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0年代
新的一年來到,人類也從2010年代跨入2020年代,回眸過去10年,多少風流人物,多少風雲事件……
01

2010年代衝擊全球的10件大事》茉莉花革命、習近平上任與川普當選美國總統

美國總統川普。(AP)

美國總統川普。(AP)

再過2天就是2020年,回首過去十年,全球歷經無數大起大落震盪,世界權力陸續洗牌,結盟、競爭關係也逐漸崩解重組,風傳媒整理2010年代十件國際大事,許多事件都將在歷史留下深遠印記。

2010:茉莉花革命與阿拉伯之春

突尼西亞革命7周年,經濟一直沒有好轉,最新撙節措施引發大規模抗議。(美聯社)
突尼西亞革命7周年,經濟一直沒有好轉,最新撙節措施引發大規模抗議。(美聯社)

突尼西亞於2010年底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2011年1月14日,執政23年的獨裁強人總統班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辭職下台,成為阿拉伯國家第一場因人民起義推翻政權的革命。這場革命在中東與北非引發「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浪潮,埃及、敘利亞、葉門等國人們陸續響應,突國則是唯一沒有陷入全面動亂的國家,成功舉行和平大選並制定新憲。

但對毫無經驗的突國政黨與公民而言,民主轉型十分艱難,革命成功近9年來,仍未解決長久以來的高失業率與經濟問題,加上國內保守派與自由派的路線爭議,以及僵化政治體制與司法系統改革不易等問題,都令突國苦苦掙扎。

2011:東日本大地震/福島核災

2011年3月11日,是許多日本人都難以忘懷的日子。宮城縣外海發生日本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地震(芮氏規模9.0),隨後引發的超大海嘯,嚴重破壞沿海宮城縣、岩手縣、福島縣等地,造成1萬5893人罹難、2533人失蹤慘劇,至今仍有數萬災民無法回家。

這場海嘯也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設備損毀、爐心熔毀等事故,是1986年車諾比核電廠事故以來最嚴重的核災事件。福島核災激發各國人民對核災事故的恐懼,對全球核能發展衝擊強烈,尤其打亂已開發國家如英、德、法等國的核能發展方針,但除了德國、瑞士、比利時在2011年宣布逐步廢核之外,其餘國家近年仍陸續重拾核電發展,以因應石油價格波動與減少碳排放的環保需求。

2012:習近平就任中共總書記

2012年11月15日的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習近平被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接替胡錦濤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的第五代最高領導人,並在2013年3月14日正式就職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皮上任以後,立刻展開一系列「反腐打貪」運動,並在黨內設立多個領導小組擴大總書記權力。2018年,中國共產黨修憲取消國家主席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的限制,習近平遭諷「稱帝」。

歷經7年權力集中,習近平如今一手掌握中國國政,更嚴重箝制公民輿論空間,例如2015年針對維權律師的「709大抓捕」事件;習近平治下的中國也對台港等地態度愈趨強硬,並從2014年開始在新疆針對少數民族進行文化清洗的「再教育營」政策;對外,習近平政權更提出「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積極輸出中國經濟、科技等影響力,動搖多年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秩序。

2013: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登上世界舞台

伊斯蘭國(IS)最高領導人巴格達迪(AP)
伊斯蘭國(IS)最高領導人巴格達迪(AP)

阿拉伯之春以來,中東多國歷經動亂面臨秩序崩塌,恐怖勢力藉機壯大,曾令全球聞之喪膽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的前身「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ISIS)也在2013年宣布成立。

不同於其他恐怖組織,IS意圖成立全新的極端伊斯蘭國家,在敘利亞與伊拉克等國攻城掠地,更透過強大的社群網路力量將極端思想輸出海外,培養許多「孤狼」殺手在數十國引爆恐攻。儘管美國主導的多國聯軍2019年宣布全面攻克IS根據地,其所種下的恐怖主義種子仍在各地生根,成為全球潛伏隱患。

2014:西非伊波拉病毒大爆發

2014年2月,西非幾內亞、賴比瑞亞與獅子山出現伊波拉病毒(Ibola)疫情並迅速爆發,是伊波拉出血熱史上最嚴重一次大流行,最高臨床致死率為71%,伊波拉出血熱首次於1976年出現在現時的剛果及南蘇丹,並常於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造成間歇性流行。這一次的爆發源於2013年12月的幾內亞,後散播至賴比瑞亞及獅子山。世界衛生組織與各國政府紀錄至少2萬8千多起感染案例與1萬1千多起死亡案例,實際情形恐更佳嚴重。此次疫情大流行屬於多重原因造成,包括醫療體系漏洞、社會貧困以及政府對疫情輕忽等。

2015:歐洲難民潮

2日,溺斃於土耳其海灘的敘利亞兒童亞藍(Aylan Kurdi)。(美聯社)
2日,溺斃於土耳其海灘的敘利亞兒童亞藍(Aylan Kurdi)。(美聯社)

2015年一張三歲男童陳屍海灘的照片,掀起全球對歐陸難民潮的注意。中東與地中海沿岸的政經動盪,推動大批難民藉由陸路或海陸冒險偷渡至歐洲各國,義大利、希臘、土耳其等國衝擊劇烈。難民潮在歐洲引起嚴重政治與社會危機,反歐盟人士批評人口自由流動及開放邊界等政策影響國家安全;大量穆斯林移民更引發恐怖主義滲透的疑慮,右派民粹主義與新納粹主義趁勢崛起,至今仍深深撕裂歐洲社會。

2016:川普當選美國總統

地產大亨出身、曾跨足影視產業的商人川普(Donald Trump),2016年挑戰擁有30多年從政經驗的希拉蕊(Hillary Clinton),保守色彩鮮明的他主張反移民、反穆斯林、反全球化自由貿易,也反對墮胎及LGBT多元性別等權益,但他以「讓美國再度偉大」口號成功當選美國總統。

川普行事以口無遮攔、霸道聞名,除了多次爆出嚴重性別歧視爭議,更常因強硬移民政策遭批觸犯人權;任性作風亦讓他多次捲入「通俄門」、「烏克蘭門」等濫權違法事件,2019年12月18日,川普因烏克蘭門一案遭眾議院彈劾,成為美國史上第三位面臨參議院彈劾審判的總統。但川普對全球最大的影響,莫過於「美國優先」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並在2018年開啟美中貿易戰,衝擊全球經濟。

