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能打敗汽油車,成為市場主流嗎?綠能專家這樣看…

2019-02-25 16:00

? 人氣

以特斯拉(Tesla)的家庭充電設備規格來看,每台電動車充電時的用電可達16瓩,每台車充電的時間如果有這麼一瞬間疊在一起,那這一瞬間的電力需求就是390,000台電動車* 16瓩= 624萬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624萬瓩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這個電力需求是全台尖峰用電的15%,你把一座發電廠,就拿林口發電廠來當例子好了,你把它全部機組滿載發電,量都不夠用啊,15%是它的兩倍這麼多!

如果你來參加今年(2018)四月綠色創業家社群小聚,大家將會討論現在正在大力發展太陽能希望拚到20GW,20GW的電在日落時準備要睡覺了,這時電動車的用電高峰剛好出來,因為這正是你下班回家後想要把電動車充飽電的時間。鴨脖子這麼長,如果沒有其他負載(時間)轉移的機制例如儲能或其他,對上古神器的電網來說真是夠窘了,而且這還只是5%的普及率哩,如果100%的時候,那大家吃土嗎。

除了電力系統外,更進一步說,電動車推翻了汽油車的底層邏輯。汽油車的發展是一種代步工具的概念,目的是取代你的腳。而電動車的發展則是由數位驅動,特別著重駕駛體驗,你可以把它想成是你坐在一個超大的手機上,只是應用場景變成馬路,不管是開你家的車、計程車、租車,甚至共享單車,搭配自動駕駛,它們提供的都是一種高效率的移動經驗,和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擁有和駕駛體驗非常不同。

純製造業的時代已經終結,未來的製造業本質上就是服務業

正是因為如此,在新一輪的競爭中,互聯網公司可以突然成為傳統車廠的競爭者,BAT互聯網巨頭們近年來都投入了電動車的軍備大賽。汽車業本身是重工業,而輕型的互聯網公司因為對市場的敏感性更強,更懂得服務,還會挖掘客戶體驗需求,這些能力都是傳統車廠比不上的。

再加上大陸這幾年大力扶植電動車,幾個傳統的德國和日本車廠紛紛和大陸電動車新創公司合作,連特斯拉也在上海建立第一個海外工廠,這些電動車新創公司有百度(Baidu)、騰訊(Tencent)投資的蔚來汽車,阿里巴巴(Alibaba)背書的小鵬汽車,甚至有德國人到大陸創的拜騰汽車等,我們從這裡可以發現,如果連汽車業都面臨這種挑戰,代表純製造業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的製造業本質上就是服務業,綠色創業者不可不慎。

對於電動車的發展,我們認為有三大趨勢:

1.即使現在馬路上見不到兩三台,但電動車在可見的未來將成主流,電池技術在續航能力、能量密度兩方面正在不斷提高,其它的新能源汽車形式很難得到普遍應用,我們應該把時間專注在找自己在電動車革命的位置,而不是分散精力發展其他新能源汽車,例如氫能車等。

2.電動車將成為上古神器的電網最大壓力點,電動車的發展速度將決定電網的升級速度,一次要改變兩個產業,這過程將是另一場腥風血雨,很多人將戰死沙場。不過時間站在電動車這邊,當電動車充電站一旦布網完整,遊戲規則就會改寫,汽油車想翻身也難。

3.電動車加上自動駕駛,會創造很多新的應用場景,而這些都會對更能挖掘客戶體驗需求、更懂得服務的公司有利,最終汽車製造業會轉型成為汽車服務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