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農會反撲,民進黨輸掉農業縣,吳音寧成代罪?

2018-12-07 19:10

? 人氣

與其說外界將民進黨在農業縣選票流失歸咎於「今年蔬果價格慘跌」單一因素,不如說整個農業轉型的困境與改革,與政府推動其他改革所面臨到的問題都相同,就是時間還不足以讓改革的良善美意發酵,卻已先被改革的負面標籤給淹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這樣的藍綠易位,就能單純只歸結為一個「菜價因素」嗎?

消費環境走弱,餐飲業需求降低

我們再來比較,韓國瑜任內與吳音寧治理下的台北農產公司蔬果平均價格,兩者間確實有將近平均單價每公斤十元的明顯差距。然平心而論,縱使平均單價前者較高,但其價格波動也較大,農民固然「與天氣對賭」賺到了錢,卻苦了消費者。

如果排除了天候因素,其實長時間計算,台北果菜市場的平均交易單價是平穩地落在一定的區間;唯一的差別在於,韓國瑜用「第一、第二果菜批發市場彼此競爭」的方式,拉高了蔬果的平均成交單價,吳音寧則更重視蔬果平均成交單價的「穩定性」。

確實,在一四年到一八年這四年轉變,因為天候因素的異常性趨向常態,使得蔬菜價格的暴起暴跌次數減少了,相對之下,農民的收益在市場「供需平衡」下,長期獲利平穩,但也缺少短期供需失衡下的暴利獲利機會。

特別是一六年之後,整體消費環境走弱(包括陸客減少因素),連帶使得餐飲業者的需求降低,蔬果批發單價缺乏支撐上揚力道,農民直接感受到買氣疲軟、價格走跌。這股怨氣投射到選票上,是有跡可循的!

農會逆轉,農業縣區板塊移動

韓國瑜與吳音寧在管理風格的顯著差異,當然也會使得農業生產者對於台北農產運銷公的「功能性」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化學變化」──過去,台北農產公司經常與地方農民團體、生產者「搏感情」,並且特別針對重點農業縣市與特定對象;一旦繼任者「回歸體制與常態」,很多心理感受的微妙變化,在農民團體的推波助瀾之下,更型塑了所謂選票上的「農民板塊移動」現象。

從上述雲林、彰化兩個指標縣市選票得失來檢視地方農會系統,確實在這次選舉中成功扮演了逆轉農業縣區選票板塊移動的關鍵!在民進黨中央執政大環境不利因素下,農會系統借力使力在地方「煽動」農民情緒,同時回到地方派系指揮體系下,從選舉組織戰來論,此戰術讓綠地變藍天。最顯著的例子就是高雄市與台中市,藍營勝出的票數讓民進黨迄今仍很難接受慘敗的結果。

仍得不厭其煩地點出,一六年一月總統蔡英文當選之際,同年二月的新一屆立法院民進黨內部就出現是否要透過修法「收回農會主導權」的爭議;當時出台的「農民團體三法」,迄今也只有《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通過修正,將水利會從行政法人變成公法人,原本重點的《農會法》與《漁會法》修正草案,要將基層農會理事長改為直選的方案,迄今仍石沉大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