2017:#Metoo 反性侵運動

性侵,性騷擾,性教育,反性騷擾,metoo,我也是。(圖/Mihai Surdu@Unsplash)
性侵,性騷擾,性教育,反性騷擾,metoo,我也是。(圖/Mihai Surdu@Unsplash)

2017年10月,好萊塢知名電影製作人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遭控多年來濫用權勢至少對75名女性性騷擾或暴力恐嚇,知名女星如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等都是受害者,後續引發全球網友紛紛以「我也是」標籤在社群媒體上公開自身遭騷擾侵犯的經驗,80多國都出現響應與抗議浪潮。日本、韓國、中國與印度等亞洲國家也爆出歷史性性侵控訴案,掀起全球對性暴力與權勢性侵的關注。

2018:美中貿易戰

2018年3月,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備忘錄,稱「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揭開美中貿易戰序曲。至今歷經13輪談判,終於在12月13日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美方對112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將從15%降至7.5%,但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25%的關稅維持不變;中方則將大舉採購美國的農產品、能源與製造業產品,並承諾在智慧財產權、技術轉移等領域進行結構性改革。

這場貿易戰讓美中兩敗俱傷,美國農業與製造業面臨市場萎縮、成本升高壓力,中國也面臨製造業外逃浪潮,亞洲其他國家如越南等因此受惠,生產供應鏈也被迫重組,這兩大強權的經貿角力戰,目前仍持續影響牽動全球價值鏈。

2019:香港反送中運動

2019年10月19日,香港反送中運動,市民舉行「國際人道救援祈禱會」(AP)
2019年10月19日,香港反送中運動,市民舉行「國際人道救援祈禱會」(AP)

香港自2019年3月15日展開「反送中運動」,抗議港府提交的《逃犯條例》修訂草案,該草案容許將香港犯罪嫌疑人引渡至中國大陸受審,反對者擔憂將削弱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司法獨立地位。從6月9日開始,香港群眾陸續發起沒有統一組織的大規模示威行動,至少200萬人參與其中。

反送中運動爆發至今逾200天,由於香港政府與警方強硬鎮壓處置,警民衝突不斷升級,8月中旬,示威者兩度癱瘓香港國際機場。9月4日下午,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撤回草案,但示威者「五大訴求」僅有撤回草案一項獲得落實而持續活動。港府又在10月初制定《禁止蒙面規例》,新一輪「罷工、罷課、罷市」運動升級,至今已有6千多名11歲至83歲間的市民遭逮捕,亦有多起控訴警察濫用武力性侵、虐待及殺害示威者的事件,獲得美國國會與多國關注,被視為中國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及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和形象危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再生能源
02

活在同溫層的「串流世代」「網紅世代」 2010年代,你我生活都因這些網路媒體而改變

社群媒體與串流平台在2010年代滲透入所有人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社會巨變。(Glen Carrie@Unsplash)

社群媒體與串流平台在2010年代滲透入所有人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社會巨變。(Glen Carrie@Unsplash)

距離2020年只剩幾天,跨年活動成為熱門話題,回顧2010年代,人們認知中的「娛樂」和「社交」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串流平台與社群媒體以大量內容填滿了我們的空閒時間,但也不知不覺讓使用者活在近乎一致的意見和資訊中,引發的不實資訊和社會分裂現象,將是未來最需關注的問題之一。

一機在手永不無聊:「串流世代」

像是Netflix、HBO等國外影視串流平台有足夠的資金產出原創的獨家內容吸引會員,或直接與台灣的影視製作團隊合拍電影及電視劇。(圖/取自Unsplash)
像是Netflix、HBO等國外影視串流平台有足夠的資金產出原創的獨家內容吸引會員,或直接與台灣的影視製作團隊合拍電影及電視劇。(圖/取自Unsplash)

2010年,串流影音平台網飛(Netflix)正式邁向國際市場,標誌全球影視界的新一篇章。搭上了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普及風潮,串流平台更無遠弗屆,一個帳號就能無限享受大量、多元的內容,還能依據個人喜好精準推薦。也加速影視內容的傳播與分眾族群。如今Netflix已從當年1200萬訂閱戶,至2019年突破1.5億戶,市面上亦有Amazon Prime Video、Apple TV+、Disney+、HBO Max等多間娛樂與科技巨頭爭食串流大餅。

不僅影視,音樂串流平台也趁勢崛起,來自瑞典的Spotify在10年之內,從不到百萬訂戶成長為近2.5億人使用的全球最大音樂服務商,隨時隨地都能盡情享受歌曲,連原本以購買歌曲為主要商業模式的Apple iTunes也轉型為Apple Music,傳統的專輯與演唱會也逐漸成為迷群專屬的娛樂消費。

每個人都能走紅15分鐘:「網紅世代」

社群媒體造就了「網紅」,如今在各大領域都能見到網紅身影。(maddi bazzocco@Unsplash)
社群媒體造就了「網紅」,如今在各大領域都能見到網紅身影。(maddi bazzocco@Unsplash)

早在2010年代以前,人們已經習慣部落格、即時通訊等社交網站,但臉書(Facebook)2009年在全球快速成長後,以社交為主要功能的社群媒體如雨後春筍般冒出,Instagram、推特(Twitter)、Line、微博等軟體成為人們主要的通訊方式,人人都可以上傳自製文字、影像或影片,面向全世界說出內心想法,或與親友、網友即時互動。

社群媒體的蓬勃造就了「網紅世代」來臨,任何人都可以經營自有帳號,吸引各種族群的追蹤者,「Youtuber」成為青少年最嚮往的職業之一,網紅也跨足演藝、出版、行銷等領域持續擴大影響力,《富比世》(Forbes)估計,2022年之前,全球網紅經濟產值至少將上看150億美元(約台幣4500億元)。

你看不見我我看不見你:「同溫層世代」

社群媒體的過濾氣泡,讓我們容易活在相同意見的「同溫層」內。(John Schnobrich@Unsplash)
社群媒體的過濾氣泡,讓我們容易活在相同意見的「同溫層」內。(John Schnobrich@Unsplash)

社群媒體加強了人際通訊效率,但基於演算法形成的「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讓社會比過去任何時代更為分裂。為了篩選大量資訊,多數社群軟體都運用演算法推薦「個人化內容」,依據使用者喜好呈現不同貼文。久而久之,使用者只看得見與自己氣味相投的內容,自身信念一再強化,與不同意見交流的能力卻大為削弱,也更容易相信偏誤資訊,中文亦被稱為「同溫層效應」,描述人們習於浸淫在相同價值觀的舒適圈。

