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偶戲揚威國際!三度奪得德國iF設計獎,擦亮布袋戲故鄉金字招牌

2025-04-15 14:47

? 人氣

雲林布袋戲三度拿下設計界奧斯卡獎—德國iF獎項,擦亮布袋戲故鄉金字招牌。(圖/雲林縣政府文觀處提供)

雲林布袋戲三度拿下設計界奧斯卡獎—德國iF獎項,擦亮布袋戲故鄉金字招牌。(圖/雲林縣政府文觀處提供)

邁入第23年的雲林國際偶戲節,不僅是台灣歷史悠久的藝術節慶,更在國際舞台上綻放耀眼光芒。其2023年的主視覺設計,榮獲2025年德國iF設計獎,這已是雲林國際偶戲節第三度摘下iF設計獎項的殊榮。連同美國The Telly Awards、IDA、MUSE等國際獎項,雲林國際偶戲節至今已累積「6銀1銅」及1榮譽獎,共計11座國際獎項,實力備受肯定。近期,更吸引韓國EBS(韓國教育放送公社)專程來台拍攝台灣布袋戲專題,一步一腳印地在國際藝壇站穩腳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布袋戲是台灣珍貴的民間傳統文化藝術,早在2006年便被譽為台灣意象的最佳代表。台灣布袋戲表演形式獨特,融合了文學、音樂、戲劇等多項藝術元素,面對時代變遷的挑戰,總能不斷創新,展現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近年來,在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及其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偶戲節在設計與內容上持續推陳出新,致力於推動布袋戲走向國際舞台。除了加入「AVIAMA總會」(偶戲之友・友好城市國際協會),並與台灣12個縣市、台灣戲曲學院、法國偶戲學院、西北木偶中心等簽署合作備忘錄外,去年更親赴德國柏林參與iF設計獎頒獎典禮,與來自全球的優秀設計者交流,感受傳統藝術登上國際舞台的驕傲。今年度,雲林國際偶戲節再度於近11,000件來自66個國家的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來自23個國家的131位評審的肯定,再次贏得iF設計獎,充分展現了「越在地越國際」的魅力,雲林布袋戲已然名揚國際。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面對傳統布袋戲可能面臨的挑戰,縣府近年來積極採取多元創新的手法,致力於振興布袋戲表演藝術與產業發展,並已展現顯著成效。此次韓國EBS專程來台拍攝台灣布袋戲專題,便是最好的證明。EBS是韓國的公共教育頻道,此拍攝計畫是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非物質文化遺產資訊與網絡中心(ICHCAP)及南韓文化體育部轄下的國立亞洲文化殿堂(ACC)合作,自2015年起製作一系列以亞洲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紀錄片。今年度,他們特別來到台灣拍攝《EBS 偉大遺產:東亞篇-台灣》,預計將於10月份在EBS YouTube等頻道播出,向全球觀眾介紹台灣獨特的傳統布袋戲文化,展現其在全球多數傳統偶戲逐漸式微之際,仍能發展出蓬勃生命力的文化創意產業。

文觀處進一步指出,為迎接韓國EBS的到訪,縣府特別準備了布袋戲傳習中心的教材專書、雲林國際偶戲節的文創品「偶包」及特色飄帶等具代表性的紀念品,贈予韓國EBS代表,藉由這些精心準備的禮物,展現雲林布袋戲文化累積的豐碩成果,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此次拍攝行程走訪了雲林布袋戲館、吳響掌中劇團,並前往虎尾國中布袋戲團及霹靂國際多媒體等重要據點,在國際媒體的鏡頭下,藝師、學生和企業界人士皆展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與榮耀感。此外,韓國EBS及多家日韓媒體也實地參觀了台灣指標性的布袋戲品牌「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欣賞精緻的戲偶展覽、琳瑯滿目的文創商品及專業的影片拍攝場景,並觀摩劇組現場示範乾冰、火焰等特效視覺效果,令媒體代表們驚艷不已。

雲林國際偶戲節多年來不斷創新求變,不僅在設計美學上融入現代元素,更積極與年輕世代建立連結,推出許多充滿巧思的展演內容與文創商品,展現了傳統藝術的嶄新魅力。今年的國際偶戲節主活動將於國慶連假期間的10月10日至12日盛大登場,9月份則將舉辦金掌獎相關競賽,誠摯邀請各地民眾踴躍參與,一同來雲林感受布袋戲的多元魅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