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行動在臺北 邁向2050淨零排放 北市府向國際發表「2021臺北市自願檢視報告」

2021-09-30 17:15

? 人氣

氣候行動在臺北 邁向2050淨零排放 北市府向國際發表「2021臺北市自願檢視報告」。(圖/北市環保局)

氣候行動在臺北 邁向2050淨零排放 北市府向國際發表「2021臺北市自願檢視報告」。(圖/北市環保局)

臺北市推動永續發展進程不停歇,持續和國際接軌,受「城市環境協議」組織(Urban Environmental Accords, UEA)邀請,今(30)日於韓國「麗水高峰會(2021 UEA Yeosu Summit)」發表「2021臺北市自願檢視報告」(2021 Taipei City Voluntary Local Review, VLR)。呼應全球2050年淨零排放願景目標,2021臺北市VLR特別以「SDG 13氣候行動」作為核心,檢視臺北市於各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下的氣候行動作為,展現臺北市積極減碳決心。

北市環保局表示,UEA是以追求城市永續發展為宗旨的國際城市組織,臺北市於2005年加入,迄今共156會員,自2011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高峰會議,使成員相互交流永續工作進展與成果。2021臺北市VLR除於UEA高峰會發表外,後續也會於全球環境戰略研究所(IGES)及城市與地方政府聯盟(UCLG)的VLR 公開平台呈現,讓國際社會進一步瞭解臺北市長期致力於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的成果。

環保局表示,「麗水高峰會(2021 UEA Yeosu Summit)」今年重點主題為淨零永續城市,臺北市以VLR內容,向韓國、菲律賓、柬埔寨、喀麥隆等UEA會員城市分享臺北推動永續城市的實踐經驗,分別就環境、經濟及社會三面向的氣候行動與永續發展的成果,作為逐步落實城市淨零排放目標的基礎與可發展路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友善環境,韌性城市:北市長期推動「清新空氣計畫」,以採取「低污染、綠運輸、區域聯防」等策略,於今年劃設3座轉運站及6處觀光景點為「空氣品質維護區」,成為全臺首個都會型空品維護區。此外,提出臺北市電動機車三年補助計畫,並目標2030年市區3,500輛公車電動化,以減少空氣污染,使北市在2030年PM2.5達到WHO標準10μg/m3;另降低都市熱島效應,提出「綠網成蔭15年願景計畫」,以補植喬木串聯綠帶及加強行道樹維護管理,不僅營造都市綠地生態系統外,更提供市民擁有清新健康的居住環境。

循環經濟,繁榮臺北:以循環經濟為核心,推動「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帶動中小企業轉型,並發展產業交流平臺,規劃產業創新育成基地,提升循環經濟產業創新發展量能;另為擴大民間參與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推動「臺北追日計畫」,以公私協力方式建構光電系統,並在2020年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合作,於關渡國中設置全國最大公民電廠,設置容量為19.8kW,2030年整體臺北市太陽光電設置容量達66MW;此外,北市也於社宅、學校及機關等場域,建置結合太陽光電及儲能設備的智慧微電網能源管理系統,提升再生能源使用,為能源轉型奠定基礎。

友善包容,共享社會:因應極端天氣造成短延時強降雨的威脅,提升社區防災及災後復原能力,臺北市設立「防災資訊網」及「行動防災App」,提供市民接收最新防災資訊,另為提升社區防災知識教育,推動自主防災社區,並辦理防災士培訓及認證制度,截至2020年已有1,840名市民取得防災士證書,協助各里於災害發生時,及時進行應變措施,降低財產損害;為有效分配剩食利用,北市結合7家公有市場與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盛食交流平台」,並同時開拓社區關懷據點鼓勵老人共餐、推動食農教育及惜食運動,照護弱勢族群能獲得安全且足夠的糧食。

環保局指出,本次高峰會有超過13個國家的專家學者、NGO團體與青年氣候行動倡議者,分享淨零排放政策或永續城市案例。該局表示,臺北市亦正研擬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規劃,持續精進並採納國際城市推動經驗,加快城市轉型腳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