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戰火一觸即發?美國重量級學者:北京武力侵台意願低、炒作開戰風險恐成「中共同路人」

中共軍機頻頻入侵台灣領空,我空軍全程監控。(資料照,AP)

中國對台文攻武嚇不斷之下,台海局勢呈持續升溫態勢,美軍印太司令戴維森甚至警告,中共可能在6年內武力攻台,類似論調的聲量在美國學界也水漲船高。但三名重量級學者——葛來儀、卜睿哲、何瑞恩日前聯名投書,主張北京武統台灣的意願仍低,一味強調兩岸開戰風險,恐將削弱台灣人民自我保衛的信心,反而是中國渴望見到的結果。

這篇投書8日刊登於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網站,三名作者皆為美國著名的「中國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是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實力」項目主任,何瑞恩(Ryan Hass)曾於歐巴馬(Barack Obama)時期擔任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現為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是美國在台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去年甫自布魯金斯學會退休。

近年來,中國對內踐踏香港的自治權、在新疆等地對本國公民施以暴行;對外在中印邊界爆發流血衝突、於南海軍事擴張、在釣魚台海域也動作頻頻,同時不斷動用軍力,以軍機繞台、大規模兩棲登陸演習等方式多管齊下,藉以對台造成「極限施壓」的效果。

但三人強調,北京的姿態固然極具侵略性,一系列行動的趨勢令人不安,但由此推論中國一旦有能力武統台灣,就會展開行動的此類預測,必須先打上問號。

中國首要之務:反獨而非促統

三人認為,從北京的角度觀之,川普(Donald Trump)任內對台灣政府展現更大的支持,新任拜登(Joe Biden)政府的目前對台路線也呈現「川規拜隨」的態勢,美國在外交、安全等領域的舉措,確實提振了台灣的信心,也降低台灣必須屈從於北京的壓力。

因此,儘管中國仍為「武統」的長程目標做足準備,但無論在當前或可預見的未來,中國近期的當務之急仍是全力阻止台灣獨立,而非動用強制手段統一。

習近平。(美聯社)
習近平。(美聯社)

針對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中「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是......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的尖銳措辭,三人則指出自毛澤東以降,每一位中國領導人都必定會表達統一台灣的決心,習近平這番話也不例外,無須過度誇大。

確實,根據習近平設下的「偉大復興」時間點——2049年,現年67歲的習近平也不太可能見到兩岸屆時是否如他所願統一。

中國無意開戰的理由

而儘管中國內部也有鼓吹北京應加緊腳步武統的聲浪,但目前為止習近平並未讓鷹派意見發酵,中共最新的「十四五」規劃仍重申「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策方針,延續胡錦濤時期的溫和路線。

三人指出,北京有許多避免開戰的理由,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任何武力奪佔台灣的企圖,都可能引發與美國之間的軍事衝突,難保不會升級甚至擴散至台海範圍之外。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無法保證能取得絕對勝利,反過來將動搖中共的統治合法性。

而北京一旦對台動武,將重創中國在區域乃至於全球的形象,同時加深鄰國對中國威脅的警惕,恐怕會導致習近平在國內諸多緊迫事務外更加分身乏術。

基於前述理由,中國如今採取的是「反獨」策略,使出經濟誘因、外交孤立、網路攻擊,甚至是煽動台灣內部分裂等手段,展現軍事實力也是其中一環,目的就是將中國迫在眉睫的威脅成為台灣每天都須面對的現實,使台灣人民對未來感到悲觀,從而消除對統一的抗拒。儘管等待「瓜熟蒂落」需要更長的時間,卻也代表更少的代價與風險。

台灣該如何應對?

三人強調,宣揚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是北京的工作,美國和台灣必須加強遏止戰爭的能力——不只是軍事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台灣人民不需時時被提醒自身的脆弱性。

本文認為,若美國決策者想助台灣一臂之力,安全領域並非一切——除了把焦點放在中國的軍事威脅以外,更需要使美台經濟關係與時俱進,並協助台灣多角化發展貿易關係,並提供讓台灣在世界舞台獲得尊嚴與敬重的機會,同時又不觸碰美國歷屆政府劃定的「一中政策」紅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巧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