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智能漁港三大面向轉型 侯友宜: 打造國際級觀光景點、助青漁青農深耕發展

2021-08-04 14:14

? 人氣

新北市長侯友宜視察野柳漁港外籍漁民防疫及漁船走私防疫處理。(圖/新北市漁業處提供)

新北市長侯友宜視察野柳漁港外籍漁民防疫及漁船走私防疫處理。(圖/新北市漁業處提供)

新北市漁業處處長張麗珍在今(4)日市政會議中,簡報「漁港不只是魚港」專題,張麗珍表示,新北擁有最多28處漁港,漁業處媒合漁民及電商平台,推出冷凍超取服務,及提高魚市行動支付服務覆蓋率,創造零接觸通路及商機,更運用智能科技提升漁港管理效率,全面升級設備及搭配AI運算,保障漁港安全無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冷凍超取服務 提高魚市行動支付服務覆蓋率  創造零接觸通路及商機

各式優質海鮮,冷凍宅配,宅在家就能享用。(圖/新北市漁業處提供)
各式優質海鮮,冷凍宅配,宅在家就能享用。(圖/新北市漁業處提供)

疫情期間嚴格落實防疫指引,讓外籍漁民和魚市零確診,也首創全國建立多語言的宣採,為1千多位外國漁民宣導戴口罩等防疫政策,禁正漁樂漁船載客及垂釣,未來將做滾動式的調整。此外,為防止船員走私,比如入境普篩方式,建立SOP標準作業流程,與海巡與相關單位合作,若有因走私而確診,將立即通報漁業局,徹消漁業執照以杜絶走私防疫破口,24小時防疫不間斷。也利用每個週末假日派員去巡查稽查,辦理724場動員1730人次。針對觀光漁市場,也於週末假日派員駐點,確保落實防疫指引,戶外拍賣市場也嚴格查核,每天晚上員巡查稽查,要求落實防疫指引。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漁業處即導入智能化工具,幫助漁民、魚市開創新通路,也協助漁民申請紓困及生活補助,並提供減租35%、權利金50%。今年加大力道提供運費及上架費補貼,加速漁民與電商平台媒合,推出冷凍超取服務,並建立「美味農業得來速」平台,提供線上購物管道,創造零接觸商機,讓民眾宅在家也能吃到新鮮漁獲。新通路部份,與大飯店合作,推出套餐宅配,讓民眾在家也能吃到五星級美食料理。為減少接觸實體貨幣,迎接疫後新生活型態,各漁港的魚市,提高行動支付服務覆蓋率,新增台灣pay、LINE pay或街口支付等電子交易,富基魚市即已全面提供行動支付服務。

處長張麗珍說,防疫期間穩定建設不間斷,2019-2020已辦理324件大小漁港工程,中角漁港、永興漁港、老梅漁港榮獲2019全國水環境大賞-樂活生態獎肯定。並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經費,持續辦理漁港工程基本設施改善、景觀整理、漁港美學、智能中心等軟硬體改善。

智能漁港計畫,從「智慧管理」、「節約能源」及「友善觀光」三大面向出發

為提高漁港管理效率,漁業處推動智能漁港計畫,從「智慧管理」、「節約能源」及「友善觀光」三大面向出發,第一階段已設置港區監視器、智慧路燈、船流監測、岸水岸電補給、剩餘車位顯示系統及觀光導覽面板等設備,已運用在煙花颱風整備時,運用船流監測及漁船定位系統偵測漁船航行動向,計算港內船席位數量,調整港內停船秩序。今年起推動第二階段,預計年底完成建置智能漁港管理中心,全面升級設備,利用IoT串聯各式管理系統強化整合,今年將優先介接深澳及淡水第二漁港的監視系統,再進一步透過AI運算判斷違規樣態,取締違規停車、釣魚等情事,聰明管理漁港。

觀旅局長張愛晶補充,新北有如舊金山觀光漁港的模式,讓青春山海線沿線更增特色與亮點,未來,透過活動及套裝行程及社群平台積極推廣。

打造國際級最美麗觀光景點、協助在地青漁及青農在地發展帶動更多年輕人回鄉發展

全國漁會三重魚市場裝箱冷凍超取魚貨,疫情期間出貨成長100%以上。(圖/新北市漁業處提供)
全國漁會三重魚市場裝箱冷凍超取魚貨,疫情期間出貨成長100%以上。(圖/新北市漁業處提供)

侯友宜表示,在市府和全體民眾同心協力下,成功守住漁港及魚市,讓外籍漁民和魚市零確診案例,漁船走私要取消執照,杜絶防疫破口,絶不寬貸。結合中央海巡署及相關情治單位,建構由內到外的二道防線,請漁會、農業局、相關警消單位,與海巡署密切配合,建議衛生局要鼓勵漁民去篩檢,建立入境普篩,要隨機抽樣,中央與地方做好整合,盼中央重視。

侯友宜說,漁獲少的漁港轉型為觀光休閒,比如:中角及老梅,轉型為海水游泳池等,搭配海上遊樂活動,觀海、垂釣,搭配漁港美化、餐飲美食。淡二漁港最有條件打造北台灣的水上樂園,要整合週遭的觀光休閒,不管是遊艇基地,漁人碼頭BOT複合式商場,結合附近情人橋,活化附近閒置空間,搭配淡江大橋,創造北台灣觀光遊艇休閒,打造水上休閒場域,淡一漁港則可結合附近的藝文園區及以自行車步道,搭配週遭網紅小吃餐飲,有最美麗的淡水夕照,未來,新北市地標就在淡江大橋,讓國內外的民眾搭捷運及幾米藝術的淡海輕軌,成為最美麗的觀光景點,朝國際級規劃做好。

在漁港轉型中創造新的經營模式、產銷通路,結合在地青漁及青農,讓他們能在地發展,帶動更多年輕人回到故鄉。也要重視海洋的復育,減少海洋垃圾,待疫情趨緩可多辦淨灘活動,做好海洋的產業保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