同溫層效應不但激化對立,也容易造成「誤判情勢」,最顯著的案例包括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Brexit)與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多數民調都沒能正確預測結果,多數民眾才驚覺眼中的世界已如哈哈鏡般無法反應真實。此後,政治團體與傳播媒體更加重視同溫層現象,但暫時似乎還未找到解方。

然而,社群媒體並非只創造出娛樂至死的虛擬氣泡,因爲人人得以發聲、相互連結,這些軟體成為年輕世代關注社會的必經之門,陌生群眾更容易因分享境遇而凝結起來,為了共同理念團結發聲。社群媒體甚至成為對抗威權體制的實用工具,從中東「阿拉伯之春」到近來的香港反送中運動,沒有指揮中心、全靠草根群眾運用社群媒體集結的「無大台」抗爭趨勢一覽無遺,在不久後的2020年代,顯然也將持續改變著全球政治和生活型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3

智慧型手機普及化、遠距工作興起、企業高階女主管增加、亞洲中產階級崛起……細數2010年代十大商業潮流

2010年代,世界的商業趨勢發生巨大改變(取自Pixabay)

2010年代,世界的商業趨勢發生巨大改變(取自Pixabay)

2010年代即將結束,在這10年間,這個世界的商業模式經歷劇烈變化,像是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消費市場發生巨大改變,美國知名財經雜誌《創業家》(Entrepreneur)整理了過去10年的10個商業潮流,並帶我們展望全球未來10年的商業趨勢。

1.大型科技公司迅速發展

臉書(美聯社)
臉書是全球社群網站龍頭(美聯社)

可擴充的數位產品問世,全球中產階級消費者增加,加上無限的資本,在在讓大型科技公司在2010年代發展迅速。如今,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亞馬遜(Amazon)等大型科技公司富可敵國,其擁有的勢力也不亞於一國政府。

2.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序、網路無所不在 

iPhone遭駭長達兩年,近日爆出安卓微軟也受害。(美聯社)
2010年代,智慧型手機讓人類生活方式出現巨大改變。(美聯社)

2010年,大多數國家都開始部署4G網路,如今幾乎人人都有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機具有GPS,先進的媒體功能、雲端運算、無窮無盡的新應用程式等,解決人們想得到的任何問題。智慧型手機興起帶來了顛覆性的新商業模式,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手機應用程序也出現了。如果全球數十億人沒有可連結4G網路的智慧型手機,就不可能有交通、約會、社群媒體等新應用程序。

3. 新的工作方式

人們期望找到一份好工作並一輩子待在同一間公司的年代早已遠去。2010年代,人們持續換工作,成立公司,工作安排也比以往更靈活。科技讓人們可以憑著筆記型電腦與創意就創業,這也讓人們更有機會透過零工經濟賺錢,而雲端運算與高速網路推動了遠距工作的浪潮。

4.亞洲新興的中產階級

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中產階級崛起,也帶來新的變數(美聯社)
亞洲中產階級崛起(美聯社)

這10年來,英國與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薪資成長幾乎停滯。不過,亞洲的情況相反,中國、越南、菲律賓、泰國、印尼的薪資大幅成長;2011年,亞洲中產階級的人數超過了歐洲,而2010年代即將結束前,亞洲超過15億人是中產階級,預計到了2020年代,全球成為中產階級者將有近9成來自亞洲。

5.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再度興起

中歐國家的近來偏向極右派民粹主義、反移民立場。圖為克羅埃西亞3月24日有民眾抗議,反對同性婚姻。(AP)
中歐國家的近來偏向極右派民粹主義、反移民立場。圖為克羅埃西亞有民眾抗議,反對同性婚姻。(AP)

2010年,大多數人認為這個世界正發展成地球村,大城市的居民將「世界公民」的概念視為理所當然。然而,如今世界向民族主義與邊境保護主義大幅靠攏,專制領導人掌控的反移民政黨陸續掌權,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從未有過的局面。

6.企業高階女主管崛起

臉書營運長桑德伯格
臉書營運長桑德伯格(美聯社)

英國與美國女性獲得選舉權已經100年,但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擔任企業高階職位的婦女人數才大量增加,在2010年代,富時100指數(FTSE 100)公司董事會的女性人數增加了1倍,分配給女性創業者的創投資本(VC capital)也增加了1倍。

7.高科技硬體價格下降

過去3年以來,消費與商業尖端設備的成本已大幅下降,而過去10年來,無論是設置太陽能系統、3D列印物體、核磁共振成像、機器人工廠的機器設備等,硬體成本可能降低了一半。

8. 軟體即服務(SaaS)商業模式興起

許多企業利用快速的網路與雲端計算,以常態收入的授權模式提供軟體服務,並且不斷自動更新。這種商業模式已經影響許多消費市場,包括音樂、電影、遊戲、資料庫、辦公應用程式、學習管理系統等,而且這些都可以存放在雲端。

9.美國的能源獨立能力增加

2010年代初期,美國進口了大量石油,但進入2020年代後,美國將尋求出口石油。由於頁岩氣革命(shale-gas revolution),美國不再需要當世界警察。美國希望2020年代,美國自身就能滿足國內的能源需求,這將對地緣政治帶來重大改變,而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世界運作方式也將面臨挑戰。

10.資本成本下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世界主要經濟體開始大量印鈔,導致利率幾乎降至零,加上大多數西方國家的人口老齡化,大量資金在尋找可產生收益的資產。由於這些經濟因素,進入2010年代後,那些擁有良好信用評等並已經擁有資產者的財富大大增加,而想要買房子的年輕世代卻突然被擠出市場。廉價資本催生了私募股權巨型基金,它們可以在不公開的情況下經營大型企業。隨著數百萬人難以信任傳統的流通貨幣,我們可以看到資金湧入了比特幣(Bitcoin)等替代貨幣(alternative currency)。

比特幣獲洲際證交所認可,將在美東晚間8點開放交易。(美聯社)
比特幣。(美聯社)

《創業家》指出,2020年代將比2010年代出現更多顛覆的變革,人們預期在醫學、機器學習、交通運輸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的貿易方式及人們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也可能出現徹底的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4

女作家崛起、有聲書風行、經典小說改編成熱門影集……回望2010年代的閱讀風景

過去10年間,人們的閱讀習慣出現巨大改變(取自Pixabay)

過去10年間,人們的閱讀習慣出現巨大改變(取自Pixabay)

你還看書嗎?2010年代,網路與科技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整理了這10年的閱讀趨勢,帶您一窺這10年之間的閱讀風景。

