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施政報告三要點,香港進一步掐緊政治、教育,推進港珠融合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自評《施政報告》「平穩落地」,民調卻顯示創下歷年最低分。(美聯社)

在香港的黃金年代,香港行政長官(特首)每年一場的大戲是宣讀《施政報告》。報告回顧過去一年的成績,發表未來一年的計畫,特首還要就此報告在立法會接受議員質詢。從媒體預測報告內容,到事後分析解讀,議員是否對施政報告投票「致謝」,往往能引起幾個星期的話題。香港這幾年政治爭議不斷,一年到頭都有驚喜,施政報告的新聞效用已不斷降低。林鄭月娥政務官出身,對施政報告卻分外看重。

本年施政報告本該在10月14日舉行,但因習近平南下參加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大會,特首急急北上「面聖」,不得不有違常規地推遲到11月25日才宣讀。推遲的6個星期中,香港發生的事可不尋常。首先,被習近平在深圳召見後,林鄭帶隊上北京和廣東,目的有兩個:一個是研究如何融入大灣區,一個是懇求廣東早日和香港通關。前者是政治任務,後者關乎香港經濟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