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就是抗爭工具!高中生善用Instagram成功爭取權利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表示,Instagram的滾動時間更短,並且仰賴視覺傳播,視覺化確實造成了影響。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網際網路確實對世界造成了重大變革,正如2012年臉書助攻了阿拉伯之春,或者2014年台灣爆發318太陽花學運,網路論壇批踢踢實業坊(PTT)成為其中一個雲端集結地,當溝通減少時空的阻礙後,各路運動的反抗者更有機會集結力量、影響更多人。

從太陽花學運以來,青年世代意識逐漸抬頭,除了國家大事外,也逐漸落實回學生族群的日常生活,過去在校園裡留下的威權管教模式,比如制服規定、升旗儀式、第8節課、寒暑期輔導課等,這幾年來也陸續鬆動。(延伸閱讀:名校生才搞學運?太陽花學運、香港反送中激發社區高中生創學生聯盟

網路在學生權利意識的促進上,確實扮演重要地位。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表示,以前網路還沒盛行時,假設在學校福利社的食物裡吃到髒東西,「如果在班上你吃到,大家只會覺得你很衰、我吃到我很衰」,跟學校抗議時,校方通常會說只是偶發情況,但當有網路時,就可以知道也有別人吃到。

中國、手機、防火牆、APP(美聯社)
網路在學生權利意識的促進上,確實扮演重要地位。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張育萌認為,這有點像勞工爭取勞權之前,要先有薪資透明,才能彼此瞭解狀況,進而採取行動,網路促成了資訊的流通,也讓學生更有可能行動。

張育萌舉例,以前學生做校刊,有時候會遇到學校施壓,不希望出現某些對學校不利的內容,現在就可以直接PO上網,造成校方壓力,或者像教育部,也有如國教署署長信箱這樣的申訴管道,過去沒有網路資源時,學生可能根本不知道可以申訴,就算想申訴,也不知道要怎麼做,「可能只會手寫一封信寄過去,然後就在家裡慢慢等,等的過程還可能被父母攔截,網路確實去除了這些阻礙。」

「Instagram確實是學生族群最主要交友方式」

從網路問世到現在,本身也歷經多次變革,從撥接到行動5G,由桌機變為手機,這幾年雲端世界不管在技術或應用上,都有劇烈轉變,近幾年社群上有一句話說,「FB是老人才在用的」,以照片、影片為主的Instagram,確實是如今學生族群最主要的社群軟體與交朋友的方式,也曾過去的「要不要加即時通」、「要不要加臉書」變成「要不要互粉」。

臉書(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AP)
以照片、影片為主的Instagram,確實是如今學生族群最主要的社群軟體與交朋友的方式。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從以文字為主的臉書,轉變成以影像為主的Instagram,也對青年的倡議造成微妙影響。張育萌解釋,Instagram的滾動時間更短,並且仰賴視覺傳播,視覺化確實造成了影響,「以前在臉書上PO一篇文,會有人說『沒圖沒真相』,但IG(Instagram)一定會有圖。」

「現在很多學生會蒐證,就有能力改變」

像是今年1月寒流數度來襲,北部氣溫動輒下探10度,儘管氣溫冷颼颼,但卻有不少學校仍以服儀規定,限制學生添加外套、圍巾,青民協於是透過Instagram舉辦線上投票,初步顯示全台超過5成學校有相關情況。

張育萌說明,過去在保暖衣物等服儀規定時,很多學校會辯稱他們沒有管,學生團體就只能無力後退,但因為現在很多學生會蒐證,就有能力改變,「他也不是故意要蒐證,只是傳了一個限時動態,但這其實就是一種蒐證了。」

20200329-學生團體29日舉行「破千學生連署 北高學生串聯共同呼籲教育部落實服儀解禁」記者會,學生舉標語高呼口號。(盧逸峰攝)
不少學校仍有服儀規定。圖為學生團體舉行「破千學生連署 北高學生串聯共同呼籲教育部落實服儀解禁」。(資料照,盧逸峰攝)

張育萌舉例,當時有些學校要求,學生如果戴圍巾必須要登記,公民團體質疑時,學校會說沒有,但事實上連續看到3、4則學生的限時動態,裡頭照片是校方人員在學生要進門時,拿著單子要他們登記,該校班聯會以此跟學校反映,發現可能是個別教職員的行為,也再進一步溝通、修正,讓推動的過程變得非常快速。

Instagram之所以快速成為年輕世代最愛的平台,除了影音特性外,另一個原因正是有強大互動性,又讓人有安全感的限時動態;Instagram限時動態每則最長15秒,播放完畢後會自動播放下一個人的動態,加上可以舉辦如線上投票、問答等活動,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感受到與人互動的熱鬧感。

「時效性非常重要」

對於Instagram的互動性,張育萌也指出確實大有幫助,像是要盤點各校有沒有確實放寬服儀規定,如果教育部不做,過去NGO也沒資源去推動,「何況寒流來就是3、4天的事,過了大家就不管了」,時效性非常重要,這時確實可以透過Instagram的線上投票進行初步理解。

張育萌強調,這部分的投票是拿來做初步理解,不是直接拿來使用,後續還要再進一步釐清狀況,並可以拿來做為行動的思考,像如果發現只有2、3成學校會這麼做,就是要個別申訴,但如果是普遍狀態,就要思考像是跟教育部溝通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