1. 獨立書店捲土重來,連鎖書店瓦解

過去10年來,許多連鎖書店倒閉,而獨立書店捲土重來(取自Pixabay)
過去10年來,許多連鎖書店倒閉,而獨立書店捲土重來(取自Pixabay)

過去10年來,許多連鎖書店倒閉,例如美國大型連鎖書店「疆界」(Borders)於2011年破產,美國境內600多間分店關門,美國另一家大型連鎖書店巴諾書店(Barnes&Noble)也搖搖欲墜。不過,讓人驚訝的是,這10年間,獨立書店老闆設法與社區增加連結,並為消費者提供獨具一格的體驗。

2. 有聲書強勢興起

隨著平台與收聽設備變得更方便,過去10年中,有聲書市場幾乎每年都以兩位數的百分比成長。2019年,12歲以上的半數美國人聽過有聲書。

3. 女作家崛起

2012年,美國女作家弗琳(Gillian Flynn)的驚悚小說《控制》(Gone Girl)售出超過2百萬本。2015年,英國女作家霍金斯(Paula Hawkins)的驚悚小說《列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也大賣,到了2016年已售出逾1500萬本。驚悚小說原本由男性作家當道,而這些女作家的成功例子預示著一群才華橫溢的女性作家改變了這種規則。

英國女作家霍金斯(Paula Hawkins)的驚悚小說《列車上的女孩》非常暢銷(取自Amazon)
英國女作家霍金斯(Paula Hawkins)的驚悚小說《列車上的女孩》非常暢銷(取自Amazon)

4. 圖像小說成為「超級英雄」

1990年代,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s)仍在努力爭取主流尊重,但到了2010年代,人們熱愛圖像小說,這類小說的銷售量也快速增加,不僅美國作家哈波.李(Harper Lee)的經典小說《梅崗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被改編成圖像小說,許多小說作家與非小說作家也受到這種文類的吸引。2016年,講述美國聯邦眾議員路易斯(John Lewis)民權運動經歷的《March》成為史上首部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的圖像小說。

5. 兒童文學表明立場

童書成為美國激烈政治鬥爭的最新武器:美國作家戈蘭(Gan Golan)與歐利根(Erich Origen)模仿美國兒童文學作家布朗(Margaret Wise Brown)經典作品,創作了《晚安,川普》(Goodnight Trump)來嘲諷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此外,關於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與美國最高法院自由派大法官金斯堡(Ruth Bader Ginsburg)等人的書籍被積極推銷給自由派父母。

6.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帶起情色小說旋風

英國情色小說作家詹姆絲(EL James)《格雷的五十道陰影》三部曲(Fifty Shades Trilogy)轟動全球,帶起情色小說旋風。《格雷的五十道陰影》首部曲在2011年出版,出版商為藍燈書屋(Random House)旗下的文學出版社Vintage,這部作品相當暢銷,結果2012年藍燈書屋每位員工都因此拿到5千美元的獎金。據稱詹姆絲共賣出了1.52億本,她創作的這系列小說是2010年代來最暢銷的書,而她的成功為其他情色小說作家創造了市場。

7. 即時列印終於成真

這10年來,「速成書」終於成真,這項新技術不僅幫助了無法透過傳統出版社出版作品的作者,也讓傳統出版商能更快因應意外的需求,這有助於縮短熱門書籍售罄缺貨的時間。

8. 兒童讀物更加擁抱多元

2014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教育學院(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Madison’s School of Education)發現,新出版的兒童讀物不到3%與非裔族群有關。有鑑於此,一群少數族裔作家與出版界人士在社群媒體使用主題標籤#我們需要多元的書(#WeNeedDiverseBooks)發起一項運動,最終一個非營利組織成立了,該組織致力於增加少數族裔出現青少年書籍所占的比例。威斯康辛大學上個月發布的數據顯示,關於非裔族群的兒童讀物數量增加了4倍,而關於拉美裔族群的兒童讀物數量也增加了。

9. 政治書籍成為政治徽章

這10年來,美國的黨派偏見讓引發爭論的書籍有了巨大市場:美國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執政期間,保守派作家克萊因(Edward Klein)與希杜澤(Dinesh D'Souza)等人一再出書譴責他。美國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執政時,相關的爆料書籍與回憶錄銷售量也增加了。2010年代的最後幾個星期,這個趨勢達到頂峰: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買了川普長子小唐納德(Donald Trump Jr.)寫的《觸發》(Triggered)數千本,發給捐款者。

10. 許多小說被改編成影視作品

這10年來,線上影音串流平台激增,為小說家創造了許多的新機會,像是改編自經典小說的《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與《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都成為熱門影集。此外,最鼓舞人心的是,這些影集讓觀眾去找原著來看,進而形成了良性循環。

11. 圖書館與出版商發生衝突

過去10年來,數百萬的讀者發現從公共圖書館下載電子書很方便,但出版商擔心這會導致銷售量下滑。今年,英國大型出版社麥克米倫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s)規定,新書出版後的2個月內,圖書館內只能購買一份數位拷貝,這意味著麥克米倫新書出版 2 個月內,大多數圖書館用戶無法借閱電子書版。麥克米倫出版公司這項措施引起圖書館員的廣泛譴責,美國多家圖書館都發起抵制行動,而雙方都聲稱對方正在威脅他們的生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5

自駕車問世、登陸月球背面、拍到超大黑洞、女總統與同婚合法化......回顧2010年代的「第一次」

2016.10.29-第十四屆同志大遊行,參與民眾拉長彩虹旗向前邁進-(蘇仲泓攝)

2016.10.29-第十四屆同志大遊行,參與民眾拉長彩虹旗向前邁進-(蘇仲泓攝)

隨著2020年即將到來,意味2010年代要畫下句點,而在這10年期間,民主政治、性別平等、科技發展等領域都有許多的「第一」成就,像是Waymo研發全球首部自駕車、蘋果推出自家首部平板電腦iPad、南韓是首個推動5G網路的國家,而日本與歐洲是首個面對嚴重少子化問題的地方;至於性平領域,台灣選出首位女總統,同時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

蘋果iPad、谷歌自駕車問世

Waymo最初是谷歌(Google)研發自駕車的計畫,2016年成為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公司,而美國內華達州規範自駕車的法律2012年正式生效,使用Waymo自駕系統的豐田(Toyota)汽車Prius取得上路許可,成為全球首部獲准在公共道路上行駛的自駕車,不僅沒有測試員或警察隨行,車內還沒有方向盤和油門、剎車腳踏板。

