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逸卿觀點:小燈泡照亮職場婦女的處境

2016-03-31 07:10

? 人氣

日前不幸遇害的小燈泡,照亮了職場婦女的尷尬處境。示意圖,非當事人。(資料照,曾原信攝)

日前不幸遇害的小燈泡,照亮了職場婦女的尷尬處境。示意圖,非當事人。(資料照,曾原信攝)

又是一個女孩被隨機殺人了。有精神病史的嫌犯、毒品前科、死刑存廢,相關議題又引起社會討論,大家來賭一下,這次會喧騰多久?政府會解決什麼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也很想問問蔡英文,在她的公開信中寫道,憤怒之後該做什麼她已有答案,除了填補社會安全網的破洞之外,為何我看不到對職業婦女就業與家庭照顧政策的承諾?

大家都欽佩這位高學歷的全職媽媽,她堅強而思路清晰地面對鏡頭,對社會提出沉痛的呼籲。她放棄了工作,全心投入家庭與孩子,等同於放棄前半生的自我栽培,來換取孩子的健康成長,這是所有母親最無私的愛。但小燈泡還是殞落了,她提出的呼籲是,「希望社會上對放棄工作照顧孩子的媽媽,還有還在上班的媽媽,能夠安心工作」。

也許是身為母親,這段話我太有感。

如果大家因為這件事情,而認同母親所提出的沉痛呼籲,那麼為什麼日前立委余宛如提出,開放國會讓有需要的父母能帶三歲以內小孩進場照顧,會讓社會罵翻天?甚至包括不少女性菁英。

民進黨立委余宛如於立院質詢。(顏麟宇攝)
民進黨立委余宛如於立院質詢。(顏麟宇攝)

如果連女性都無法體會女性的處境,我想問,今天大家究竟要讓一個母親面對社會多少的孤立與拉扯,放棄多少的理想與青春?前半生書念得再好,工作再有成就,但只要牽扯到小孩照顧,母親對社會的貢獻,為何就無法等值化的昇華成她的社會地位與價值?

台灣想解決少子化?容我說一聲:全都是屁話。

在歐美社會福利制度中,已有不少家庭照顧者用支薪的設計,讓家庭照顧者也有生活的尊嚴。但整體來說,母親的犧牲跟所得仍是不成正比,所以義大利美女議員帶著女兒進議場成為焦點話題,又美又萌的,成了職業婦女的一種新理想。但再回到台灣,余宛如的提案當然也有不少人認同,但更該思考的是,為什麼提案只在國會?為何提案不能普及企業?如果民間企業窒礙難行時,政府與企業該做哪些改變?

工作與家庭兩頭燒的婦女,也有她的職業理想,在兼顧工作與家庭的情況下,她可能無法長時間加班或自告奮勇地出差,這不代表她在好不容易找到平衡點後,就再也沒有工作理想,多數人希望在這樣的平衡模式中,繼續為她理想奮戰,完成自己與公司夢想。

最令我難過的是,職場中的階級剝削,有時是女人更為難女人。

不少女主管說:別把家庭的事情帶到工作場域,也不要把照顧小孩的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要有支援系統。這些人,有的未婚,有的家裡有外傭照顧孩子,有的有長輩全力支援。她們以女性過來人或是同為女性的角度規勸你,你不能因為孩子影響到工作。但他們並未體會,所謂的支援系統,並非每個人都能夠砸錢請外傭與保母,若沒有長輩幫忙看顧的家庭,父母更只能自己來。

甚至我想問個更核心的問題:請問我想愛自己的孩子,為何要跟工作相牴觸?我不能同時照顧與愛孩子,又同時奮鬥我的理想嗎?

托兒幼教資源的不足,企業無協助員工的文化,政府祭出育嬰假後,儘管讓父母得以喘息(多半就是母親得展開照顧責任),但更根本的,想要讓婦女無後顧之憂地回到職場工作,她的支援系統在哪裡?不負責任的老公比比皆是,不負責任的企業也亦如是,我身邊許多有能力的女強人同事,憔悴得很快,遙想青春,擔心健康,繼續犧牲,無支援能夠徹底協助她們解決困境。容我再說一句,改善少子化?算了吧!

我想到2016年開票日當天,當大家投完票開開心心出門玩時,我得一整天工作,爸爸帶著女兒來探班,女兒看到媽媽站在鏡頭前不理她,哇哇哭了起來,往前衝抱住我的大腿。但我仍不為所動,對著鏡頭做完我該做的事。

我愛我的工作,但我對於女兒想要媽媽陪伴的心,當然也會感到捨不得,媽媽愛女兒,何錯之有?但這就代表著我無心工作嗎?真的是兩碼子事。

在我懷孕期間,長期上大夜班播報新聞,多次幾乎在攝影棚昏倒。產假後仍是大夜班,不只帶著還未恢復的身子熬夜,家中沒有母親陪伴的孩子,更是讓我心痛如絞,這一切我都忍下來了,因為我需要收入,我得工作。

而這就是我們社會給予婦女的就業環境。

目前我只生一胎,因為長期的工作與家庭奔波,健康狀況並不好,加上高齡,我擔心懷了第二胎,真的有個萬一,讓孩子沒了母親,或是母親再也無力照顧兩個孩子而讓家中陷入困境,孩子無法獲得好的陪伴,該怎麼辦?這是真實恐懼,不是藉口,而當旁人只在旁邊說,快生快生,否則就是一種母親的自私時,我很想一巴掌回下去,你能解決我的擔心嗎?真的有萬一,你會幫我養小孩?

在這裡我要大力稱讚永和耕莘醫院,在我過去做托育專題時,在血汗醫護不斷出走的此刻,醫院毅然決然地設立托育跟幼兒園,就算營運是虧錢的,但醫院希望讓孩子跟著爸媽一起上下班,雙方都無後顧之憂,員工流動率果然因此降低了。

願小燈泡安息,願小燈泡的媽媽走出傷痛,寫到這裡,我想到珊卓布拉克主演的《地心引力》,一個失去幼女的太空女科學家,在絕對孤寂的空間裡,將思念珍放在心裡回憶。

誰都知道該讓自己走出來,但就怕一旦走出來,心中寶貝的影像就會淡了。那是所有母親的內心縮影:我寧願犧牲自己的快樂,痛苦地想你,因為我愛你。

*作者為前電視新聞主播,資深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逸卿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