂了類似的關稅協議。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左)與土耳其總理達武特奧盧(右)在記者會上攜手(美聯社)
2016年資料照,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左)與土耳其前總理達武特奧盧(右)在記者會上攜手(美聯社)

4. 加拿大模式

加拿大於2017年與歐盟簽訂全面經濟貿易協定(CETA),根據此協議,加拿大優先准入歐洲單一市場,取消了98%的產品關稅,但服務業、部分食品被排除在外。加拿大不須承擔法律或規費等義務,但必須單方面遵守歐盟產品規範,對歐盟規範也沒有發言權。加拿大目前還在與歐盟持續談判CETA內容,協議還未100%生效。

但對英國而言,因為CETA無法保障服務業,英國最具優勢的金融業無法藉此維持歐洲地位,並非優先考慮選項。

5.WTO模式

如果英國只能「無協議脫歐」,在與歐盟達成新協議之前,跟其他國家一樣適用於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也就是進出口商品必須符合歐盟標準、支付部分關稅、服務業受到限制等,但可以免除人員自由流動、分攤預算、遵守歐盟法律等英國最不喜歡的條件。WTO規則之下,除非英國-歐盟簽訂全方位雙邊貿易協議,否則不允許雙方提供相互優惠政策,以維護其他國家的公平競爭。

然而,英國下議院曾在2019年3月27日針對8種經貿模式舉行投票,但所有包含「關稅同盟」的選項都遭到強硬脫歐派否決,這代表上述第一至第三種模式很難獲得英國內部多數支持,而第四與第五種模式都將重創英國服務業,未來的英歐談判走向仍然不易預測。

英國下議院27日晚間舉行「指示性投票」,希望找出國會真正想要的脫歐方式。(美聯社)
英國下議院曾「指示性投票」,希望找出國會真正想要的脫歐方式。(美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10

英國脫歐檔案》改變國家命運的那天:2016脫歐公投如何變成現今局面?

2016年7月2日,「挺歐洲大遊行」,英國大批反對脫離歐盟的民眾走上街頭,抗議脫歐公投結果。(美聯社)

2016年7月2日,「挺歐洲大遊行」,英國大批反對脫離歐盟的民眾走上街頭,抗議脫歐公投結果。(美聯社)

2016年6月23日,一項關鍵投票改變全英國的歷史與命運,翌日結果揭曉,51.9%人民(1741萬742票)選擇脫離歐盟,超過48.1%(1614萬1241票)選擇續留歐盟的比例,英國確定將脫離歐洲聯盟(EU)。

離開歐盟將造就英國未來幾十年全新的世界地位與生活型態,但還未達成此目標,就有2位首相為此下台,境內分離主義再起,脫歐、留歐兩派矛盾深刻,社會撕裂與不穩定的狀態等種種動盪,至少要持續到最新的脫歐大限2020年1月31日為止。在脫歐進程停滯不前之際,《風傳媒》帶你回到一切痛苦糾葛的起點,英國是如何演變成現今的混亂局面?

2019年10月29日,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在下議院發表談話,推動提前大選(AP)
2019年10月29日,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在下議院發表談話,推動提前大選(AP)

英國與歐盟的百年分合……1975年也有過脫歐公投!

英國與歐洲大陸隔著英吉利海峽(English Channel)相望,雖然是歐盟的一員,但由於歷史及地緣因素,兩邊總是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近百餘年來分合不斷。19世紀晚期,英國奉行不干預歐洲事務的政策。1948年,為應對二戰後的經濟衰落並維持大國地位,英國提出「三環外交」構想,將英聯邦、美國和聯合起來的歐洲作為英國外交的重要三環,支援歐洲聯合,但不願意直接參與。

英國脫歐公投(美聯社)
英國脫歐公投(美聯社)

1951年4月,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開啟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1957年3月,6國正式簽署《羅馬條約》,歐洲聯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誕生。1960年代,英國面臨經濟發展放緩、殖民地紛紛獨立等問題,為尋找出路,英國曾先後三度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直到1973年1月1日,英國被批准正式加入。

雖然如願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的一員,但英國依舊對「歐洲經濟共同體」抱持懷疑態度,諸如支出分擔與共同農業政策等問題,都在英國內部產生激烈的辯論,越來越多人認為歐洲經濟共同體不符合英國國家利益,這導致短短兩年後,英國就舉行了脫歐公投。1975年6月選票公布,67.2%的民眾選擇「留歐」,但英國疑歐主義的影響力依舊存在。

英國2016年決定與歐盟分手的理由?