Google自駕車Waymo已經達到第四級自動操作,無須任何人在車子裡。(美聯社)
Google自駕車Waymo已經達到第四級自動操作,無須任何人在車子裡。(美聯社)

不過在2018年,美國亞利桑那州中部城市坦佩(Tempe)49歲女性賀茲伯格(Elaine Herzberg)過馬路時,被叫車平台「優步」(Uber)研發的自駕車撞,送醫急救後身亡,成為全球首宗自駕車撞死人案件。另外,網頁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自1995年問世以來,一直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瀏覽器,但在2012年被谷歌開發的網頁瀏覽器Chrome取代,成為最多人使用網頁瀏覽器。

蘋果發表會,iPad。(美聯社)
蘋果發表會,iPad。(美聯社)

NASA探索冥王星、矮行星

逐漸人手一台的平板電腦,早在1990年代就問世,不過美國科技大廠「蘋果」(Apple)2010年推出首個自家研發的平板電腦iPad,成為首個成功打入全球大型市場的平板電腦。航太領域部分,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締造不少「第一」成果,包括太空船「天龍號」(Dragon),2012年成為首個抵達國際太空站的民間太空船。

2018年,SpaceX火箭「獵鷹9號」(Falcon 9)回到地球,成功首個發射後返回,且垂直落地的軌道火箭。美國航太暨太空總署(NASA)在2010年代也有不少成就,像是太空船「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在2015年成為首個探測冥王星的太空船,以及「曙光號」(Dawn)進入穀神星(Ceres)軌道,成為首個探索矮行星的太空船。

2019年1月3日,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降落月球背面途中拍攝的月球地表影像(AP)
2019年1月3日,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降落月球背面途中拍攝的月球地表影像(AP)

台灣選出女總統又同婚合法化

而在2019年,人類探索太空達到新境界,中國登月探測器「嫦娥四號」(Chang'e 4)是首個登陸月球背面的人類探測器;我國中央研究院參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計畫(EHT)在室女A星系(Messier 87)中,首次拍到超大質量黑洞畫面。此外,性平領域在2010年代也有進步成果,像是美國導演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2016年成為首位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女性。

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AP)
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AP)

台灣在2016年選出首位女總統蔡英文,且在2019年成為首個同婚合法化的亞洲國家,而愛爾蘭2015年成為全球首個透過公投承認同婚的國家。另外,部分國家政治出現轉變,衣索比亞與馬來西亞迎接建國以來首次政黨輪替;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2011年過世,由兒子金正恩接班,且他在2018、2019年連續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川金會」,寫下美朝2國現任元首會面的歷史新頁。

2019年6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兩韓交界「非軍事區」(DMZ)板門店會面,川普成為第一位踏上北韓國土的現任美國總統(AP)
2019年6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兩韓交界「非軍事區」(DMZ)板門店會面,川普成為第一位踏上北韓國土的現任美國總統(AP)

川金會、本篤十六世退位寫歷史新頁

川普更於2019年6月跨越板門店的南北韓界線,成為首位踏上北韓領土的在任美國總統。另外,埃塞卜西(Beji Caid Essebsi)2014年成為突尼西亞首位自由民選總統,92歲高齡的他2019年於任內辭世。2016年出任馬來西亞最高元首(Yang di-Pertuan Agong)的吉蘭丹州蘇丹穆罕默德五世(Muhammad V of Kelantan),2019年1月宣布退位,創下馬來西亞獨立以來首例。

前教宗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圖左)與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AP)
前教宗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圖左)與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AP)

2013年2月,天主教榮退教宗本篤十六世(Benedict XVI)宣布退位,成為598年來首位選擇退位的教宗,更是719年來第1位自願退位的教宗;同年3月選出的新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也為教廷寫下新歷史,他不僅是首位出身耶穌會(Society of Jesus)、第1位來自美洲的教宗,成為逾500年來首位不是來自歐洲的教宗。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6

霍金、賈伯斯、阿姆斯壯、安東尼波登……緬懷2010年代與世長辭的經典人物

過去10年,賈伯斯、霍金、歌手王子、劉曉波等許多名人離開了這個世界(取自Pixabay)

過去10年,賈伯斯、霍金、歌手王子、劉曉波等許多名人離開了這個世界(取自Pixabay)

跌宕起伏的2010年代即將過去,這10年的世界變化劇烈,也有許多名人永遠離我們遠去。他們曾在這個世界寫下燦爛的一頁,創造許多令世人折服的事蹟或帶來巨大貢獻。風傳媒國際中心整理這10年與世長辭的23位名人及其生命故事,帶您一窺他們不平凡的人生。

賈伯斯(Steve Jobs)1955/2/24-2011/10/5

2007年,蘋果,賈伯斯,iPhone(AP)
2007年,賈伯斯拿著iPhone(AP)

賈伯斯是美國蘋果公司(Apple)創辦人,引領個人電腦的革命,2007年發布的第一代iPhone改變人們對智慧型手機的認知,引領智慧型手機潮流。2011年10月5日,賈伯斯因胰腺癌病逝於美國加州,享年56歲。

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1930/8/5-2012/8/25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AP)
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AP)

1969年7月21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執行太空任務阿波羅11號(Apollo 11)時,成為首位踏上月球的太空人,也是在別的星球上留下腳印的第一人。2012年8月25日,阿姆斯壯因心臟手術引起的併發症在美國俄亥俄州(Ohio)過世,享壽82歲。

萊辛(Doris Lessing)1919/10/22-2013/11/17

萊辛(Doris Lessing)為諾貝爾文學獎史上最年長的得主,同時也是第10位女性得主。(Elke Wetzig@Wikipedia/CC BY-SA 3.0)
萊辛。(Elke Wetzig@Wikipedia/CC BY-SA 3.0)

英國女作家萊辛早年住在非洲,後來回英國發展。她創作的系列小說《暴力的孩子》(The Children of Violence Series)為女性成長小說立下新典範;1962年,《金色筆記》(The Golden Notebook)出版,成為女性主義小說的經典,並確立了萊辛的文壇地位,而她在200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2013年11月17日,萊辛於英國倫敦病逝,享壽94歲。

曼德拉(Nelson Mandela)1918/7/18- 2013/12/5

曼德拉(美聯社)
曼德拉(美聯社)

為了推翻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曼德拉曾入獄27年,出獄後致力於推動種族和解,1993年與南非時任總統戴克拉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94年,曼德拉當選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卸任後繼續從事公益活動。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病逝於南非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享壽95歲。

