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其文觀點:表演團體何處是兒家

2016-04-02 06:05

? 人氣

台灣藝術表演團體早就可以撐起一片天空,但為何時至今日,在台北就是缺乏這些代表台灣演出團隊可以磨槍練劍的場所?(資料照,林韶安攝)

台灣藝術表演團體早就可以撐起一片天空,但為何時至今日,在台北就是缺乏這些代表台灣演出團隊可以磨槍練劍的場所?(資料照,林韶安攝)

日前出席朱宗慶樂團TIFA第五種擊聲音樂會,剛好遇見過往的同事,聊到台灣的演出團隊跟演出環境的惡劣,加上兩廳院封館整修在即,對於長期以來台灣表演藝術缺乏合理的創作環境,內心感慨萬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觀察台灣數十年藝文活動的經驗中,表演團體確實十分活耀,參與者的熱情像是澆不息的火種,到處都可以看見表演團體的演出活動,而這些創作所反映的,不但沒有脫離當代社會議題,還不時呈現台灣多元文化的面向,這些表面上的熱熱鬧鬧, 是否真實反映長期累積在表演團體中的內在苦悶?

親近表演文化是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生活習慣跟精神物質,經濟條件差的國家,利用廣場草地就能舉辦活動,先進一點的如紐約百老匯街道兩旁的戲院表演區,以及英國萊斯特廣場(Leicester Square)站附近劇劇院聚集的地區,天天都在上演精彩的劇碼,受惠國人或引進觀光客,尤其演出當天的半價票,則在附近的折扣售票站Ticket boots出售。

台灣呢?我們一直到今天都還沒有一個可以宣傳在地文化藝術,天天可以上演給外賓或國人看戲的場所,戲劇表演通常只有在周末才有演出。說明白吧,台北就是沒有一個可以上演固定劇目的戲院。固定目劇指的是一個演出成熟跟廣為大眾接受的戲碼,藝術或文學價值高,當然也有創造經濟產值的考量。

台灣綠光劇團製作的人間條件系列、朱宗慶打擊樂團長期的創新曲目、紙風車的兒童劇、雲門的舞蹈演出、賴聲川的表坊、明華園歌仔戲、果陀劇團全民劇團相聲瓦舍等等藝術團體,這些團體的創作節目,早就可以撐起台灣的一片天空,作品不但能輸出國外,更能承先啟後,帶動台灣表演藝術的發展,但為何時至今日,在台北就是缺乏這些代表台灣演出團隊可以磨槍練劍的場所?

《烟》舞台一角巨大枯樹聳立,投影呈現連建興超現實的畫作,淹水的房間海龜浮游,綠水的池畔黒豹凝視,黑衣女子穿梭在故人舊事的回憶。(林韶安攝)
社會燃燒的都是藝文團體年輕表演者的熱情,低票價、低報酬、超長工時及場地的不確定性等惡劣條件,讓藝術團隊沒有辦法累積巡迴藝術的創作經驗。(資料照,林韶安攝)

國家推動許久的補助政策到底出了甚麼問題?大家面對文化與藝術除了心虛之外,應該還有愧疚吧?因為我們的社會燃燒的都是藝文團體年輕表演者的熱情,台灣社會長期的低票價政策、低報酬、超長工時的排練過程、場地的不確定性、大都在臨時性的暫時劇場排練或演出,這樣惡劣的環境條件,讓藝術團隊沒有辦法累積巡迴藝術的創作經驗。

國外劇團擁有專屬劇場的案例不少,英國的環球劇場(Globe Theatre)建造於1599年,1613年6月29日毀於火災,1614年環球劇場重建,並於1642年關閉。1997年,一座距離公園街(Park Street)原址約205米遠,現代仿造的環球劇場落成,命名為「莎士比亞環球劇場」,他們推出年度系列教育活動給個人家庭、學生、學者及莎士比亞粉絲們參加,另設計其他相關演出的活動,如導讀或閱讀,演出前介紹導覽、演講、對話或會議相關活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