2009年歐債危機促使疑歐聲浪再度高漲。2013年1月,時任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就英國與歐盟關係前景發表講話,表達英國不滿非歐元區國家遭受歐債危機拖累,擔憂歐洲一體化進程可能損害英國利益。同年3月,卡麥隆宣稱如果保守黨在2015年大選獲勝,他將推動「歐盟改革」,根據英歐談判結果發動脫歐公投,期望一勞永逸解決英國人對歐盟的不滿。

2015年,保守黨贏得政權,卡麥隆與歐盟達成協議,隨即宣布「英國退出歐盟公投」將在2016年6月23日舉行,並表明他本人支持英國留在歐盟。卡麥隆堅信留歐派將輕鬆取勝,然而當時歐洲爆發難民危機,移民成為英國人最埋怨歐盟的一大問題。

英國各報6月25日的脫歐公投結果報導(美聯社〉
英國各報6月25日的脫歐公投結果報導(美聯社〉

2016年民眾投下「脫歐」的主要理由包含,希望恢復英國主權國地位、不想再向歐盟繳交鉅額會費(2015年英國平均每天向歐盟繳納2300萬英鎊)、期盼嚴控移民入境、認為歐盟拖累英國。恢復主權方面,脫歐陣營主張英國將有機會重新制定法律、取回貿易主導權與司法權。管控移民方面,英國在歐盟規定下須讓所有歐盟成員國的移民入境,若英國脫歐將能重新管制邊境、審核移民。

英國始終有部分民眾認為歐盟拖累了英國,堅信英國離開就能重振國威。脫歐陣營主張,歐盟財政混亂、經濟表現差,從2008年至2015年,英國經濟成長率高達6.8%,但歐盟僅1.9%;英國失業率只有5%,歐盟平均值卻高達10.2%;歐盟僵化市場法規拖累英國企業,只有6%的英國企業在遵循歐盟單一市場條例時可以向歐盟出口產品,作為英國命脈的小企業損失最大。

2016年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後,英國就陷入分裂。(美聯社)
2016年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後,英國就陷入分裂。(美聯社)

結果公布後,卡麥隆辭職、投給脫歐的人後悔了……

「挺歐洲大遊行」,英國大批反對脫離歐盟的民眾2日走上街頭,抗議脫歐公投結果。(美聯社)
「挺歐洲大遊行」,英國大批反對脫離歐盟的民眾走上街頭,抗議脫歐公投結果。(美聯社)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於2016年6月24日出爐,確定與歐盟分道揚鑣後,主張「留歐」的首相卡麥隆遭到重創,黯然宣布辭職。許多支持脫歐的選民還搞不清楚「脫歐」究竟有什麼影響,也不懂首相為什麼有必要辭職,對未來感到恐慌的情緒蔓延全境,當天英國「谷歌搜尋趨勢」(Google Trends)冠軍是「脫離歐盟到底是什麼意思?」

有些投下「脫歐」的英國選民當天立刻大呼後悔,若能重新投票,「我會回投票所,投留歐一票,因為現實把我們敲醒了,我們感到後悔,我們真的要離開歐盟了。」

時隔3年多,後悔脫歐的人越來越多。根據《觀察家報》(The Observer)今年9月底公布的民調顯示,接受調查的英國成年人中,57%表示2016年不該舉行脫歐公投,僅有29%贊同舉行脫歐公投。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

北愛、蘇格蘭、威爾斯醞釀脫英

英國脫歐讓支持續留的蘇格蘭與北愛爾蘭分離主義再起,這幾年的痛苦脫歐期,愛爾蘭和北愛爾蘭劃界問題成為英國與歐盟商討分手的一大難題,更讓這些地區人民對倫敦當局的疏離感加劇。蘇格蘭首席部長史特金(Nicola Sturgeon)曾表示,希望2020年能舉辦第二次獨立公投,蘇格蘭人有 62%贊成留歐,脫歐派則只有38%,民調也顯示60%蘇格蘭人希望「脫英入歐盟」。

另一方面,北愛爾蘭56%投票選民支持留歐,公投結果也讓北愛「脫英」聲浪逐漸高漲,代表北愛天主教勢力的新芬黨(Sinn Féin)表明有意推動「邊界公投」(border poll),讓北愛併入南方的愛爾蘭共和國,成為歐盟成員。不過代表新教勢力的民主聯合黨(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DUP)則極力捍衛北愛與英國的連結。

除了「留歐派」準備跳船,連支持脫歐的威爾斯也喊著要獨立。威爾斯地區的公投結果則是52.53%支持脫歐,僅47.47%贊成留歐,但威爾斯國民黨(Plaid Cymru)支持留歐,其黨魁伍德(Leanne Wood)近年來呼籲威爾斯民眾,當前應該要開始討論獨立的可能性。

英國威爾斯尋求獨立(翻攝推特)
英國威爾斯尋求獨立(翻攝推特)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