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3/6-2014/4/17

2014年3月6日,哥倫比亞文學巨匠馬奎斯在墨西哥向記者及粉絲打招呼。(美聯社)
2014年3月6日,哥倫比亞文學巨匠馬奎斯在墨西哥向記者及粉絲打招呼。(美聯社)

1967年6月,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出版經典的魔幻寫實小說《百年孤寂》(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甫上市就震撼全球,198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2014年4月17日,長期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馬奎斯病逝於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Mexico City),享壽87歲。

大衛鮑伊(David Bowie)1947/1/8-2016/1/10

大衛鮑伊(AP)
大衛鮑伊(AP)

大衛鮑伊是英國知名搖滾歌手、唱片製作人、演員,對英國流行文化的發展有深遠影響,尤其是華麗搖滾(glam rock)及藝術搖滾(art rock)。2016年1月10日,他因肝癌逝於美國紐約,享壽69歲。

哈波.李(Harper Lee)1926/4/28-2016/2/19

哈波.李(AP)
哈波.李(AP)

1960年7月,哈波.李出版經典名著《梅岡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這部探討種族歧視議題的小說啟蒙許多的民權運動者。哈波.李34歲就聲名鵲起,之後55年卻幾乎封筆。2015年7月14日,她出版《守望者》(Go Set a Watchman),情節可以視為《梅岡城故事》續集。2016年2月19日,她在美國阿拉巴馬州(Alabama)逝世,享壽89歲。

歌手王子(Prince Nelson)1958/6/7-2016/4/21

歌手王子(AP)
歌手王子(AP)

美國傳奇歌手王子憑著專輯《紫雨》(Purple Rain)在美國樂壇擁有一席之地,引領美國流行樂壇30多年。2016年4月21日,王子被人發現倒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家中電梯不省人事,醫護人員趕到後急救未果,宣告死亡,享年57歲。美國司法當局同年6月公布驗屍報告,王子使用了過量的類鴉片強效止痛劑「吩坦尼」(Fentanyl),因此死亡。

拳王阿里(Muhammad Ali)1942/1/17-2016/6/3

拳王阿里(AP)
拳王阿里(AP)

1964年,22歲的阿里就贏得世界重量級拳王的稱號。1963年,他皈依伊斯蘭教,1967年因為宗教因素與反對越戰的理念,抗拒美軍徵召,拳王頭銜遭剝奪。1984年,他被診斷出罹患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2016年6月3日因敗血性休克,病逝美國亞利桑那州,享壽74歲。

泰王蒲美蓬(Bhumibol Adulyadej)1927/12/5-2016/10/13

已故泰王蒲美蓬2006年資料照。(美聯社)
泰王蒲美蓬。(美聯社)

1946年6月9日,蒲美蓬登基,駕崩之前是全世界在位時間最長(70年)的國家元首,帶領泰國走過國內外劇烈動盪的年代,在泰國社會擁有近乎神聖的地位,也是國家重大爭議的最後仲裁者。2016年10月13日,蒲美蓬病逝泰國曼谷,享壽88歲。

老卡斯楚(Fidel Castro)1926/8/13- 2016/11/25

老卡斯楚。(美聯社)
老卡斯楚。(美聯社)

老卡斯楚於1953年率領古巴共產黨起義,並於1959年1月成功推翻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獨裁政權,建立美洲第一個共產主義政權「古巴革命政府」,隨後統治古巴將近半世紀,直到2006年才因健康欠佳,將大位轉交給弟弟勞爾.卡斯楚(Raúl  Castro)。2016年11月25日,老卡斯楚逝世,享壽90歲。

薇拉.魯賓(Vera Rubin)1928/7/23-2016/12/25

薇拉.魯賓(美聯社)
薇拉.魯賓(美聯社)

1974年,美國天文學家薇拉.魯賓對星系自轉速度的研究促成了暗物質(dark matter)的發現。1981年,薇拉.魯賓也是史上第2位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的女性天文學家。她晚年罹患失智症,2016年12月25日,她因失智症引起的併發症在美國紐澤西州(New Jersey)過世,享壽88歲。

劉曉波 1955/12/28-2017/7/13

劉曉波(AP)
劉曉波(AP)

劉曉波在八九民運時說服數以千計的學生安全撤離,卻被中國官媒指控是操縱學運的「黑手」並遭逮捕。他出獄後仍努力抨擊時政,要求中國進行民主憲改,因此屢遭軟禁。2008年,劉曉波參與起草《零八憲章》,提出促進中國民主化進程,遭判刑11年,2010年10月在獄中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17年7月13日,劉曉波肝癌病逝中國瀋陽,享壽61歲。

凱特.米列(Kate Millett)1934/9/14-2017/9/6

美國女性主義作家凱特.米列(AP)
美國女性主義作家凱特.米列(AP)

1970年,凱特.米列的博士論文《性政治》(Sexual Politics)出版,這部經典作品是女權主義運動的重要宣言,也是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的重要著作,被譽為「女性主義批評的里程碑」。2017年9月6日,她造訪法國巴黎時心臟病發過世,享壽82歲。

紀梵希(Hubert de Givenchy)1927/2/20-2018/3/10

法國傳奇時裝設計師紀梵希日前辭世,享壽91歲(美聯社)
法國傳奇時裝設計師紀梵希(美聯社)

法國傳奇時裝設計師紀梵希縱橫時尚圈40年,為好萊塢巨星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打造優雅女神形象。他設計的服裝風格優雅細膩,美國前第一夫人賈桂琳.甘迺迪(Jacqueline Kennedy)與摩納哥王妃葛麗絲凱莉(Grace Kelly)都是他的忠實粉絲。2018年3月10日晚間,他在法國巴黎家中睡覺時辭世,享壽91歲。

霍金(Stephen Hawking)1942/1/8-2018/3/14

霍金的22件遺物將於10底開放拍賣。(美聯社)
霍金的22件遺物將於10底開放拍賣。(美聯社)

霍金21歲時被診斷出罹患漸凍人症(ALS),後來全身癱瘓,但仍孜孜不倦進行研究,對於黑洞與相對論(theory of relativity)的見解獨到,被譽為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以《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等科學書籍享譽國際。2018年3月14日,霍金在英國劍橋(Cambridge)逝世,享壽76歲。

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1956/6/25-2018/6/8

美國61歲知名主廚、主持人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自殺身亡(美聯社)
美國61歲知名主廚、主持人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自殺身亡(美聯社)

