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A評估模式 失智症照護的全人觀點

2018-12-13 19:04

? 人氣

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以創新方法及訓練模式協助失智症者照護。(圖/李梅瑛攝)

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以創新方法及訓練模式協助失智症者照護。(圖/李梅瑛攝)

失智症患者的記憶並非突然消失,而是一點一滴流逝至歸零,患者以及家屬很怕聽到「罹患失智症」,認為只能聽天由命、任其惡化。如同80歲奶奶一樣,這些患者仍保有過去的部分記憶,是否有可能幫助他們留住或避免引起負面情緒產生躁動,或者了解到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而這些是否能夠透過失智症照護來達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多運動、多動腦是預防失智症的根本

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暨亞東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今(13)日與加拿大認知悠能-蒙特梭利(DementiAbility Enterprises  Inc.)創始人暨首席執行長Professor  Gail M.Elliot,共同表發表蒙特梭利的認知悠能(DementiAbility)如何運用在失智症照護上。甄瑞興醫師表示,雖目前失智症目前沒有藥物可根治,臨床多是給予患者補充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等藥物,但初期罹患病症者透過持續性的多運動、多動腦,能使腦部海馬迴體積會增厚,多存腦本,可以有效延緩病症惡化,維持住病情。

但要如何幫助失智症患者持之以恆,維持症狀多活幾年好命,就要透過NISA評估模式,藉由蒙特梭利式認知悠能來達成。甄瑞興認為,國外的蒙特梭利的認知悠能運用在失智症照護上已發展多年,遍及加拿大、澳洲、英國、美國甚至香港,現在台灣要跟上腳步,要把概念帶進來。

該讓失智症患者過有目標、有意義的生活

Professor  Gail M.Elliot表示,輕重度失智症患者其實仍保有記憶與行動能力,在照護上必須花費多心思與人力,根據國外研究統計發現,失智症患者以小組團聚的方式才會成功,原因在於照護者必須了解失智症患者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以All about me的概念,得知患者需要(Need)什麼、對什麼感興趣(Interest)、過去擁有什麼專長(Skill),以及現在還保有多少的能力(Ability),也就是NISA評估模式,才能知道什麼樣的照護對患者才是最大幫助。

此外,離開熟悉的地方不僅對失智症患者來說會產生焦慮,影響大腦的不安定性,對維持記憶並無幫助,反而加速惡化,比起將失智症患者送至偏遠的安養院、大型機構安置,讓失智症患者有意識的認為被拋棄,相對比鄰近的社區共照中心,因為環境熟悉並且保留原有親人朋友在周遭,反而讓失智症患者更願意主動參與團體活動。

甄瑞興表示,因為失智症患者要評估他的需求、過去生活環境、興趣技能,做個別化的了解,而非全以課程式的方式讓老人玩桌遊下圍棋等方式,所以失智症照護專業人力上,絕非是大型機構的照護比例可支撐。

因此,透過專業的跨領域專家合作,讓專業人員及照顧的家屬得到專業訓練,以行為治療照顧失智症患者,居家可做,不是一味給予藥物治療,找出問題的根源,讓失智症患者不再受到醫院的拒收,也讓家屬不再求助無門,透過智能訓練、運動、地中海飲食來多存腦本。治療可治療的、轉變可改善的,讓專家從不同專業領域切入來幫助失智症家庭,維持照顧的品質與身心健康,有效減少照顧者的生活壓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