波登曾擔任美國紐約知名法式餐廳「中央市場」(Brasserie Les Halles)行政主廚, 2000年以《安東尼.波登之廚房機密檔案》(Kitchen Confidential: Adventures in the Culinary Underbelly)一書嶄露頭角,2013年以《波登闖異地》(Anthony Bourdain: Parts Unknown)拿下美國廣播電視最高榮譽「皮博迪獎」(Peabody Award)。2018年6月8日,波登在法國東部凱薩斯堡(Kaysersberg)錄製《波登闖異地》時,在旅館自殺身亡,享壽61歲。

金庸 1924/2/6-2018/10/30

20181030_武俠小說家金庸。(資料照,取自香港中文大學官網)
金庸。(資料照,取自香港中文大學官網)

金庸本名查良鏞,1948年移居香港。他創作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聞名於華人世界,著作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劇、電影等。2018年10月30日,金庸病逝香港,享壽94歲。

史丹李(Stan Lee)1922/12/28-2018 /11/12

美國漫畫史傳奇人物史丹李(Stan Lee)(AP)
美國漫畫史傳奇人物史丹李(Stan Lee)(AP)

1939年,史丹利高中畢業,進入表姐夫創辦的「及時漫畫」(Timely Comics),漫畫生涯從此展開。而「及時漫畫」正是「漫威漫畫」(Marvel Comics)的前身。1960年代,漫威漫畫進入黃金年代。2018年11月12日,他在美國加州洛杉磯(Los Angeles)一家醫院逝世,死因是心臟衰竭與呼吸系統衰竭,享壽95歲。

老布希(George H. W. Bush)1924/6/12-2018/11/30

美國前總統老布希(1924-2018)(AP)
美國前總統老布希(AP)

老布希於二戰時,參與過太平洋戰區多場重大戰役。1989年至1993年,他擔任美國第41位總統,在任期間下令美軍入侵巴拿馬(Panama),見證蘇聯共產帝國崩潰與冷戰落幕,並打贏第一次波灣戰爭(Gulf War)。2018年11月30日,老布希在美國德州病逝,享壽94歲。

貝聿銘(Ieoh Ming Pei)1917/4/26-2019/5/16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與其代表作「羅浮宮玻璃金字塔」(AP)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與其代表作「羅浮宮玻璃金字塔」(AP)

華裔美籍建築師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與文教建築為主,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玻璃金

字塔、香港中國銀行大廈等,他一生獲獎無數,包括1983年拿下普立茲克獎(Pritzker Prize),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2019年5月16日,貝聿銘在美國紐約逝世,享壽102歲。

伯恩斯坦(Robert Bernstein)1923/1/5-2019/5/27

伯恩斯坦(美聯社)
伯恩斯坦(美聯社)

美國藍燈書屋(Random House)前總裁伯恩斯坦在冷戰時期創辦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一生熱情投注於出版與人權,捍衛言論自由與異議人士。2019年5月27日,伯恩斯坦在美國紐約病逝,享壽96歲。

摩里森(Toni Morrison)1931/2/18-2019/8/5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摩里森(Toni Morrison)2019年8月5日深夜逝世,享年88歲。圖為2012年摩里森接受總統自由勳章。(AP)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摩里森(Toni Morrison)(AP)

1970年,美國非裔女作家摩里森的第一本小說《最藍的眼睛》(The Bluest Eye)以黑人為核心,從奴隸體制到種族歧視,強而有力地呈現了黑人生活與生命的特質,成為文學經典。1987年,她出版《寵兒》(Beloved),隔年榮獲普立茲小說獎(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而她在1993年成為諾貝爾文學獎(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第一位黑人女性得主。2019年8月5日,摩里森因肺炎併發症在美國紐約逝世,享壽88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7

【圖輯】烽火連天、暖化危機、民粹崛起、全球抗爭遍地開花……回顧跌宕起伏的2010年代

2019年7月1日,「港版太陽花」,香港反送中示威者攻入立法會(AP)

2019年7月1日,「港版太陽花」,香港反送中示威者攻入立法會(AP)

美國新任總統當選人川普9日發表勝選演說(AP)
2016 年 11 月 8 日,美國舉行總統大選,總統當選人川普發表勝選演說(AP)
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1日晚間爆發重大槍擊案,造成多人死傷(AP)
2017年10月1日,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爆發重大槍擊案,造成59人死亡((AP)
翁蘭.戴克尼許(Omran Daqneesh),敘利亞內戰,一個被炸得滿臉是血、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小男孩(YouTube)
2016年8月17日,敘利亞阿勒坡遭到政府軍轟炸,5歲小男童翁蘭.戴克尼許(Omran Daqneesh)被炸得滿臉是血、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截自YouTube)
川普、金正恩握手。AP
2018年6月12日,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世紀之握(美聯社)
2014年,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崛起(美聯社)
2014年,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崛起(美聯社)
2015年11月13日深夜,法國巴黎遭遇該國近代最嚴重的恐怖攻擊,造成137人死亡(美聯社)
2015年11月13日深夜,法國巴黎遭遇該國近代最嚴重的恐怖攻擊,造成137人死亡(美聯社)
一名羅興亞媽媽親吻船難時死亡的孩子。(AP)
2017年9月。一名羅興亞媽媽親吻船難時死亡的孩子。(AP)
2016年3月22日,葉門嬰兒尤黛(Udai Faisal)罹患急性營養不良。葉門內戰經年,無數幼童飽受飢荒之苦。(美聯社)
2016年3月22日,葉門嬰兒尤黛(Udai Faisal)罹患急性營養不良。葉門內戰經年,無數幼童飽受飢荒之苦。(美聯社)
2013年4月15日,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馬拉松賽發生爆炸,傑夫.鮑曼雙腿被炸斷,頭戴牛仔帽的艾雷東多協助鮑曼上救護車。(美聯社)
2013年4月15日,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馬拉松賽發生爆炸,傑夫.鮑曼雙腿被炸斷,頭戴牛仔帽的艾雷東多協助鮑曼上救護車。(美聯社)
2011年5月1日,美軍的海豹部隊夜襲行動中格殺賓拉登,時任總統歐巴馬(左二)與時任國務卿希拉蕊(右二)等齊聚白宮戰情室觀看情況(美聯社)
2011年5月1日,美軍的海豹部隊夜襲行動中格殺賓拉登,時任總統歐巴馬(左二)與時任國務卿希拉蕊(右二)等齊聚白宮戰情室觀看情況(美聯社)
2015年9月2日,年僅3歲的敘利亞難民兒童艾倫(Aylan Kurdi)陳屍土耳其海灘的照片震撼全球(美聯社)
2015年9月2日,年僅3歲的敘利亞難民兒童艾倫(Aylan Kurdi)陳屍土耳其海灘的照片震撼全球(美聯社)
2019年6月16日,香港反送中的示威活動,上百萬民眾參與(美聯社)
2019年6月16日,香港反送中的示威活動,上百萬民眾參與(美聯社)
2017年8月12日,美國維吉尼亞州中部城市沙洛斯維爆發種族衝突事件20歲,白人男子費爾茲開車衝撞反方陣營,造成至少1死、19人受傷悲劇(美聯社)
2017年8月12日,美國維吉尼亞州中部城市沙洛斯維爆發種族衝突事件20歲,白人男子費爾茲開車衝撞反方陣營,造成至少1死、19人受傷悲劇(美聯社)
2019年3月4日,德國杜塞道夫民眾響應瑞典少女通貝里發起的氣候抗爭示威行動(美聯社)
2019年3月4日,德國杜塞道夫民眾響應瑞典少女通貝里發起的氣候抗爭示威行動(美聯社)
2019年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大火(美聯社)
2019年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大火(美聯社)
2014年4月16日,南韓世越號發生船難沉沒,船上476名乘客裡,共304人罹難(美聯社)
2014年4月16日,南韓世越號發生船難沉沒,船上476名乘客裡共304人罹難(美聯社)

 

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引發超大海嘯(美聯社)
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引發超大海嘯(美聯社)
2015年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做出歷史性判決,宣佈全美同性婚姻合法化,美國白宮投射彩虹燈光慶祝(美聯社)
2015年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做出歷史性判決,裁定全美同性婚姻合法化,美國白宮投射彩虹燈光慶祝(美聯社)
英國脫歐成功,支持留歐者黯然(美聯社)
2016年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脫歐派勝出,支持留歐者驚訝黯然(美聯社)
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表決《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AP)
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表決《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AP)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08

全球景氣持續看漲?2010年代這五大失敗 小心成為各國隱形危機!

回顧2010年,全球景氣彷彿復甦,背後仍潛藏五大失敗與危機。(Mike Cohen@flickr)

回顧2010年,全球景氣彷彿復甦,背後仍潛藏五大失敗與危機。(Mike Cohen@flickr)

雲霄飛車般刺激的2010年代即將離去,相比10年前全球金融海嘯的愁雲慘霧,全球景氣也慢慢復甦。但回顧十年發展,繁榮背後仍潛藏不少警訊,奠基於債務上的榮景、貧富差距加深及氣候變遷等等,持續挑戰全球的危機意識。

一、貧富差距加大

2010年伊始,美國次貸風暴引發的金融海嘯未歇,美國失業率高達9.8%,200萬個家庭失去住房。但在2019年末,美國成功讓失業率降至50年來新低的3.6%,房價平均上漲57%,經濟似乎回復樂觀前景。

然而,失去的財富並非公平回到每個人的口袋裡,根據聯準會統計,全美收入前1%富人掌握的財富從2010年的28.5%升至32.4%,中上階級的財富占比反而從39.6%降至37%,底層50%占比從0.6%增加至1.9%,顯示中產階級正在慢慢往底層下滑。不僅美國,近兩年來全球各地頻傳大規模抗爭,從法國、智利、黎巴嫩等等,躁動來源都是日益加大的貧富差距,當政府考慮刪減福利或進行撙節,民眾怒火也一觸即發。

智利爆發大規模抗爭,示威者將催淚瓦斯擲回警方位置。(AP)
智利爆發大規模抗爭,示威者將催淚瓦斯擲回警方位置。(AP)

二、債務驅動的成長

近年的經濟成長榮景堪比1990年代,但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在於赤字與債務,現今全球的發展數字奠基於債務,成許多國家的心頭大患。光是2019年度,美國財政赤字就增加近1兆美元(約台幣30兆元),國債更飆至23兆美元之高。世界銀行(World Bank)也發佈統計,全球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 (EMDEs) 去年債務突破紀錄,升至 55 兆美元,等於8年內激增54%,世銀憂心稱這是「50年來最大、最快和最廣的債務累積現象」。

三、長期仰賴低利率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AP)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AP)

為了抵擋金融海嘯,美國聯準會在3年之間將短期利率從5.25%降至0%,2015年才開始慢慢爬升回2.25%,而今年又迫於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壓力而降至1.5%,這等同於釋出所有王牌,一旦再次發生危機,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沒有太多刺激空間。各國央行也有類似問題,歐洲、日本紛紛嘗試量化寬鬆、負利率等方式,但近期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銀的年度會議上警告,負利率救得了一時,長期卻可能因為不良放款損害銀行體系,屆時全球經濟恐將受到更嚴重的衝擊。

四、健康支出飆升

隨著高齡化現象加劇,已開發國家的醫療支出占比愈來愈高,目前全球醫療支出占GDP比重平均約10%,但美國醫療占比已高達17.9%,至少超過3.3兆美元。儘管美國嘗試推出「歐巴馬健保」(Medicare)、鼓勵P4學名藥等平價醫療政策,但在2026年預估只能覆蓋89%的支出。行之有年的台灣健保也是如此,根據經建會推估,2025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突破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健保支出將升至7600億至9000億元,比收入多出近一倍。健保破產危機也是各國政府亟欲發展智慧醫療、長照等產業的主因之一。

五、地球仍在發燒

過去十年來,地球幾乎年年突破高溫紀錄,儘管核能、再生能源等產業蓬勃發展,碳排量仍不見明顯短少,世界各地也不斷出現氣候異常現象。暖化帶來的災難已不再限於遙遠的自然環境,地層下陷、海水倒灌、難以撲滅的野火等等,都已嚴重侵害人類的生存環境。

澳洲雪梨附近野火持續延燒,空氣中充滿煙霧(美聯社)
澳洲雪梨附近野火持續延燒,空氣中充滿煙霧(美聯社)

然而積極行動的國家並不多,聯合國氣候峰會締約方第25次會議(COP25)12月中旬落幕後,各國對於最重要的減碳排承諾和碳交易機制仍無共識,《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期望在21世紀末以前全球年均溫上升不超過攝氏2度,但依照目前總碳排年年上升的情形,本世紀末全球均溫恐上升攝氏3至4度,屆時至少2億人居住地區將被海水淹沒,半數動植物滅絕,綠色星球一去不復返。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